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01

某一期的《爱情保卫战》里有这样一对夫妻,两人结婚六年,有一个五岁的女儿,说一起去逛街,丈夫口渴想喝水,去便利店买水的时候,就因为女收银员冲丈夫微笑了一下,丈夫笑着回应,就遭到后面妻子一顿的连掐带拽,甚至连女儿的醋都吃,埋怨丈夫微信头像,手机密码都设置成女儿的,只记得给女儿买喜欢的水杯。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丈夫和朋友或同事一起吃饭都要拍照,甚至是分三个阶段拍,分别是吃饭前、吃饭中以及吃饭快结束时,就连某次和领导一起陪客户吃饭也不例外,电话直接是连环着打。

就因为丈夫有次和三个男同事约好晚上有事没有回家,竟然把所有能联系上的丈夫的人挨个打电话,丈夫说自己提前报备过了。

甚至妻子还跑到丈夫单位找领导,不要再安排同事聚餐或团建活动,搞的丈夫在单位有客户来了,领导都不让去接待,更没办法参加公司活动了。

主持人也很惊讶,就问妻子:“他是一个惯犯吗,你怎么就那么不相信他呢?”

女方说:“没有,我只是防患于未然,我觉得我看严点,总比真的事情发生了把这个家庭毁了好吧。”

主持人问道:你觉得看得住吗?

妻子说到:目前,我觉得还行吧。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节目弹幕截图

主持人问丈夫,你觉得委屈吗?丈夫回道,特别委屈。

从整个对话来看,妻子管的真多、真严,甚至方式很极端,相当于把丈夫往外推。

就连网友发的弹幕直呼:这得多缺爱啊;没自信真可悲;这女人累不累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严重缺自信。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节目弹幕截图

妻子这样的严防死守,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女人的控制欲太强,做事太极端,丈夫过得什么日子。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正如主持人所说,一个人得被自己的丈夫或恋人冷漠到什么程度,让妻子要吃这么多不相干人的醋。

其实,妻子所有的行为都在发出一个信号,那是因为她的情感需要没有被满足,长时间的漠视,导致她内心的安全感严重匮乏,就总是做出令人咋舌的反应和举动。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可见,在平时的生活里,丈夫是多不在意妻子,多不关注她,妻子反复念叨着要一个水杯,丈夫只记得给女儿买,却想不起来送妻子一个。

如果丈夫平日里能多给妻子温暖,尽可能的多关爱她一些,她肯定不会做出这些事情。

其实,真正应该委屈和难过的不该是丈夫,而应该是妻子,一个冷漠的丈夫能让妻子的安全感有多少。

丈夫明知道妻子不喜欢他夜不归宿,她不愿意做什么事情,但他还是做了,最后导致妻子直接惊动领导。

真正的症结还是在丈夫身上,只有他多关心妻子,多夸赞妻子,或许才能快速扭转和改变妻子的现状。

02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而情感需求和尊重需求都是人类的高阶需要,每一个人都渴望友情、爱情,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尤其是婚姻中的女性,在琐碎的日子里,被家务、孩子、工作等不断磨损,操心操力,更需要来自丈夫的关心和呵护,但往往都被对方忽视,久而久之妻子就会变得很敏感,很脆弱,甚至歇斯底里。

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妻子,就多关注她,多制造一些小惊喜,礼物不在于贵重,重在花心思和爱意。

爱她,请把自己的心意多显示给她。

正是丈夫对她的持续漠视,使妻子的情感需求被不断忽视,让她内心更加不安,就像手握砂砾一样,越想抓越快的流失。

换个角度想,如果丈夫真如妻子所愿出轨了,又能怎么样呢,妻子的底牌对方很清楚,要么节哀顺变,要么分道扬镳。

你看,有问题的婚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面对和调整。

其实,丈夫和妻子所做的事情,都是把自己的婚姻往绝路上逼,这样的婚姻远比出轨的更恐怖,简直就是钝刀子割肉,“杀人”于无形啊。

第五季《奇葩说》有一个辩题是:伴侣在婚姻中开小差,要不要容忍?辩手傅首尔就说,我们要对自己的伴侣有信心,更何况忠诚是一种自我约束,它不是你管出来的,婚姻是什么,是两个人约好了去远方,上了车发现上当了,互相要当服务员。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可见,婚姻路上就是互相支持和需要,不是严防死守,更不是管天管地,甚至当他的妈,很多时候,我们都搞错了努力方向,于是越努力越错。

正如傅首尔所说:结婚是因为相互需要,没离是因为不停地相互需要,TA有多需要你,就会有多自律,所以,不要管,要容,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一直被需要的人,提高背叛的门槛,抓大放小,才能幸福到老。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纵然婚姻是复杂的,婚姻里的爱更是说不清道不明,但彼此间的爱是否流淌着,是能感受到的,在婚姻中做到被对方需要,比懂得容忍和无休止的管束更重要。

03

电影《万箭穿心》里的女主角李宝莉对丈夫马学武管太多,太强势,让他没有做男子的尊严和面子。

有个细节是,李宝莉一家搬到丈夫单位分的新楼房,天气炎热,工人搬东西既累又渴,丈夫就给工人们发烟,打算让儿子去楼下买些汽水,大家歇息一下,没想法李宝莉过来,把丈夫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电影截图

“马学武,坐地涨价你不吭声,现在你跑出来发烟,你自己看看,他们干的什么活,烟不要钱,汽水不要钱,你当厂里搞招待啊。”

最后,工人们走时,丈夫送出去,一位工人说:“兄弟,我们虽然卖力气,干粗活,但家里老婆倒是挺贤惠的,那过得比你舒服多了,我看的出来,你在外头,大小也是个干部,但那又怎么样呢,你被这样一个女人管一辈子真的挺可怜的。”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电影截图

李宝莉在屋里听见,又开始大声叫到:“你说什么呢,啊?不要脸。”

于是,晚上一起吃饭,李宝莉想和丈夫碰杯庆祝搬新家,但丈夫直接没理,甚至提出离婚。

到后面丈夫把老娘接过来住,李宝莉脸色立马不好,把丈夫叫到房间,李宝莉不想老娘来住,两个吵了起来,最后,老娘不得已提着行李又偷偷跑出来,丈夫赶紧跑出去找。

你看,一个妻子把丈夫严防死守,看管的犹如犯人一样,没有自由,没有话语权,两个人的婚姻如一潭死水,没有交流,更没有关爱,只有无尽的冷漠,甚至连孩子对妈妈也是漠视。

爱情导师涂磊说过:一个张牙舞爪的女人,其实是色厉而内荏,心里充满着自卑,她只能通过强势和控制,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坚不可摧。

其实,不管是李宝莉还是那个妻子,她们活得很累,不仅要时刻提防丈夫,管着他,还要承受来自他们的冷漠,持续遭受情感上的伤害。

那这样的爱和婚姻,又有多少价值。

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被五花大绑的放在家里证明他爱你,还是看了一路风景,不舍得离开这个家更能证明他爱你。

答案不言而喻,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愿情感,不是织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对方圈养就能行的。

情感或许简单,婚姻却是繁杂多变的,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充分的准备,无法支撑起来。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即便真的要管对方,也要注意方法。

首先,我们要主动坐下来把心里的想法说来,比如他最近对你缺乏爱护,太忙了,没有好好陪你等,说出自己的需求,不要遮遮掩掩。

其次,两个人商量,制定属于两个人的沟通规则,没有哪个沟通一开始是顺畅的。

但遇到问题,能及时制定沟通规则,则更容易保持长久的感情。

比如约法三章,不要翻旧账,前面没及时掰扯,后面再计较,只会激化矛盾。

但一起制定“吵架后”俩人所要遵守的规则,倒比冷战、嘲讽来得更有效些。

夫妻间吵架并不可怕,就怕吵得没有营养,没有建设性,只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屡屡犯错。

此外,拒绝凑活,保持仪式感。

总有人说,都老夫老妻,还那么多事儿?

这样的心态最容易毁掉婚姻。

其实,所谓的仪式感,并不复杂,可能是过节时,买个小礼物,发个小红包,也许是出门时问个安全,周末一起看电影,每个月的周边游......目的是增加互动和幸福的体验。

婚姻中严防死守的背后是:“需要”的持续召唤

夫妻间不可能绝对公平,也不会论功行赏,而是互相配合和尊重,彼此有那份心就可以了。

你老公如果对家付出的精力少,但钱都交给你,也算履行责任的一种。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什么,你要和他去沟通,明确说出自己的需要,也被对方需要着,那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彼此妥协的结果。

杨澜老师说过:在婚姻里,不只有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和刻骨铭心的恩情。

你看,婚姻这道选择没有容易的,但婚姻里严防死守的背后,肯定是需求的忽视。

婚姻里的双方是战友,是要背靠背的交情,做到彼此需要,才是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