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昨天,姜思達又雙叒“翻車”了。

幫朋友劉維宣傳新歌,本是四個字的文案,乾脆又霸氣。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很正常的事,為何也能惹來爭議?

原來,在編輯歷史中我們看到,姜思達還貼上了聊天記錄截圖。

截圖中,劉維誠懇又真誠的語氣讓人心疼,既表明了自己的艱辛與難言之隱,又心細地照顧到了姜思達的公司規定。

而思達也很果斷就答應道,沒問題。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可這樣的聊天記錄公然放出來,真的沒問題嗎?

在一眾網友眼裡,問題可大了。

姜思達就這樣,又一次招惹了一大波的質問。

有網友覺得,姜思達的不妥在於他直接“未經允許”就公開了兩人私密的聊天截圖,還把語音轉換成了公開共享的文字信息。

還有許多人認為,自己的軟弱只有朋友可以看見,不應該讓粉絲知道。

“人家把你當朋友,你卻私底下的聊天記錄發出來,真的很沒品。”

姜思達又被冠上心機、沒品的標籤。

再加上在任嘉倫“小作文”式的真誠宣傳後,不少人難免拿他們對比起來。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營銷號踩一捧一的手段也搬了上來,說姜思達“心機”地讓人看到劉維低聲下氣求他的卑微姿態,而任嘉倫卻真摯地一字一句寫下美好祝願。

但是,如果僅從語音轉換的文字中獲得信息,缺失的就是基於完整情境而作出的全面判斷。

面對這張微信截圖,大家進行的是代入式的想象:如果我是劉維,我是以怎樣的心情說出這段話,希望朋友做出怎樣的幫助?

因此,有的人覺得劉維語氣“卑微”,有人卻說這份聊天記錄反而體現了他的真誠和對音樂的堅定。

他們看完這段聊天記錄突然對劉維好感度倍增,覺得他對音樂對人都很真誠。

許多人更是因此,看到了音樂人的不容易,買下了這張專輯。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評論區和網絡營銷也形成了兩個完全對立的局面,一邊是鋪天蓋地的謾罵,一邊是感動與理解。

當事人們都沒有再表態,但至少,全微博都知道劉維出新專輯了。

宣傳效果總歸是極佳。

這樣幫朋友宣傳,姜思達也並不是第一個。

大家應該都記得,楊紫與鄧倫合作的《香蜜沉沉燼如霜》開播前,楊紫一度動用“大半個娛樂圈”的朋友幫忙宣傳。

而朋友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比如“現男友”李現,就直接曬出了楊紫的聊天記錄: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其實許多人都採用過這種方式幫朋友宣傳,不僅能引起關注,還是在顯示二人“關係好”。

可為何一到了姜思達這兒,事態就完全顛覆了呢?

有人覺得是劉維誠懇而卑微請求的態度,是前輩與晚輩的關係需要的“謙卑”。

但這顯然並不成立,因為劉維最近連續數條的微博中,這種態度早已全然展現給粉絲。

他認真做音樂,卻做得並不容易,而且,他也並不想好面子地“逞強”。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那究竟還有什麼可質疑的?

唯一能解釋的,我想只能是姜思達自身的“招黑體質”。

馬東曾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而姜思達,恰好就是一個很好的表達者。

他有很強的同理心,也有很高的情商,知道如何與不同的人恰到好處地相處,也知道如何取悅大眾。

但他同時,卻又近乎嚴苛地追求表達的真實。

真實地表達,就要承擔真實的後果。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退出《奇葩說》以後的這些年,招過不少黑。

如今更是,好像連“呼吸”都能被拿來說事。

第一波招黑脫粉,是在迪士尼選擇黑人演員飾演小美人魚消息傳出後,引起網絡上的紛爭。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發文,怒斥網友們的“種族主義”;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第二波“脫粉”,在疫情期間,姜思達對“歐尼醬”等對雷神山、火神山的施工設施的取名事件,表達強烈的不滿。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怒懟網友、偏見、指責……

許多人好奇,從什麼時候開始,高情商的姜思達越來越不在意自己的公眾人物身份,越來越“沒情商”了?

我們大多數人初識姜思達,應該都是通過《奇葩說》。

他毫不避諱談“出櫃”,更以各種奇特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名媛風、頭戴長髮,買包穿貂。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奇葩說》因為有這樣的“奇葩”,增添了不少新鮮色彩。

辯論中當所在的一方處於劣勢時,他會緩緩地站起來整理衣服髮型,環顧四周,哼一聲冷笑。

大家愛稱呼他“美玲”,他也喜歡說自己“美麗”,高貴、可愛又傲嬌。

觀眾喜歡他,導師也寵著他。

當時的姜思達,可以說紅極一時,因特立獨行吸引了不少關注。

這樣一個讓人喜歡的姜思達,心底藏著很多遺憾,也有講不完的故事。

他的母親經歷過三番五次的離婚,經歷過癌症,甚至經歷了自己的兒子不同於其他男孩。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他心疼自己的母親,很多年都沒有再像年輕時那樣肆意地笑過。

但他的母親,卻並不願意清除這些記憶與悲傷。

因為她如今,已經可以坦然地去面對那些曾經經歷過的苦難。

從姜思達身上也可以隱約看到,他母親的影子。

姜思達在節目《透明人》中的一段對話,提到過父母離婚後的相處狀態。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他與母親一起生活,父親每週會把他接出去玩。

父母離婚前的互相不滿,與離婚後的背後指責,都在孩子面前一覽無餘。

來自原生家庭的不信任感,給姜思達造成的最大影響是,缺乏來自雙方的愛的同時,也很難相信別人。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在《僅三天可見》中,他透露過自己的一個電影設想。

他想拍自己陌生的父親在印度尼西亞出海打漁後的生活。

在出海前,父親吃了半瓶安眠藥,在醫院被搶救了回來。

醒來後,就成為船員,去往遙遠的印尼。

通過他的描述,我看到一個渴望父愛的滄桑的少年。

他有過太多遺憾,關於親情,也關於愛情。

於是他在缺乏父母關愛的成長中,很容易變得敏感又細膩。

他與別人不同,甚至想與別人不同。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在節目《僅三天可見》中,姜思達說,羨慕那些可以直接又明確地表達自己喜惡的人。

而他本身,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喜惡分明又思想獨立的人。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只是,他那時還不敢。

他的情商與智慧,讓他早早地找尋到了連接自己與大眾之間最平衡的點。

他知道該說什麼去收穫讚賞、粉絲,甚至是流量。

他並不是沒有做到過,作為公眾人物,他曾得到了太多人的喜歡。

但他明白,無論大家對你的評價如何,是好還是壞,你都還是你。

喜惡分明的姜思達,是在逐漸與自己達成和解。

一波又一波“脫粉”,他卻越來越活成自己。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柳巖說,我不是個特別的人,但我羨慕特別的人,所以我羨慕姜思達。

他個性鮮明,足夠特別,但他並不想成就大眾眼裡的特別。

這幾年,姜思達做的節目《僅三天可見》《透明人》都在豆瓣得到了一致高分好評。

作為主持人的姜思達,充分發揮了他的高情商與控場能力,讓嘉賓也充分感到自在輕鬆。

要說他與其他主持人最不同的一點,我想,是他的出發點。

他從不以觀眾好奇的問題出發,而是以全新的真誠的眼光,從認識一個人出發。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簡而言之,不是去八卦,而是去探尋。

做任何事的姜思達,都追求真實二字。

無論他經歷多少事,卻始終是在疑問。

他和嘉賓一同思考,從來不認為自己懂得更多。

有人說,他是一個體驗派、好奇派的對話者。

正是這樣的特質,讓他挖掘出一個個全新的被採訪者。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愛採訪“破碎”的人。

他想看到破碎背後的那個人,建立自己心中的他們。

節目《僅三天可見》的宗旨,正是用三天瞭解一個人,再決定喜惡。

我印象很深的是姜思達對週一圍那一期專訪。

在採訪中,我驚訝於姜思達讓我看到了全新的週一圍。

提到週一圍飽受詬病的從不去發聲保護妻子的問題時,他小心翼翼地讓人心疼。

姜思達感慨,要想說的話完美,只能什麼都不說。

看似在說週一圍,其實也在回應自己的內心。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週一圍說他怕,不是因為自己,而是因為他在意的人在意。

彈幕中,滿滿都是溢出屏幕的對朱丹的羨慕:

“終於知道朱丹為啥崇拜他了。”

“朱丹的幸福真的不需要別人理解,自己感受就好了。”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這樣一個如同“老藝術家”般的週一圍,談起電影與表演,見解深刻而獨到,談起人生,通透而自知。

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那樣一個不堪的週一圍?

我想,可以用胡彥斌最近發的一條微博解釋。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大家喜於相信的,就成為了真理。

而在姜思達對柳巖的採訪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沒有絲毫“性感”標籤,反而樸素又天真的姑娘。

她在家附近的菜市場挑選便宜的菜;

和一群朋友們吃著“接地氣”的晚餐,卻真誠地感嘆,這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她甚至會因為姜思達在那天喝醉了這件小事,而感到被信任,發自內心去感謝他。

柳巖說,許多人認識她之後都驚訝,原來你是這樣的。

姜思達的真誠與敏感,讓我們得以看到每個人的B面。

看到有一句評價說,感謝姜思達,讓我學會了對人對事“中立”。

但,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中立”地對待姜思達呢?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僅三天可見》播出幾期後,導演告訴姜思達,節目被質疑“洗白”。

的確,姜思達的敏感,讓我們看到了那麼多“破碎”明星的另一面。

那個“招人煩”的於正,原來這麼有智慧;


那個“懟天懟地”的池子,原來在嘻嘻哈哈背後,還有那麼多絕望的瞬間;


那個被貼上“性感”標籤的柳巖,竟是如此努力地想撕掉這個標籤,包裹自己的“性感”;


那個被說“油膩”、“PUA情感壓迫”的週一圍,原來是真的通透到值得讓人崇拜。

我們感謝姜思達,讓我們看到了新的東西,更讓我們學會全面中立地看待一個人的好壞。

可是,他“洗白”了那麼多嘉賓,為什麼“洗白”不了自己?

馬思純曾在微博上,表達對他的喜歡,他成熟了,卻沒有失去少年身上該有的羞澀和理想主義。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僅三天可見》中於正對思達三個詞評價,讓思達眼裡突然閃起了光:

1.你是個少年

2.心底相對比較純淨

3.還在痛苦中

少年,是他們最愛形容他的詞。

他同時,還是個特別的少年,痛苦中的少年。

可無論是經歷過多少故事,他終究還是有著一顆少年般純淨的心,在追求純粹的真實。

馬薇薇也說姜思達,完全可以裝成個帥哥,陽光燦爛、魅力四射。

姜思達卻說,我知道你們想要什麼,可是我不想呢?

也許就是這份“我不想”,讓我們看到了今天這個姜思達。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我們覺得他雙標,他矛盾,他自己心裡卻一點也不矛盾。

如今的姜思達,只希望做事不愧於自己,而不再取悅外界的揣測。

姜思達或許再也不會“洗白”,他為朋友宣傳新歌貼上了聊天記錄,讓多少人看到音樂人劉維的不容易與堅持。

他把劉維的這份真實搬到了檯面上,感動了許多人,也惹惱了一部分人。

那部分人眼裡,姜思達做什麼都是錯的。

畢竟他的許多言論,曾那麼有“攻擊性”地趕走了粉絲。

但如果連善意幫忙的舉動,也能被放在桌面上大肆嘲諷,我無法想象我們周遭世界會變成怎樣。

我想,我們一定沒人期待,一個善意被惡意揣測的世界;

也沒人期待,一個追求表達真實的人,都開始偽裝自己的世界。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姜思達耍心機被撕上熱搜:世道變壞,從失去真話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