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每每读起都觉得格外的清新,如扯线木偶一般将思绪牵回童年的美好时光。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小孩,虽说那个时代的农村很是贫穷,但正是这种匮乏的金钱条件才塑造了童年里那些伴随一生的幸福乐事。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我,初春最乐意干的事——犁地。

小时候耕耘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机械化,好多农活几乎还是保持最初的农作方式,犁地都是靠牲畜,等到把种子播撒在犁好的地里时,父母便不肯再用牲畜来耙地了,她说牲畜会踩坏地,这时父母通常会把我带到地里,他们在前面拉,让我坐在耙子上,起初体重比较轻,父母还会在耙子的两头再多放两块差不多的大石头,等后面几年长大了,石头也不用了,整个耙子上就我一人,那时感觉耙子就是属于我一人了,我一会蹲着,一会儿又躺着,各种姿势变着玩,很是新奇。

如果说平时偶尔坐着是兴趣,那周末坐在耙子上那便是一种折磨。那时父母干活都是铆足了劲,一到地里立马投入,通常都是干到中午回家才会停,小小的我就没有耐心,经常都是坐着坐着睡着了,“咚~~”一声翻到后面耙好的地里去了,三番五次过后,母亲发火了,通常都是一顿呵斥,现在想起这些事都忍不住想笑。

周末就这样结束了,啥都没玩,晚上回家有时还没等母亲做好饭,自己早已躺在奶奶的炕上睡着了,这一宿就更不能提了,一晚上都在找厕所,好不容易找到了,解手的中途惊醒,一看尿床了,这一宿母亲还要唠叨“这么大姑娘了……”而第二天父亲都会给我几毛零花钱,一下子觉得周末坐耙子也很好玩了。

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农耕很多都已机械化了,想再去体验这些也只有凭着记忆里的这些碎片来编织了。在城市生活久了,反倒是更庆幸自己有一个农村长大的童年。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忽然想去田间捕蝴蝶、听鸟叫、闻泥土香……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