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淘不能读也


书,非淘不能读也

平日有淘旧书的习惯。家里的藏书,至少一半都是淘来的二手书。

书,非淘不能读也。淘回来的书,我基本都看过。相反很多买来的新书,却至今没有拆封,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每次上街,但凡看到街头有旧书摊,一准两眼发光。不管有多紧迫的事,都会不管不顾,先上前扒拉扒拉,否则就跟掉了魂似的。

去外地城市,有四大嗜好:游览当地知名高校,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参观当地博物馆,闲逛当地旧书店。

好在一座城市的旧书店,基本都分布在高校周边,和高校并为一游,一举两得,完美!

旧书店最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西安,济南,南京,成都,这些城市都有值得一逛的旧书店,有些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标签。

北京知名的旧书店,集中在潘家园和琉璃厂。那里书商云集,商业氛围浓厚,干的都是三五块的绝版旧书,卖三五十乃至三五百的买卖,不是普通读者该去的地方。

理想中的二手书店,价格一准是打对折以上,一准是藏在常人难以注意的角落,一准是淘书人不多,一准店主是个文化人。旧书店和淘书人,就跟默契了某种特殊的气息,终究会找到彼此。

2004年,我曾在垡头得朋友那借住过两个月,他家附近有个菜市场,最深处有几家旧书店,花鸟鱼虫,文史地理,林林总总,露天摆着,平时也看不到几个人出没。

那时我正好失业没工作,没事就常去那些个旧书店转悠。也很少买,只是搬个马扎,书摊前一坐多半天。慢慢混熟了,店主们上厕所或者有事外出,都让我给替班。

很怀念也很感谢那段时光,免费读了很多不错的书,也同时培养起了淘书、识书的浓厚兴趣。 其实那时候我挺想做个书商。当然,现在这个念头也没撂下。

2014年,我曾在石景山古城工作过一段,那边有个衙门口错,村西过了五环路有个特别大的农贸市场。

市场二层挨挨挤挤,跟鸟笼子似的,排列了几十家二手书店,在北京很有名气。各种旧书,应有就有,第一次进去,就跟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在那里,我曾用1块钱1本的超低价格,陆续集齐了巴蜀书社一整套的《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有八十多本,这套书现在网上最高能卖到两千。

在那里,我如获至宝,淘到很多市面上不再出版的绝版书,特别是八十年代的很多书,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观点犀利,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一些书放在今天绝对不可能有面世的机会。

逛旧书摊一定要抱着闲适的状态。夏天周末午后,最最闲适。

绿茵蔽日,高柳蝉鸣,身着体恤和短裤,脚底趿拉着人字拖。钻进旧书店,将自己置身于成山成海的书架中间,跟目光如炬的采药人一样仔细搜寻,会产生一种非常惬意的暗爽。

不觉间已扒拉了两个时辰,多多少少总算小有收获。捧着淘到的宝贝,找店主付钱,捎带着门口冰柜里买根雪糕,一手拎书,一手吃着雪糕。边走边嚼,那叫一滋润!

现实生活中,有人不喜欢看旧书,觉得别人翻过的书,皱皱巴巴,不洁净。有人则喜好旧书,在他们眼里,旧书富有生命气息,每一本书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有时候,在旧书上会看到之前的读者勾勾画画,恰巧标记的部分,也正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那种不曾谋面却莫会于心的感觉令人兴奋。

有的旧书扉页上,会留有一个人写给另一个人的赠言,有的竟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更久远,一下子就穿越到了过去的年代,令人感慨万千。

书是历史的载体。读旧书也是了解过去时代的好方法,几十年前的旧书,开本一般不大,疏密相宜,设计精心,不太像现在,字大行疏,设计粗糙,全靠花里胡哨腰封做卖点,时代的浮躁一览无余。

我们看到的旧书,它的价值是双重的。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书里面的内容,也带来了一段曾经拥有过这本书的人的故事。

有些书出版后被人买去,读了或者没读就被束之高阁,再没有打开,这本书就等于死了一样,想想就挺惋惜。

有价值的书,不仅仅体现在内容的价值,也体现在流通的价值。有料有内容的好书,是应该被重复流通阅读的。反过来,一本旧书的流通,也最能证明一本书的内容价值。

尔今,街面上已经看不到实体旧书摊的影子,旧书的交易却一直活跃。交易的平台从线下转到了线上。以孔夫子旧书网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交易一直活跃。

淘旧书的悠闲时光已变得奢侈,经历了就是一笔财富。人是感性的动物,需要情怀。

这几年来,淘的书也越来越多,家里的书满满几大书架。淘书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去读它。

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新读似春潮。这个春天,鸟语花香,让我们一起,开卷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