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18岁那年,考完会考的王晶,跟着父亲王天林去片场当一个小场记,在澳门取景的时候,早已经发现家中困难的王晶有机会和父亲共处一室,也就是那一年,父亲王天林第一次向王晶打开了自己的心门,王晶在那个门后看到了一个比自己想象中还要苦涩与凄凉的父亲,看到了一个已经许久不知道什么是开心的父亲,王晶为父亲流下了眼泪。

从那时候开始王晶的心里就已经埋下了要改变这一切的种子。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从编剧到导演,入行到连自己都想不到

19岁,刚刚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王晶就跑到了父亲王天林工作的TVB片场打工,想为自己谋一份生计,顺便帮助父亲一起偿还目前欠下的赌债。

TVB有一档喜剧栏目《欢乐今宵》,是一个与观众互动的娱乐直播短剧,节目的负责人刘天赐看中了王晶,让他留在栏目组里帮着写笑话。

虽然从小跟着父亲长大, 王晶除了受父亲影响喜欢上了戏剧之外,并没有从父亲身上学习到什么,所以当时栏目组的负责人刘天赐可以说是王晶的第一个恩师。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早期香港电视台竞争压力很大,现在网上也经常有翻出早期的TVB台庆,明星还要演杂技,做花活,在这里只有职业,对于编剧的要求也是一样。

跟组的第一天开始每天都要交一定量的作品出来,没有人管你有没有灵感,只看你最后是否有作品交上来,很多年后王晶导演面对着专访说过:

职业编剧不需要灵感,他要的是专业。专业就是早上你爸爸死了,晚上上工,对不起,请你写个喜剧。

TVB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教会王晶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管做什么,专业才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在TVB打工的期间,王晶的母亲又一次陷入同样的骗局,王晶和王天林都崩溃了,哭了一晚上的王晶下定决心,这辈子,不要再这样哭了。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一次谈心直面父亲的崩溃,一次自己直接崩溃,坚定了王晶自己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

为了《欢乐今宵》写了两年半的笑话后,王晶开始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出任编剧,后来王晶有机会参与了一部周润发和郑裕玲主演的电影《网中人》,此剧在拿下香港市场的同时,也帮助TVB征服了整个东南亚市场,周润发因为这部剧,获得了出演《上海滩》的机会。

王晶则因为这部剧,有了当导演的机会,当时的邵氏主管方逸华找到了24岁的王晶,想和他签个编剧长约,王晶说自己更想当导演,方逸华第二天就联系了王晶签约。

方逸华联系王晶的时候,王晶恰好因为老婆待产,需要钱,也没多想,就跟方逸华在她跑车顶上签了导演合同。

直到签下这份导演合约,王晶都没有亲自当过导演,灯光、摄像等所有导演需要了解的东西,他都一窍不通,他只有一个准备好的《千王斗千霸》的剧本。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他找到父亲王天林,一边学习一边拍,20岁就开始读弗洛伊德的他十分善于将赌片的高潮进行放大化处理,以此来抓住观众的神经。

这部电影卖了500万,王晶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分红,25万,也用这部影片奠定了自己在电影圈的地位,从TVB进入了邵氏,全身心投入到了电影的创作之中,理由依旧是那么直白,电影导演更赚钱。

电影只有一诫,就是不卖座

入行将近四十年的王晶,拍摄的片子超过三百部,人们对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烂片之王这个名号,王晶本人对拿奖这件事也看的很淡,这其中多少也跟他的父亲王天林有关系。

王天林有一部电影——《野玫瑰之恋》,王天林为这部电影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很多人看过之后都觉得这片子一定会拿奖,王天林也专门买了礼服准备在颁奖典礼穿,结果电影并没有拿奖,礼服在家里塞了两年,王天林顺手拍了一部《家有喜事》拿了最佳导演,王天林干脆没有去领奖,反而对王晶说:

仔,奖係命。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因为这件事,王晶对拿奖已然没了什么兴趣,后来王晶遇到了自己的另一位老师楚原,楚原也教导王晶:

入了电影这行,你干什么都行,奸淫邪道都行,但不能不卖钱。

这些经历基本奠定了王晶对于电影的态度,一心一意只关心票房。熟悉王晶的人,除了赌片和三级片,对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王晶的喜剧片,也时常有人问王晶为什么拍那么多喜剧片。

王晶认为这样的问题无法理解,刘翔跑110米跨栏可以拿冠军,难不成要放弃跨栏去跑100米吗?既然我的喜剧电影可以大卖,我为什么要去拍别的类型。

心中有着一颗文艺的种子

王晶入行将近四十年,人们提起他的第一反应都是烂片之王,三百多部影片,大部分都是烂片,这种风向,让很多人都低估了王晶真正的创作力。忘记是他的《赌神》拉开了赌片的狂潮,最令人难忘的金庸改编是他的《倚天屠龙记》,周星驰的多部佳作都离不开王晶的参与,人们更多地记住了连续三年的《澳门风云》以及不知所云的《追龙2》。

早期的王晶曾经编剧过一部电影《精装难兄难弟》,影片中的主角是是一个叫做王晶卫的现代导演,因为看不起粤语残片,被电影之神楚原扔到了粤语老片时代,只要这个时代有人欣赏他的电影,就可以让他回到现代。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王晶卫这个角色不论是从造型还是名词都可以看出,是王晶来影射香港电影的另一个极端,王家卫,如果说王晶是商业片之王的话,王家卫可以说是同期的文艺片之王,影片中也曾出现王晶和王晶卫多次看不惯对方的戏份。

到了影片的最后,王晶卫的电影谁也看不懂,还被投资商大骂,结果在海边遇到童年时期的王晶,王晶告诉他自己很欣赏他的影片,也要拍他那样的作品。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在这部影片里清晰地传达出了王晶身体里那股子文艺创作的倾向,或许他并不是不想拍,而是对于他来说他更信奉让投资商可以赚到钱。九十年代很多投资人都会找他拍片子,王晶每天都在片场奔波,以保证每一个投资商都不会因为自己的片子亏钱,这样才会有人继续找他。

后来郑则仕在《吐槽大会》也曾提出过,很感谢王晶,在香港电影最困难的时期,很多剧组都开不了工,只有王晶一直在开工,拍了很多片,养活了很多人。

香港有一个女性导演,从新浪潮时期走入观众的视线,她的影片能让人感受到尖锐的批驳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一度被人们认为代表了香港电影至高的艺术造诣,她就是许鞍华,2009年,许鞍华用一部《天水围的日与夜》同时拿走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四项大奖,在那个急速收缩的市场环境下,王晶为许鞍华投资了120万,让她能够把这部影片拍下去。


香港电影娱乐化的巅峰,心里住着王家卫,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王晶

后来王晶又追加了700万给许鞍华拍摄了续作,许鞍华赢得了口碑,王晶什么都没有,但香港多了一个文艺电影的新牌面。然而如果你问王晶会不会去拍这样的片子,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在他看来这些片子不是自己所擅长的,自己只要能够保证票房就够了,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做。

结语:

如今的王晶已经鲜有佳作诞生,仿佛在一步步坐实自己“烂片之王”的称号,这一切对他来说又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从业四十年,香港无数电影人都跟其有过合作,他从一无所知到为自己打下一面金字招牌,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和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