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評的主持人許邵對曹操的一句評語竟讓他興奮莫名

月旦評的主持人許邵對曹操的一句評語竟讓他興奮莫名曹操,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

他出生官宦世家。

他不姓曹,本複姓夏候,夏候淵,夏候惇等後來名噪一時的三國名將都是他的本家兄弟。

他為何又姓曹呢?

他的父親夏候嵩為大太監曹騰的養子,所以改姓曹。

曹洪,曹仁,曹休等猛將也是他的族親。

這些夏候和曹氏兩族的不世之材後來都是他打天下爭江山的最可依靠的人脈和力量。

這也是機緣巧合,天佑曹操。

曹騰歷任四代皇帝,深得皇帝信任,權力大得嚇人,在漢桓帝時以太監之身被封候,封為費亭候。

曹騰是太監,沒法子生育,所以把全部的父愛都傾注在曹嵩這個養子的身上,他死前,奏明當今,將費亭候的爵位由曹嵩承襲。

曹嵩有了這個仕途的良好基礎和優越的家族背景,從此青雲之上,屢任顯官,靈帝時竟位至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職。

曹操就在這樣顯赫的家庭長大。

月旦評的主持人許邵對曹操的一句評語竟讓他興奮莫名由於家境優渥,少時不喜讀書,性喜遊蕩,飛鷹走馬,騎射遊獵,間或偷香竊玉,拈花惹草無所不為,性機敏,善權變。

這個人嫌狗憎的曹阿瞞在世人的眼裡不過是個膏梁之徒,紈絝子弟。

但有幾個重量級的人物卻非常看好他。

一個是粱國喬玄。

喬玄,字公祖,梁國睢陽縣人(今河南商丘睢陽區),為人剛直廉潔,嚴歷方正,官至司徒,太尉,為一代名臣。

那時沒有科舉制,要出頭要出仕,一靠家世背景,二靠地方推薦,也就是孝廉制。

而這個人才推薦的機制背後有一隻無形的巨手在操縱,那就是輿論,而輿論的主導就是名士的評價。

而這些名士往往是當時社會的精英,和上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的評價和考語就是標鑑,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升降浮沉,生死榮辱,等閒之人求之一語而不可得。

月旦評的主持人許邵對曹操的一句評語竟讓他興奮莫名喬玄就是一言九鼎的名士中的一位。

曹操覺得這樣混下去也不是辦法,雖然家庭條件優越吃穿不愁到頭來靠父祖餘蔭當個小官應該沒什麼問題。

但他桀驁的外表下卻有一腔凌雲之志,那就是要做一番大事,如此先要成名,先要造勢。

而成名造勢的終南捷徑是獲得如喬玄等一般有話語權者的正面評價。

曹操以晚輩之禮慕名去拜訪喬玄。

喬玄才兼文武,久經宦海,閱人無數。

曹操亦正亦邪,豪邁奔放,灑脫不羈的獨特氣質讓他眼前一亮,第六感告訴他,這是一塊渾金璞玉,一隻龍駒鳳雛,他不禁脫口而出;"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天下者其為君乎?"

月旦評的主持人許邵對曹操的一句評語竟讓他興奮莫名另有一人,何顒,字伯求,南陽人。

少遊學洛陽,就讀於朝廷最高學府,太學。結交一時之俊傑,名臣太傅陳藩,司隸李膺和他都有很深的交情。

陳藩,李膺都是清流領袖,靈帝時期因及對宦官當權,事敗被貶,一時間,正直之臣紛紛入獄,史稱"黨錮之禍"。

何顒因和二人關係非淺亦遭株連,連夜逃出洛陽,在逃亡的日子裡不改其志,一方面掩護救濟同道中人,另一方面暗地結交聯絡各地豪俊,袁紹就是其中之一,與其有盟誓之交。

他暗中往來於各地和京師之間,和轉入地下的清流黨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由於他的古道熱腸,救人無數,威望日增。

他雖出身儒者但任俠好義,曾有一友父仇未報,引為終身之憾,死不暝目,他手刃友之仇人,親將其首級告慰亡友之靈。

黃巾禍起,朝廷重新啟用黨錮之士,何顒亦被重新徵召,被委以重任。

這樣一位聲聞朝野,享譽天下的人物對曹操的評價是:"漢室將亂,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還有一個人物就更加了得,他對當世人物的評語有如板上釘釘。

這個人就是汝南許邵,字子將。

許邵年輕時便以節操令名顯於當世,由於其交遊廣闊,識鑑通遠,對當時人物瞭如指掌,每月對其進行點評,按德識功業重新排名,時稱"月旦評"。

這個"月旦評"可以說是當時最具權威性的人才排行榜,在朝野有著極高的聲譽度和關注度,擁躉無數。

榜上人物經其點評,要麼身價百倍,要麼名望掃地。

曹操再一次慕名前往,以求得最權威性的評價來進一步提高自已的名望。

許劭對其人早有耳聞,亦深知其造化非凡,今後無論正邪都可名震天下,所以不肯一字褒貶。

曹操苦苦糾纏,許劭被逼無奈,終於為曹操量身打造了一個伴其終身流傳千載的評語。

這句評語也許是他這一輩子品評人物中最精彩最模稜最神秘的一句。"子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得此評語,如獲九錫,一股熱血直衝腦頂。

"能臣","奸雄",都是青史留名的勾當,二能得一,男兒都能此生無憾!

曹操的眼晴熠熠生輝,直視遠方,他彷彿看見無限壯闊波瀾的人生風景在他面前徐徐展開……。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