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惨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众多车企不得不求助金融机构。如果疫情持续肆虐,哪家车企会最先倒下?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但又不能不面对的。


先来看宝马、福特和丰田这哥仨。近日,这哥仨被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 inc 。)下调了评级。


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宝马评级被下调1级至A2,而福特评级被下调至Ba2,距离垃圾级仅一步之遥。日系车企中信用评级最高的丰田的评级从Aa3降至A1。


此外,穆迪将通用汽车、戴姆勒、捷豹路虎汽车公司、标致雪铁龙集团、雷诺、大众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 Car AB)和迈凯轮(McLaren Holdings Ltd。)都列入了评估名单。


而在日本车企范围,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的评级在本周四都被下调。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穆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疫情的迅速蔓延、经济前景恶化、油价下跌和资产价格下跌正在“造成严重而广泛的信贷冲击”,“这一综合性信贷效应是前所未有的。”


穆迪表示,未来几个月,(汽车)需求将“显著”下降,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该公司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需求将萎缩约14%,第二季度可能下滑约三分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穆迪竟然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尤其脆弱,因为疫情加剧了“明显的周期性衰退和改变了消费者需求”,这些车企“在这种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下,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变化的影响”。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在日本汽车企业中,信用评级最高的丰田的评级从Aa3降至A1,本田从A2降至A3。在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中,日产的信用评级已经是最低的,穆迪将日产的评级从Baa1下调至Baa3。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史无前例地停止了在大西洋两岸的汽车生产,此举导致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每周损失20亿欧元(合22亿美元)。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果断行动对于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至关重要。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在周四晚间的一次小组讨论中,迪斯向德国广播公司ZDF指出,作为大众最大的单一市场,大众在中国的销售需求已经恢复到了危机前水平的50%左右,但除中国市场以外的销售实际上已经陷入停滞。


迪斯认为:“大众可以忍受欧洲和美洲工厂关闭数周乃至数月带来的影响,但不可能是无限期。”大众财务状况良好,但他不排除在最坏的情况下,危机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那么大众将采取“结构性措施”。


另据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丰田汽车已向两家日本大型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三菱日联银行寻求总计1万亿日元(约合92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对此报道,丰田、三井住友银行以及三菱日联银行均尚未置评。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这一举动表明,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丰田汽车公司正在努力应对市场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丰田在全球的大多工厂已经停摆。此前,丰田计划从于3月23日至24日关闭其在北美的所有汽车和零部件工厂的生产,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3月25日恢复生产。但由于疫情在北美的迅速扩散,丰田将北美所有13家工厂的停工时间延长两周至少到4月5日,并暂定于4月6日恢复生产。


福特已经决定暂停派发股息,并启用两笔未使用的154亿美元信用额度,同时暂停发放高层员工的酬薪。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通用汽车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通过从现有信用额度中借款160亿美元,将现金储备增加一倍,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


菲亚特克莱斯勒已设立一项新的38.4亿美元的紧急信贷安排。


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据称正与银行就安排一项至少100亿欧元(约合110亿美元)的新信贷安排进行谈判。显然,疫情冲击之下,戴姆勒出现了财务紧张的迹象。该公司的市值在过去12个月里下降了54%,目前仅为236亿欧元。


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本周指出,法国的汽车和航空工业需要政府的支持。法国政府持有雷诺和PSA的股份。尽管雷诺董事长盛纳德(Jean-Dominique Senard)不赞成将雷诺重新国有化,但他对《巴黎人报》(Le Parisien)表示,该公司可能会要求政府提供担保。随后,雷诺在巴黎证券市场的股价上涨了2.8%。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分析师认为,现在一切应对疫情的方案都摆在桌面上了,各大公司正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尽量扩大利润和收入,缩减开支,并通过信贷获得现金流,从而度过这一危机。


意犹未尽


疫情之下,最先倒下的车企会是哪家?


雪崩之下,每一片雪花都在亡命天涯。疫情之下,每一家车企都在想方设法挺下去。毕竟,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会不会有车企坚持不下去呢?如果有,最可能会是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