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身边“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今天发生了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我的朋友知道我之前买房了,所以特别认真的打电话来咨询我的意见,


因为这段时间公司有一项购房优惠的政策,他正在欢欣鼓舞的觉得自己或许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安家落户。


我国国情大家也懂得,男孩子有了房产,找对象的时候多少会更加轻松一些


本来是聊房子的对话到最后他都已经开始梦想将来娶了老婆二胎什么时候生了。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事儿特别好玩呢?是因为就在他来电的前两个小时,我和我另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刚刚说完这两句话:


“我真的后悔,我当初买那个房子干嘛,自动办完了手续我一次都没有去过,我一想那个房子我就心烦。扔着吧,眼不见心不烦。”


“啊,我估计我目前十年之内不考虑结婚的事情,甚至未来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结婚,我不是开玩笑的,你看我现在都不怎么和其他人聊天了,挺没劲的。”


——就在我那位朋友正在憧憬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的时候,我反而已经感到了后悔,甚至打算主动削减掉这些别人看起来是【人生赢家】的标配


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并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感到快乐,我甚至十分怀念当初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那种巅峰的状态。


别着急打我,我们来好好的想想这个事情:“一无所有”的状态,真的是一件坏事吗?


献给身边“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首先,继续说一句可能会被打死但是绝对是事实的话:当你拥有一件事的时候,你同时也会背负上束缚。


你买了房很开心,但是背负的房贷会不会成为你的经济压力?


你有了另一半很幸福,但是你再考虑未来的时候,会不会受到她的影响?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前期可能没有收益,可能需要你离开你的城市,或许需要你投入长时间的精力占据你生活的时候,你敢不敢做


——我明确地告诉你:你会秒怂。


因为我们人性都是贪婪的,我们的贪婪不仅表现为“我想要”,而且还表现为“我不想失去”


——你拥有的越多,你就越害怕失去,你就越厌恶风险,你就越可能错失机会。


当年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妈妈高中的同学南下闯荡,现在已经成了身价上亿的建材老总,有次他们老同学聚会的时候他还和我说:


你知道吗,其实你妈妈过去也想去深圳闯荡,而且你妈妈是我们那些同学当中唯一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会编程的人,当初她要是来深圳绝对大有作为。


但是我妈妈没有去:


因为当时她是一个国营企业的技术员,她有着分配的房子,以及稳定的薪水和逢年过节拿车拉的粮油米面


——正是因为我妈妈和我姥姥都舍不得她们“拥有的”既得利益,所以我妈妈错过了那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现在的那位老总呢?用他的话说:我烂命一条,有什么好怕的,我直接背上行李拿上蛇皮袋子就闯去了。


献给身边“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其次,“成功”是个绝对的好事,但是“成功路径依赖”是一个害人不浅的思维。


我发现我身边有不少做生意的人,尤其是年长我五六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信息和资源的丰富不仅没有让他们越来越精进,反而让他们越活越倒退


——他们反而是保守的,顽固的,不开窍的那类人。


我刚开始觉得他们不可理喻,直到我有一次和一个小朋友拍了桌子吼道“是你懂还是我懂”的时候,我恍然大悟——我们都被“成功路径依赖”坑了。


“路径依赖”是说,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当初的我们是同龄人当中相当有想法有态度的人,我们也是思维十分活跃,十分敢想敢做的人——直到我们真的做出来了成绩。


当我们没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相信兼听则明


我们十分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会积极改进我们的不足之处,我们吸收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看法。


但是一旦我们有了一些成绩之后,我们立刻开始了“路径依赖”:


你别整没用的,反正我这么做的我就成功了,这说明我的思考和我的做法是绝对正确的


——那些提建议的人真是吃饱了没事干,我道路自信着呢。


当经验转变为偏见,当自信成为了自负,当曾经虚心的学生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可以当老师的时候,灾难就开始了:


我开始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我开始否定一切和我相左的意见,当我说不过别人的时候我就搬出来功劳簿压人一头让他们闭嘴。


反躬自省,我感到的只有愧疚:我还不如当初那个什么成绩都没有的愣头青包容,我怎么活成了我最讨厌的“老顽固”?


而且当你感觉自己空虚迷茫,时间虚度的时候,恭喜你: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集中力量突破一件事。


之前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说一进入社会人的学习能力就下降了,因为脑子不好使了,我觉得35岁之前这么说都是扯淡:


娱乐圈吃瓜的时候你能条分缕析的梳理这些人的关系,


工作的时候你能得心应手的玩得了办公室政治,


忽悠对象画大饼的时候绞尽脑汁都能从陈芝麻烂谷子里面找出来你爱她的证据



——你跟我说这叫脑子不好使了?我觉得你比上大学的时候每天上课睡觉的时候聪明多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分散精力的事情太多了


——又要操心房价涨跌,又要看股票走势,还要想着照顾另一半的情绪,还要发愁怎么应付这个月的KPI......


你拥有的越多,你操心的越多,拖累你的事情就越多。


所以我反而在逐渐砍掉我身上一些在我看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


我不关心我的房子,我卸载了那些约会软件,美股熔断好几次了我都懒得瞅我的投资怎么样了


——只有这样,我才能回到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专注状态:工作使我快乐,学习让我高潮。


献给身边“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我知道我的关注者当中有很多人是大学生,以及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说实话我是做梦都没想到我也会有一天发出来这句曾经我觉得虚伪的感慨:


你们伤感啥啊,你们的年轻就是资本,你们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我被很多关注者问过:我现在一无所有,我好焦虑和迷茫,我该怎么办?


我想说:换个说法吧,别说自己“一无所有”,你现在是“大有可为”。


你没有束缚和负担,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你比谁都敢尝试,你比谁都接近机会;


你没有能让你躺着睡大觉的功劳簿,你比谁都开明,你的思想比谁都活跃;


你更没有那么多的能让你操心的寝食难安的切身利益,所以你能够专注去做一件事心无旁骛。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让我们恭喜那些看起来还“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别人眼里那或许是空空的双手,但是我看到的,是满满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