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坡道 別怪別人聽不懂,是你沒找到說話坡道

在演講、講書、溝通,或者是想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坡道效應。

坡道,指的是上坡前的一個緩衝地帶,可以使得坡路不至於走得很累,同樣,在正式講話前的一分鐘,我們可以先說出書中最珍貴最核心的部分,可能是一個打動人的點,也有可能是能夠抓住別人注意力的地方,以此製造出緩衝地帶,從而吸引對方緩緩進入主題。

構建坡道的好處

1.引領作用。聽者順著發言者製造的坡道,可以瞭解到整篇文章的解讀方向。

2.規範思路。發言者可以按照破道的方向,理順講述的思路。

拆書:16/21|關鍵詞:坡道 別怪別人聽不懂,是你沒找到說話坡道

讀完一本書後,可以從哪裡尋找坡道呢?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考慮:

1.尋找書中故事。書中有趣的故事,有吸引力的故事。

2.聯繫生活場景。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3.分享個人感受。看完書後自己的感受。

4.製造意外亮點。比方說具有挑戰性的話題,爭議性的話題,或者獨特的乾貨。

拆書:16/21|關鍵詞:坡道 別怪別人聽不懂,是你沒找到說話坡道

宅家的時候,孩子們用手機的時間比之前要多,有的時候不免很著急,就會蹦出一句“請你們不要再玩手機了”,孩子們看你兩眼,然後應一聲“好的,馬上”,可是眼睛和手還是盯著手機。

反思:如果知道這個坡道效應,在“提出不玩手機”的要求之前,先製造出一個坡道,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本週日,寫作營畢業典禮前,應用坡道效應,寫一份融入既有乾貨,又真情實感的覆盤文。

1.確定覆盤文的3個要點

①來自技巧的收穫

②互相陪伴的收穫

③未來的計劃

2.針對要點尋找坡道

坡道選擇:結合自己的故事,用一分鐘概述從訓練營以來自己發生的三點明顯變化。

3.給出原因(我要講的3個要點)

4.整理成文,分享中去

拆書:16/21|關鍵詞:坡道 別怪別人聽不懂,是你沒找到說話坡道

【每日覆盤模板】

1.今天的目標是什麼?

1在同一本書中努力再尋找一個拆頁

2拆頁要結合近兩天發生的事情,並能指導週日覆盤用,努力做到拆為己用

2.寫作業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在拆頁的過程當中,看到書本第145頁的表述是“從哪裡找到坡道”我有了疑惑,這裡的哪裡到底是where還是一個how呢?

後來我發現這“坡道”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解讀:

❤第1個是,如果我要解釋坡道本身這個概念,那書中有提到where有,書裡,生活場景帶入,震撼感的地方,和製造出亮點的地方。

❤但與此同時,第2個理解就是”去尋找坡道的方法”,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它就是how的層面。

那我的落腳點是落在了,如果我要去講書的話,我要找得到坡道,找到的過程,其實就是運用的過程,所以,最終我把他定位在了how。

3.今天我做的好的有哪些?哪些方面還可以做的更好?

好的地方:用比喻去把坡道做了一個形象化的解釋。

坡道本身就是一個比喻,但是在文章當中,他似乎設置了一個默認前提,認為讀者知道坡道是什麼,所以在整個拆頁當中,找不到對坡道的明確定義。

但是我想如果在表達的過程當中。我第1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還是相對比較抽象的,所以我想著需要把這個詞做一個明確化。

不好的地方:選擇拆頁的長度還是不夠精煉。

4有沒有困惑和需要幫助的?

在原文當中有兩個點:第1點就是,【建坡道的時候,你可以從書中最打動人的一個點入手】,第2點是【一上來就抓住別人的注意】,似乎也是How,但是我把他放在了what中,表述成了“達到……效果”部分,我不知道這樣子做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