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主人公真是赵括吗?这个标签是现代人给他贴上的!

1/赵括的时代有“书”无“纸”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如今,一提到“纸上谈兵”这个词,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战国时赵国的将领赵括。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史载,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为了扳倒不好对付的赵国老将廉颇。向赵国行反间计,急于求胜的赵孝成王果然中计,他不顾众人反对,启用年轻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赵括接任后,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数十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为了用赵括之事警示后人,人们发明了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指的是在纸面上谈用兵策略,比喻空发议论,不联系实际情况一意孤行,不能解决问题。

赵括的故事,记载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括生活的战国时时期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用以书写的纸张,即使是司马迁创作《史记》时,纸的运用自仍未普及,赵括不可能“纸上”谈兵。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未言及赵括“纸上谈兵”之事,与赵括“谈兵”相关的记载,有两处。一处是蔺相如的谏言: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蔺相如说赵括是,“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这意思很明白了,赵括只是从他父亲的传书中学到点书上理论,真打起仗来,根本就不知道变通,是个读死书,学不能致用的书呆子,成不了大事的。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另外一处,是赵括母亲与其父赵奢的问答: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赵奢对儿子赵括的评价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对自己这个儿子看得也很透,所以他才对自己的妻子说:行军打仗,是拼命的狠事,赵括却很轻松地谈论它。如果赵国不拜赵括为将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拜他为将,那么,使葬送赵军的,就一定是赵括!结果,还真让赵奢不幸而言中。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但是,这两处都没涉及纸字,最多是提到“书传”。这说明,赵括生活的年代,是有“书”而无“纸”的。

2/造纸术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岁月

关于有“书”无“纸”,也很好理解,因为,早期的书籍,并不是书写在纸上的。最早的“书籍”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在纸发明以前,“简策”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比如,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改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由于缣帛非常精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所以,“缣书”很少,一般人难睹其真容,只有少数贵族才机会拥读。公元前2世纪,中国才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其实,任何创造发明都不是凭空而来,多多少少与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相关。造纸术的发明,就得益于蚕丝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武 ( 籍武 )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蹏书。” 颜师古注:“ 邓展曰:‘赫音兄弟阋墙之阋。’ 应劭 曰:‘赫蹏,薄小纸也。’” 由此可证,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现代意义上的“纸张”,直到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才被蔡伦首造。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从此,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很快就传入与我国毗邻的韩国和越南,随后又传到了日本,最终传遍世界。另外,公元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3/赵括与“纸上谈兵”发生联系不过30年

赵括生活的年代没有纸,那么,赵括“纸上谈兵”的提法又是始自何时呢?“纸上谈兵”的说法,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说:“可见咱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在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纸上谈兵。”再如,晚清谴责小说作家李伯元在《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中也说:“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还有,当代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第一部三十四回也有“纸上谈兵”之语:“书生都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他是书生,他知道怎么矫正自已。”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上述实例中的“纸上谈兵”,说的都是书生所为,与赵括并无关系。即使是现代常用的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对“纸上谈兵”的解释也是:“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这里,与赵括也没扯上关系。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让“纸上谈兵”与赵括发生直接联系的,是1991年11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是历史类科普图书,作者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等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上下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上下五千年》讲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国历史,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读者面非常广,因而影响很大。

战国时代没有纸张,赵括如何“纸上”谈兵?

而最早将赵括与“纸上谈兵”的联系到一起的,就见于《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是国人第一次用“纸上谈兵”来评价赵括,评价正确与否暂且不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成语“纸上谈兵”最早并不是源自赵括的,“纸上谈兵”为的主角,至今也不过3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