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禁止粮食出口丝毫不影响我国。倒是另些问题应引起国家重视。

中国在农村土地承包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前,一直是缺粮的,之后,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加上改种换肥以及科学种植,中国进入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代。

这些年来,我国粮食长期连年大丰收,并且已经完善了粮食经营和仓储特许制度,主口粮充足,估计哪怕遇到特殊情况全国土地失耕,2一3年也不会缺粮。

为什么这样乐观?因为一个事实是,国家从中储粮、省市地方储粮、企业储粮,三级的建仓仓容量是国资补贴修建并容积充足的,数字虽然保密,但近几年一直出现了农民卖粮难、多省各级仓库腾出库存陈粮接收当年新粮难的问题,许多企业粮库只能亏本拍卖三年以上旧粮。

最近因为世界新冠疫情暴发,越南等世界著名粮食出口小国纷纷禁止粮食出口,国人议论纷纷,担心我国粮食安全。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是大可不必。个人认为,这是越南等国的经济和民生考虑,也许他们是想利用机会,把粮食做成石油一样的稀缺资源,增加经济收入、提升国家形象。也许对一些缺粮国家会有影响,但丝毫不会影响到中国。

可能有人会发问:不是说中国每年需要从美国和南亚小国等一些国家进口大量粮食吗?中国怎么会不缺粮?其实,中国人的口粮,主要是大米和小麦,甚至还讲究要吃优质米和精粉良面,越南等热带米因速生而营养少口感差,中国进口一点也是照顾贸易逆差而已。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则是用于饲料的玉米大豆之类,不用于国人口粮。

虽然目前中国人几年之内不缺粮,但从这次世界突发疫情、多国禁止粮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管控,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于隐患之中,要进一步加强。

例如,由于开发,一些地方可能动了基本农田保护区,而所谓开山补出粮田面积,基本上都是天方夜谭。还有,农民外出打工农田抛荒问题,南方大量原双季种植地区变成单季种植问题。等等。

建议国家:1,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如稻谷多年来一直是每担138元。但农民外出打工一天的收入也不止这个价,这直接导致农民不愿在家种粮。但提价又不能太高,大米价格过高会导致城市贫困人口生活难。按照目前超市每斤大米三元左右推算,建议稻谷收购价格提到每担180元左右。小麦也应考虑这类问题。

2,建议出台对农民承包地补偿、改种和抛荒处罚的综合性措施。现在国家只对农田有年度补偿,出发点是鼓励耕种,好是好,但不完善。荒了也有补偿,没人管。建议加大补偿,在双季稻种植区,出台双季种植奖励补偿价和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处罚价。补偿数的设置,要让农民觉得粮食收购价虽不高,但种粮国家有补偿,还是有甜头的。但补偿是建立在真正落实上,没真正种植而得到国家高额补偿,那是极不公平的,所以要有制约措施。可以出台举报有奖措施,由乡镇人民政府接报核实实施处罚,直接核消当年国家的耕种补偿。

3,建议国家考虑恢复已取消了多年的农民送公粮制度。按农民承包地面积和单双季种植地区核算每亩应交粮食,按国定收购价收购,只有完成了上交任务,并且无举报抛荒耕地的,才可以领取国家补偿。

粮食,涉及到所有国人的生存,改革和修正势在必行,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望慎之又慎,日趋完善,真正稳国利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