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精准实施脱贫“林下经济”致富

本网讯眼下正是春耕春种最忙的时节,延安市黄龙县圪台乡的药材种植基地早已热闹了起来,药农们抢抓农时,在劳作的号声伴随下,奏响了春天的乐章,种下“希望”的种子。这几天,在圪台乡长村的核桃园里机器轰鸣,村民们翻地、施肥、插苗,一派繁忙的播种景象。种植户卜金泉告诉记者,村集体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以来,他既能享受分红,又能在家门口就业,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

“我一共有12亩地流转费是5000块钱,以后干一天是120块钱,半年下来,光管理费能挣两万多块钱,还有半年时间,自己就能自由安排出去打工,还能收入一部分。”圪台长村村民卜金泉高兴说到。

长村属于圪台乡最边远的贫困村,以核桃为主导产业,但受天气影响,收成极不稳定,群众生活困难。为拓宽群众致富路,今年长村流转290亩土地,开始了丹参、黄精、淫羊藿、苍术种植,确立所得纯利润的八成均分给27户群众,其中有5户贫困,两成用于村集体经济继续发展壮大的思路。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村的村民积极性很高,地流转给集体以后,还能在这务工,这可以增加比原来种地高的收入。” 圪台长村支部书记姚荣会告诉记者。这样既发展了长村林下经济这一“空白”,又增加了股权农户收益,实现了集体经济与农户双赢的目标。结合地域特点长村与安康千草源农业公司签订中药材种植协议,成功走出了一条“公司带动+支部牵线+扶贫项目入股的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致富”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路子。安康千草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刘贤林经理说到,“这几天我一直在这个地头儿给他们负责技术指导,这苗子也是我公司提供的,等苗子他长成后按市场价给予回收,这样保证了群众利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近几年,圪台乡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农业转型发展中采取“因村施策、各取所长”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多路径延伸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投资小、见效快,销路还不愁的中药材产业成为一剂致富“良方”,也成为当地群众脱贫的底气。

先后精准实施了圪台村320亩羊肚菌种植、马场村1700亩蔬菜种植和2300亩连翘种植及长村的290中药材种植等一批造血式优势特色产业,有力填补了我乡各村经济薄弱这片洼地。”圪台乡纪委书记李健说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