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在纪录片《零零后》中,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她的小名叫一一。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她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女孩,在幼儿园喜欢自己玩。幼儿园的园长大李老师对她的情况很担心,和一一沟通时,一一说:“我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之下,她变成了一个更平衡的人。

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人当然要是能内向能外向最好了,那样他就拥有这两个世界各一半最好的东西。”

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独处时能够真心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我们也希望能够和他人接触时侃侃而谈、应对自如。然而,人的性格并不那么容易改变。

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经常会有父母朋友问:“ 我家娃不喜欢跟别人说话,总是自己一个人看书。我担心他有些内向,将来会丧失很多机会,这可怎么办?”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性格拼图》这本书很好地回应了内向孩子的父母们的这种担心。这本书告诉这些父母们:内向并不是错,重要的是孩子们的选择。

这本《性格拼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企业培训师西尔维亚·洛肯。她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的人。

在这本书里, 西尔维亚·洛肯用非常精彩的实例向我们解释了内向性格、外向性格或混合性格的人自身的优势和障碍,主张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01 我们自己的拼图,能告诉我们是什么性格的人!

参加工作三年后,我们在魔都的同学小聚了一次。

好友王姐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些羞涩,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她不太爱表现自我,有老同事评价说她很内向。熟悉王姐个性的我们,都知道她是一个开朗活泼,爱开玩笑、率性纯真的女孩,闻言笑得前仰后合。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判断一个人属于内向型性格还是外向型性格呢?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一个简洁的表格告诉了我们判断内向和外向的两个标准:

第一,对刺激的反应。

如果一个人内心戏很多,对外界环境的安静度要求很高,更喜欢理性的思考,那么他就很可能是内向型性格。反之就是外向型性格。

比如,纪录片中的女孩一一就是很典型的内向型性格。她在幼儿园时,不愿意和同学们玩耍,喜欢自己一个人读书。她只有3~4岁的时候,就对问题有很深入的思考。尽管大李老师告诉他要多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其他小朋友向她伸出了友好的橄榄枝,可是她还是宁愿独处,有自己的坚持。

第二,对安全感的追求。

内向型性格会有更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通常都非常谨慎,不喜欢改变。甚至在着装方面,内向者一般更喜欢穿简洁经典的衣服。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你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呢?”

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比较谨慎,有时候会想很多,比较追求安全感,也不太喜欢改变,衣着大多黑白灰,不喜欢色彩强烈或款式前卫的服装。这不都是内向者的体现吗?

02 性格不同优势大不同,了解自己很重要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HR因为人员晋升向我了解我的同事东哥。

我:东哥虽然年纪比较轻,但性格很沉稳。

HR:那你觉得他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呢?

我:我很难说他到底内向还是外向,我只知道他做事靠谱认真,同时也还蛮有冲劲。

和HR谈话回来以后,我抱怨连连:“HR干嘛要问东哥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呀?这完全跟业绩没什么关系啊。不专业!”

读了这本《性格拼图》,我才了解到我的认识还真是肤浅。HR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不专业——不同的性格的人适合不同种类的工作,在人际沟通、学习管理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这本《性格拼图》列举的优势和劣势很多,我从我感兴趣的方面来列举一下吧。

自我探索和热情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一般说来,内向的人喜欢自我探索。他们虽然说话说得不多,但是都很有质量。而性格外向的人,则很容易用自己的情绪感染他人。

比如,臭名昭著的美国医疗独角兽企业希拉洛斯公司的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姆斯。她就是一个外向而有感染力的人。根据普利斯奖得主约翰·卡雷鲁所写的《坏血》一书,伊丽莎白喜欢在公众场合发言,极富个人魅力,她所构筑的一滴血检测很多项目的神话取信了很多政客、商人。

而《零零后》中的女孩一一则是一个非常重视自我探索的人。她喜欢在咖啡馆看自己喜爱的书,虽然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老师和父母推动着尽可能地变得外向,但她还是更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善于倾听和善于展现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内向者和外向者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外向者更多的是展现出开放的一面,而内向者则更多的是相对封闭的。

外向的人非常喜欢交友,他们很喜欢和他人说话,但有时候忽略别人的感受。而内向的人似乎更专注于聆听,不过他们一旦开口往往可以和对方形成非常有质量的对话,而且也通常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反馈,但往往观点会保守而谨慎。

善于分析和行动力强

孔子有两个弟子性格截然不同,他们分别是子路和冉有。子路是外向型性格,冉有是内向型人格。

子路比较急躁,做事情比较冲动。子路曾经说:如果有个国家,夹在两个强国之间,总被这两个国家攻打。他就会用三年的时间使这个国家变得勇敢善战。而当孔子说想逃离中原,估计就子路一个人会跟着他时,子路果然立刻站起来说现在就跟老师走。

冉有比较谨慎。他曾经说自己只能治理60里地的地区,但实际上他才能出众,只是为人比较自谦而且深思熟虑而已。他是一个善于分析的人。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其实,内向和外向性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看看历史上的名人,他们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可都很有成就。比尔盖茨内向,乔布斯外向,可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03 孔子教育子路冉有大不同?这三点我们真的有必要知道!

既然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承认差别,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一个人内向或外向,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基因、成长环境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境遇都会影响我们的性格。而成年人的性格一旦养成很难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承认差别,寻找是自己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性格拼图》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断:

在理想情况下,餐馆厨师长或军队中的特遣队队长应当由外向者担任,而咨询公司CEO或者谷歌高管则最好有内向的性格特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众所周知,做菜都是一步一步有步骤有方法的,而部队也要求遵守指令、强调服从,外向的人更适合在直接下达指令的公司做管理层,那么厨师长和特遣队队长就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

而谷歌素来是以灵活包容而出名的,更在意给员工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创造。再加上各国的专业性,又要求管理层能够深入的去思考员工的想法作出判断,那么内向者显然更适合这个岗位。

没必要和自己较劲。如果可以选择,不妨将自己的职业选择、规划和性格关联起来。

第二,了解他人,用适合他人的方式进行沟通和管理。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子路冲动、冉有谨慎,孔子教育大不同?内向不是错,重点在定位


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性格,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人的性格。那么,如果有机会提升领导层,那么最好的办法也是根据员工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策略。

比如,内向者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往往肚子里有货,但是在企业管理层决策的时候总是三缄其口。那么,管理者不妨一对一的对内向者进行鼓励,在开会之前及时的通知,让他做好准备。有了内向者深思熟虑后的发言,也许决策的水平和质量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第三,适当修正,自我性格劣势是必要的。

之前提到子路和冉有的个性迥异,就要提起一个有关他们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子路和冉有都曾经问过孔子一个问题——“仁义之道”是不是应该立刻执行时,孔子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孔子劝子路三思而后行,却告诉冉有立刻去做。

我们常常用这个例子来赞誉孔子因材施教,可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对于性格上明显的劣势,也没有必要听之任之。这大概也是一一的老师和妈妈在她成长过程中一直努力让她变得不那么内向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