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熙:变卖家产 投身抗日

海南解放英烈谱

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 | 林伯熙:变卖家产 投身抗日

■ 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

林伯熙,1909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熏兴乡柏茂村。

在琼海中学(现海南中学)读书期间,林伯熙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年近而立,林伯熙怀着追求真理的渴望,自理一切费用,历尽千辛万苦到他所向往的延安陕北公学求学,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秋天,林伯熙怀着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从陕北公学回到家乡。

为了解决重兴乡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林伯熙多方收集乡村中的闲散枪支,并毅然卖掉自己家中部分田地,买回17支抢捐给游击队。经过一番艰苦努力,这支游击队拥有了约100支枪,成为武器装备比较精良的地方抗日军队。1939年下半年,这支游击队在林伯熙的带领下,在烟堆、长坡、迈号等地打击日军。后来,这支队伍接受我党的改编,成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大队一中队,林伯熙任中队长,后又历任一大队附兼一中队长、第一支队副支队长、第三支队支队长,成为独立总队年轻有为的指挥员。

在第一支队期间,林伯熙经常深入了解政治工作人员的动态,掌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向政治处提出任务和改进工作方法的建议,组织干部战士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不断提高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使部队出现生气勃勃的政治局面。

1941年下半年,他与第一支队政委陈石率领一个大队到重兴一带打击日本鬼子。为了部队的给养,他毅然回家卖掉大片良田,所得的钱全部由他的警卫员符国安带到一支队去交给组织使用。他家中的田地经这次变卖,基本上卖光了。

林伯熙在频繁的战斗中,不畏强敌,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42年1月的大水战斗,是抗战时期最大的一次反顽战斗,共歼敌军数百人。战斗中,敌军援兵越来越多,林伯熙机智勇敢,沉着果断地指挥部队有力地打击敌援军,一连两天击退了救援的顽军。

1942年初,林伯熙被中共琼崖特委直接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不幸的是,担任第三支队长后不久,林伯熙在金鸡岭伏击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3岁。

(海南日报海口3月27日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