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歌手》,袁娅维的淘汰令人难过


新一期《歌手》,袁娅维的淘汰令人难过


这一期《歌手》,袁娅维的淘汰让人难过。她前一年参加《歌手》的样子还历历在目,想着这一季总能比上次走更远吧。


01、


《歌手》,已经第八年。这个平台是一个角逐的猎场,这些年来,每次歌王评选和退赛风波都能引起热议狂潮。


其实,在《歌手》这样的舞台,歌者与听众是相互成全的。并非所有的名次都与实力有关。


袁娅维之于《歌手》,是遗憾而幸运的。


新一期《歌手》,袁娅维的淘汰令人难过


就像林志炫曾说的,袁娅维在《歌手》的舞台上,走得太早了。少了很多精彩的演绎,这的确是一种遗憾。


就《歌手》这个舞台而言,每年会邀请一些国外歌手,企图在他们身上看到多元音乐或是国际化的演绎,但袁娅维显然突破了国籍的限制,她对音乐的审美与拿捏,常常呈现国际化水准的表演,这又是幸运的。


大部分人对袁娅维的了解,停留在各个音乐节目上,记住了她的《阿楚姑娘》,道不清她繁复的表演到底是啥。但可以感受的到,她和别的歌手歌手相比,有不一样的地方。


同样是《开往春天的地铁》,袁娅维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把21世纪初的华语歌曲带进华语流行音乐的新时代。


02、


袁娅维的才华,相对音乐市场与受众的喜爱,更多的是被专业人士肯定。


17年末,耳帝评选出2017年度十佳表演,第四与第一,都被袁娅维占领。


新一期《歌手》,袁娅维的淘汰令人难过

耳帝评选#2017年度十佳表演#


当她挽着刘欢的胳膊缓缓出场,两人对唱《凤凰于飞》,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很难想象,中国的年轻一代歌手,除了袁娅维还有谁有这样的才华与实力与刘欢合唱。


其实在《中国好声音》之前,她就已经跟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合作过。早在2009年,在张亚东的专辑《潜流》中,不仅收录了王菲、莫文蔚的歌,还有一首袁娅维的《Sweet Things》,署名是Tia(袁娅维的英文名),当时鲜有人知晓她,也很难想象这首歌是一个中国人唱的。

享誉国际的爵士吉他演奏家顾忠山这样评价袁娅维:“这个家伙太厉害了!她什么都能唱。她的唱功和唱腔,都非常难。而且像她这么年轻,唱得就像一个六七十岁的非洲裔美国歌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袁娅维有着国际化的唱腔、偏欧美的长相,但她是个普通的湖南姑娘,她的音乐成就也绝不是在《中国好声音》上吼一嗓子得来的。


新一期《歌手》,袁娅维的淘汰令人难过


从16岁进入艺术学校学习表演,后来到北京发展,唱歌补贴家用,之后赴日发展,接受正规音乐训练。2007年组建原创乐队,下年又参与北京奥运会主题曲的录制,与常石磊共同演唱《我和你》的R&B版本。2010年,组建Tha KnutZ乐队,这也是中国第一支建立在Jazz基础上融合了R&B、Soul、Hip-Hop和Funk音乐风格的乐队……


袁娅维的音乐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03、


纵观华语乐坛,大致呈两极分化,秉行通俗流行化唱法的人在自我的领域如鱼得水,而坚持小众的这部分音乐创作人,又固守在自己信仰的音乐价值中。


很难评断这两种选择的价值取向,但这种分化在一小部分歌手身上得到了融汇贯通,比如袁娅维。


新一期《歌手》,袁娅维的淘汰令人难过


国内接受相对纯正、西洋化、比较有groove的Soul/R&B的听众一直是少数,更多的人还是听到转音、听到R&B就觉得油滑、无法欣赏,还是喜欢所谓的“老老实实唱歌”。袁娅维代表的音乐类型原本是更为直接的感官刺激,但华语听众总喜欢“走心”、“感动”的东西。这些东西从哪里来?从保守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中来。


这些音乐袁娅维做不了吗?其实从《阿楚姑娘》到中国之星的《真实》再到后来大红的《说散就散》,她已经证明了自己演绎这种“走心抒情”的能力。但她依然很少把这种东西规规矩矩地拿到舞台上来,大多数还是会加一些她对R&B的理解在里面,加一些groove的东西进来。


就世界与中国的音乐审美而言,黑人音乐、灵魂乐,是中国稀缺的,或者说,缺乏演绎的可能性,而这恰恰是袁娅维擅长的。


事实上,绝对化的曲高和寡,往往也就没有听众。袁娅维的音乐风格多元,有些极小众的部分,她并没有将这一部分全然自我的进行到底,而是在编曲时,把这一部分融入到大众熟知的音乐中,在一样中营造一点点不一样。


于是这些作品,扎扎实实的打上袁娅维的烙印。


04、


看到华晨宇对袁娅维说:“我已经有点开始质疑自己了,我很害怕,希望你不要和我一样质疑自己。”看到袁娅维和他拉勾。希望他们继续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