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青岛发布“五让五不让”17条惠企措施营创法治营商环境,最大限度让企业家舒服

3月27日,市委政法委向社会发布《关于发挥政法职能作用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共分五个部分、17条惠企措施,进一步营创法治营商环境,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让企业家暖心,不让企业家寒心。《意见》提出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联系企业家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建立微信群、派驻联络员、成立服务队等形式,全方位搭建政法机关领导干部和政法干警与企业家之间的沟通平台,全力支持企业和企业家在青岛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最大限度让企业舒服、让企业家舒服。

让企业家安心,不让企业家忧心。《意见》明确了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依法保护企业家知识产权,依法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的相关规定。其中指出,依法从严从快办理侵害企业家人身权的违法犯罪案件;坚决杜绝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做到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等“六个严格区分”。任何办案单位和办案干警均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产。

让企业家舒心,不让企业家烦心。《意见》提出了顶格服务企业家、公平服务企业家、高效服务企业家、主动服务企业家的措施。

让企业家省心,不让企业家闹心。《意见》提出畅通企业家诉求表达机制,完善企业家权益司法保障机制,推行涉企业家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机制。全面发挥12368(法院服务公开电话)、12309(检察服务公开电话)、12389(公安举报电话)、12348(法律援助公开电话)等电话受理解决平台作用。加大涉企案件执结力度,对两年以上未结案或执结的涉企积案,除有法定事由外,2020年底前全部结案。

让企业家放心,不让企业家担心。将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攻势中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把考评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