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400多年,許昌有座“比薩斜塔”,傾斜1米多穩如泰山

許昌有座文峰塔,位於許昌博物館內。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許州知州鄭振光倡導創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文峰塔塔高52米,共有13層。該塔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塔身清秀挺拔,結構謹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明代磚塔之首,屬於國寶級文物。文峰塔巍然矗立,儼然已成許昌的地標性建築。

屹立400多年,許昌有座“比薩斜塔”,傾斜1米多穩如泰山

許昌人對文峰塔有很深的感情,對它的維護和保養一直也沒有停止過。1988年,為了更好地保護文峰塔,在塔旁建立了博物館,並組建了專業的保護小組。定期對文峰塔進行測繪和維修。

1990年,許昌市對文峰塔實施精確測量中,首次發現該塔的塔頂已向東北31.29°方向偏移1.03m,傾斜度為1°18′。尤其是在2004年的一次測量中發現,14年間,塔頂相對塔基軸線,向東北方向每年傾斜約1釐米。

屹立400多年,許昌有座“比薩斜塔”,傾斜1米多穩如泰山

文峰塔竟然正以每年1釐米的速度傾斜!對查找文峰塔傾斜的原因,以及維修和保護已刻不容緩。經權威專家實地勘察和研究,終於找到了導致文峰塔傾斜的兩個主要原因:

一、自然因素方面

塔南面、塔西面都朝陽,地基裡的水分相對較少,土質比較乾旱堅硬。而塔北面向朝陰,加上近400年的雨雪侵蝕,使北面地基含水量比較大,土層鬆軟潮溼。重量達1萬多噸的文峰塔,因其自身重量對地基壓力的影響,塔身會向東北方向產生一定的傾斜。

屹立400多年,許昌有座“比薩斜塔”,傾斜1米多穩如泰山

二、人為因素方面

由於城市的發展,對水的需求量增大,大量採抽地下水,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峰塔地基含水量不均、不穩定。另外,在距離文峰塔東側約70米處,有一條貨運窄軌鐵路(現已不存在),當重載列車通過時,對附近地質造成巨大震動,也會對文峰塔地基構成嚴重威脅,導致其傾斜。

屹立400多年,許昌有座“比薩斜塔”,傾斜1米多穩如泰山

文峰塔這座國寶級文物、許昌的寶貴古建築遺產。出現如此嚴重的情況,儘快制止塔身傾斜,修護文峰塔已顯得尤為重要。2004年,許昌市對文峰塔周圍的環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嚴禁地下水的抽取。同時,在城區規劃中,將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小火車道線,規劃改道在城區之外。

屹立400多年,許昌有座“比薩斜塔”,傾斜1米多穩如泰山

專家組還論證出​兩套可行性維護方案:

一是,在文峰塔的南、北兩側地基,分別鑽孔,再放入鋼筋、水泥。人為壓下南側地基,並夯實北側鬆軟地基。

二是,在塔的周圍地基裡,打入一定厚度的混凝土,起到牢固地基的作用,制止塔身的再度傾斜。

屹立400多年,許昌有座“比薩斜塔”,傾斜1米多穩如泰山

同時為了保護文峰塔周圍的附屬文物,還給文峰塔前的石碑建立磚砌的碑樓,併為塔基架設鐵護欄,禁止人員攀爬,減少人為因素對塔基的破壞。

許昌的“比薩斜塔”文峰塔,經過一系列的維護和修復,如今的它更加清秀挺拔、穩如泰山。文峰塔是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磚塔之首,400多年的朝夕相伴,許昌人更是對它珍愛有加。你見過許昌文峰塔嗎?它又給了你怎樣的震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