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智”、“趙”兩家宗子選定背後的故事

《資質通鑑》用智趙兩家確定繼承人的故事作對比,來說明"才"與"德"的相互關係,智家選"才"而家滅,趙家選"德"而家盛,並最後得出結論"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事實上真是如此嗎?今天咱們共同探究一下,這段歷史背後的故事。

對於兩家選定接班人,《資治通鑑》是這樣描述的: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後。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弗聽,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

這是智氏選子的經過,其中最出彩的卻並不是高大健壯、武藝高強、能言善辯、性格強毅的智瑤,而是勸諫的智果。

智果是智宣子的弟弟,智瑤的叔叔,史書上說他為人多智,頗有政治遠見,當勸諫智宣子無果後,就立馬另立宗廟,別為輔氏。後來秦滅六國後,輔氏不忘先祖,恢復智氏,智氏血脈祭祀得以延續。

如果單從紙面上的意思來說,智果確實是"多智",而且還富有遠見。

但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我們認識一個歷史人物,考察一個歷史事件,如果想全面且細緻,就必須把這個人物或者事件放到當時整個歷史大環境中去,否則就只能盲人摸象,以管窺天。

當時晉國的大環境是什麼呢?那就是公室衰落,卿大夫們互相攻伐不休,智家雖然最強盛,但也不過是暫時的而已,而且以往那些家族一夕之間由盛而衰,忽然之間破家滅族的事情,智宣子、智果等人肯定聽的多,見得多了。俗語說知子莫若父,智瑤的為人處事,智伯能看出來,一代梟雄的智宣子會看不出來,但在當時的情況下,要維持一個家族的強盛就必須選擇一個強勢之主,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智家在弱肉強食的時代中一直作為勝利者。因此,智宣子才會選立有才但無德的智瑤。

晉國“智”、“趙”兩家宗子選定背後的故事

而且從前邊引用《資治通鑑》的記錄裡也明顯可以看出來,這一系列的操作明顯是智宣子和智果兩人商議出來的結果,而絕非是智果單方面的行動。

所以,智氏選子背後的真相一定是:智氏家族的高層經過商量最終確立智瑤這個有才且強勢之人,但為了穩妥期間安排智果離宗自立,別為輔氏,也算是給智家留下血脈和復興的力量。這種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辦法後世的人玩得多了,比如三國時期諸葛家族三兄弟各分三國,又比如明清之際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梧就被安排到滿清的隊伍當中等等。

如果沒有智宣子的首肯,智果能輕鬆的就離宗自立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滿酋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例子。

"(舒爾哈齊)便於萬曆三十年,與諸子議,攜部眾至黑扯木。……處死長子阿爾通三子札薩克圖……入於寢室,鋃鐺之,注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

智果如果是真的多智,絕對不會選擇這條路的。

另外,智果別宗後,改為

"輔氏"。從這個姓氏裡也可以看出,其目的已經非常明確了,他就是要輔佐智氏這個大宗嘛。

說完了智氏,我們再來看趙氏。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後,不知所立。乃書訓誡之詞於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固。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於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後,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

趙無恤的母親是趙簡子趙鞅的從妾,還是狄人之女。所以,趙無恤在諸子中名分最低,屬於地位最低的那類庶子。要知道,按照傳統宗法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不管是嫡、長、貴,趙無恤都是一點都不佔。

那他憑什麼被立為趙氏之宗子呢?難道就憑如同兒戲的"竹簡"考題嗎?

其實關於趙無恤被趙簡子考察的故事還有一個。

說是有一天,趙簡子召見兒子們說:"我將一寶符藏於常山(就是今天河北的大茂山)之上,你們去尋找吧,先得者有賞。"於是,諸子乘騎前往,尋寶符於常山。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找到寶符,只得空手而歸。只有毋恤說:"我得到了寶符。"趙鞅聞聽便讓他將情況道來。毋恤說:"憑常山之險攻代,代國即可歸趙所有。"趙鞅聽罷高興異常,頓覺只有毋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趙氏大業難得的繼承人。遂廢掉世子趙伯魯,破例立毋恤為世子。

這兩個故事的指向意義都很明確,那就是都指向了趙無恤的"賢",也就是"德"。

充滿了儒家的意味。

但趙無恤也有不賢的時候。比如:

無恤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因有這樣的姻親關係,在趙簡子死後,趙襄子(就是趙無恤)到夏屋山(在今山西代縣東北),請代王相見,代王毫無戒備前來赴會。在酒宴上,襄子早已安排下埋伏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時,趁機用斟酒用的銅勺刺殺代王及其從官。代王一死,趙軍隨即興兵伐代,一舉佔領代國,將其領土併入趙氏版圖。襄子之姊泣而呼天,拔下發笄自刺而死。

這是明顯的"失德"行徑啊!

晉國“智”、“趙”兩家宗子選定背後的故事

那趙簡子選立趙無恤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關於其中的原因,趙無恤自己是非常清楚的。

晉出公九年(公元前466年),智伯與趙襄子一同率兵包圍鄭國京師,智伯讓襄子率先領軍攻城,襄子則用外交辭令推脫,讓智伯出兵,能言善辯的智伯此時卻憤而罵曰:"你相貌醜陋,懦弱膽怯,趙簡子為什麼立你為繼承人?"襄子答道:"我想一個能夠忍辱負重的繼承人,對趙氏宗族並沒有什麼壞處罷!"

答案出來了,那就是"隱忍"。

我們再看。

四年之後,智伯與趙襄子再次一同討伐鄭國,智伯帶著幾分醉意向襄子灌酒,遭襄子拒絕,智伯竟將酒杯扔到襄子臉上。襄子的官兵都要求殺掉智伯以洗刷恥辱,襄子回答:"主君之所以讓我做儲君,很重要一點,就是因為我能忍辱負重。"

趙襄子再一次給出答案,仍然是"隱忍"。

晉國“智”、“趙”兩家宗子選定背後的故事

那趙簡子為什麼會看中趙襄子無恤的"隱忍"呢?

我們仍要重新回到當時晉國那個大環境當中。

與智氏不同,與韓、魏也不同,趙氏既弱於智又強於韓魏,屬於最危險的老二位置。面對智家的咄咄逼人之勢,隱忍,伺機而動恐怕是家族的最優選擇。這時候選擇繼承人就必須選擇一個能隱忍的家主,倘若再選一個如同智瑤一樣強勢的人,即便個人能力再強,也必定會在和智家的爭鬥中實力大衰,最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事實上,趙襄子如此能忍,最終還是沒忍住,因為韓、魏比他更能忍。面對智伯無故而索地,韓、魏都給了,都不想當出頭鳥,趙襄子沒忍住就沒給。立刻就成了智伯(智瑤)出兵的藉口,他帥韓魏之師伐趙。

智果入見智伯瑤曰:"韓魏二主殆將有變。"

君曰:"何若?"

對曰:"臣遇張孟談於轅門之外,其志矜,其行高。"

智伯瑤曰:"不然。吾與二主約謹矣,破趙三分其地,寡人所親之,必不欺也,子釋之勿出於口。"

智果出,見韓魏二主,入說智伯瑤曰:"二主色動而意變,必背君,不如今殺之。"

智伯瑤曰:"兵著晉陽三年矣,旦暮當拔之而饗其利,乃有他心?必不然,子慎勿復言。"

智果曰:"不殺則遂親之。"

智伯瑤曰:"親之奈何?" [1]

智果曰:"魏宣子之謀臣曰趙葭,康子之謀臣曰段規,是皆能移其君之計。君其與二君約,破趙則封二子者各萬家之縣一,如是則二主之心可不變,而君得其所欲矣。"

智伯瑤曰:"破趙而三分其地,又封二子者各萬家之縣一,則吾所得者少,不可。"

如果說智瑤聽從了智伯的建議,那趙襄子的結局就真的涼涼了。作為結尾,我只想對趙君說一句:

忍住,別浪!

晉國“智”、“趙”兩家宗子選定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