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通釋15

[原文]15  

子貢因①去之晉,謂晉君曰:“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②。今夫齊與吳將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③必矣;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④晉。”

晉君大恐,曰:“為之奈何?”

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⑤。”

晉君許諾。

子貢去而之魯。

吳王果與齊人戰於艾陵⑥,大破齊師,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⑦,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黃池之上⑧。吳晉爭強,晉人擊之,大敗吳師。

越王聞之,涉江⑨襲吳,去城七里而軍⑩。吳王聞之,去晉而歸,與越戰於五湖⑪。三戰不勝,城門不守,越遂圍王宮,殺夫差而戮其相⑫。破吳三年,東向而霸⑬。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⑭。子貢一使,使勢相破⑮,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⑯。

[原文通釋]15

子貢於是離開吳國來到晉國,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不事先做好謀劃就不能應付突然來臨的變化,不事先治理好軍隊就不能戰勝敵人。現在齊國和吳國即將開戰,如果那場戰爭吳國不能取勝,越國必定會擾亂他的國家;如果吳國同齊國作戰取得勝利,一定會用他的軍隊逼近晉國。”

晉君非常恐慌,說:“那該怎麼辦?”

子貢說:“整治好武器休養士卒來等著吳軍。”

晉君答應了子貢。

子貢離開晉國回到魯國。吳王果然同齊國人在艾陵作戰,把齊軍打得大敗,俘虜了七個將軍的軍隊卻不肯班師回國,果然帶兵逼近晉國,和晉國人在黃池相遇。吳晉兩國爭雄,晉國人攻擊吳軍,把吳軍打得大敗。

越王聽到這個消息,率兵渡過長江襲擊吳國,離吳國都城七里才安營紮寨。吳王聽到這個消息,離開晉國返回吳國,和越國軍隊在五湖一帶作戰。多次戰鬥都失敗了,連城門都守不住了,於是越軍包圍了吳國的王宮,殺死了吳王夫差和他的國相。滅掉吳國三年後,越國在東方稱霸。

所以子貢這一次出使,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掉了吳國,使晉國強大而使越國稱霸。子貢一次出使,使各國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十年之內,五國的形勢各有變化。

[註釋]15

①因:於是。

②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不事先做好謀劃就不能應付突然來臨的變化,不事先治理好軍隊就不能戰勝敵人。慮不先定,謀劃不先確定。慮,謀劃。應卒,應付突變。卒,音cù,同“猝”,倉猝,用作名詞,突然來臨的變化。辨,通“辦”,整治,治理。

③亂之:擾亂它,使它混亂。

④臨:逼近。

⑤修兵休卒以待之:整治好武器休養士卒來等著它來。修兵,整治武器。休卒,休養士卒。

⑥艾陵:齊國地名。

⑦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俘虜了七個將軍的軍隊不肯班師回國。《左傳》謂獲齊將國書等五人,非“七將”。之,的。歸,返國。

⑧與晉人相遇黃池之上:同晉國人在黃池北面相遇。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確實曾在黃池會諸侯,但這已經是“艾陵之戰”兩年以後的事了,而且這次會盟,吳晉並未交戰,不是太史公所說的“(吳)大破齊師,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黃池之上”。《左傳·哀公十三年》記錄了這次會盟的過程:“秋七月辛丑,盟,吳、晉爭先。”正在會盟時,越國攻打吳國,吳國慘敗,吳王聽到傳報,為封鎖消息而殺了身邊的人:“吳人告

於王,王惡其聞也,自剄七人於幕下。”黃池之上,黃池北面。黃池,春秋時地名,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濟水和黃溝交會處。

⑨涉江,渡過長江。

⑩去城七里而軍:離(吳國都)城七里才安營紮寨。軍,用作動詞,駐紮軍隊。

⑪五湖:吳越地區湖泊,其說不一。

⑫戮其相:殺了他的宰相。相,即太宰伯嚭。這個也與事實不符,《左傳·哀公二十三年》太宰伯嚭仍活著,並有影響力。

⑬東向而霸:在東方稱霸。東向,在東方。

⑭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掉了吳國,使晉國強大而使越國稱霸。存,使……保全。亂,使……混亂。破,使……殘破。強,使……強盛。霸,使……稱霸。

⑮使勢相破:使各國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勢,形勢。相破,原有的格局被徹底打亂。破,破壞,引申為極大變化。⑯五國各有變:五國的形勢都發生了變化。五國,指齊、魯、吳、晉、越這五個諸侯國。

司馬遷對子貢有厚愛,關於子貢引述的許多內容多有傳奇色彩,與《左傳》的記載,甚至與《史記》的其他記錄不吻合。可以肯定地說,太史公關於子貢遊說的記載極不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