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孩子上了一天幼兒園,滿心歡喜地等家長來接自己,可有時候家長的一些做法,卻會讓孩子受到影響。水兒媽媽提醒家長: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禁忌”,別輕易觸碰。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一、經常遲到

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七八個小時,當放學的鈴聲響起,孩子們迫切地想早點被家長接走。

但有的家長卻因為工作原因或者時間觀念不夠強經常遲到,孩子的心理比大人還敏感,看著其他孩子陸續被接走,只有自己孤零零的坐在原地。這種感覺太不好受了,孩子會以為媽媽不要自己了,長此以往會造成安全感缺失。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建議家中固定一位時間合適的家庭成員接孩子,定好鬧鐘,提前去門口等,如果真的時間不夠也可以事先聯繫老師,提前向孩子“請假”,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二、接到孩子就不管了,放任孩子亂跑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上幼兒園了,已經是大孩子了,放學後就放任孩子在路上、小區亂跑。這樣做對孩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安全問題,尤其是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汽車很多,孩子沒有交通意識,碰擦受傷就不好了。萬一因此引起糾紛,就多添了一件心事。

包括在逛街、小區散步的時候,家長們萬萬不能只是嘴上說說“別亂跑啊”,看著孩子亂跑卻不採取任何制止行動。這樣下去,孩子會越來越管不住。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三、見到孩子就問有沒有不開心的事

有些家長特別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離開自己視線這麼久,生怕孩子被欺負,或過得不好。於是一接到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問起來:“今天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老師有沒有說你?”

這樣只會讓孩子認為在幼兒園只有不開心的事,誰願意一直被負面問題困擾呢。長期下去,會讓孩子對這樣的問題產生抗拒心。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其實關心孩子有很多種問話方式,比如“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今天交到新朋友了嗎?”、“老師表揚你什麼了?”等等這樣積極的引導詞。

四、和孩子抱怨

有些家長傾向於抱怨老師安排的任務多;抱怨幼兒園伙食不好、場地小。接孩子的時候也忍不住要多說兩句,但孩子也無法解決這些事,反倒是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不喜歡幼兒園。

建議家長多從好的角度來想,老師佈置任務是為了孩子的活動可以更豐富,對幼兒園多些體諒,少些抱怨。即使真的有讓家長無法諒解的事,可以和老師明說,或者和朋友聊聊,找到解決的辦法。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五、背後議論別的家長和小朋友

清·金纓的《格言聯壁》中有一句國人耳熟能詳的話:“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背後議論人是許多家長忍不住要做的事,尤其是一些行為習慣不好的小朋友常常成為被議論的對象。

但這樣的八卦還是少說為妙,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更要剋制住議論其他小朋友及其家長是非的慾望。不要過早地把成人世界的那套價值觀曝露給孩子聽,保護好孩子一顆純真善良的心。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如果因為家長接孩子的時候來晚了,導致孩子對幼兒園有牴觸情緒的話,家長最好找時間跟孩子談一談儘量保證以後不要再有這樣的情況。

還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幼兒園的繪本,強化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比如這套《我愛幼兒園》系列繪本,通過小男孩米勒上幼兒園時遇到的適應新環境、和小朋友建立友誼時遇到的幾個問題,讓孩子能帶入自己進入故事情節,喜歡上幼兒園。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還有一些喜歡亂跑的孩子,可以給他看一套《兒童安全教育繪本》,裡面將衣、食、住、行、學習等方面的安全問題都細分出來了,而且圖畫+文字的方式方面孩子理解。邏輯方面利用“我可以”代替“不可以”,避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十分細心。


家長注意:到幼兒園接孩子時有5個“忌諱”,別輕易觸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