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能言善辯”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長大以後,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能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作一個伶牙俐齒的角色,這樣至少能少吃虧,在人際關係中也能遊刃有餘!

畢竟會說話的人,在未來的社會上更吃香!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但很多孩子在起步階段就跟同齡人拉開了距離!語言能力發展快慢,能影響孩子的個性。一些語言能力比較好,往往思想比較活躍,那麼性格就會更加開朗,可以跟很多人都玩得來,能和很多人打的交道。反觀語言比較差的孩子往往沉默寡言,比較內向,膽子也比較小,社交能力自然就比較差。那如何提升寶寶的語言能力呢?下面這七個技巧,父母學起來吧!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七個技巧讓寶寶“能言善辯”,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1、利用兒歌

在寶寶3歲之前,兒歌能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兒歌趣味性比較強,因為其獨有的節奏和韻律,讓寶寶更容易產生興趣。所以寶寶在聽兒歌的時候,就會無意識間積累詞彙!如果寶寶可以唱兒歌時,還可以加強寶寶的機械記憶。讓寶寶理解並且記住更多的詞彙!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2、利用故事

利用故事,是鍛鍊寶寶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當寶寶在聽故事的時候,被動的語言輸入,促進語言能力的快速發展,有助於迎接寶寶語言的爆發期!等到寶寶大一些,可以讓寶寶練習講故事,這個過程會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3、多聊天

喜歡聊天的孩子是思維散發能力也很強,他會問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多跟孩子聊天,不僅可以鍛鍊他的說話能力,而且聊天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孩子在聊天當中可以獲取很多的知識,喜歡聊天的孩子以後,無論是走到哪裡,與不同類型人都能聊得來,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幫助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4、多鼓勵

假如寶寶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父母應該做的是多鼓勵孩子走出去,不要整天呆在家裡帶孩子,偶爾去逛逛公園,接觸外界的環境,這樣孩子可以敞開心扉,使得孩子變得開朗,那麼他就願意和別人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善於用語言去跟別人溝通。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5、編故事

有的孩子想象力很豐富,但是他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經常跟孩子一起來編故事。把孩子所想象到的東西融合在一起,然後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把這個想象的東西編出來,這樣一來孩子會很有成就感,二來他以後也願意試圖按照他的想象力說出一段故事。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6、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孩子假如可以扮演家長,可以扮演醫生,孩子會非常樂意玩這個遊戲。孩子會模仿家長和醫生的語氣來說話,這是非常能鍛鍊人的一個過程,如果孩子能扮演得惟妙惟肖,那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肯定不會差,而且觀察能力也是超級強大!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7、利用認知卡片

當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可以用卡片來讓孩子認識不同的事物,讓孩子學習到很多東西。一般情況下,認知卡都會有文字和圖像的結合,這樣孩子能更好地積累詞彙,孩子可能並沒有真正學過識字,但是看到一張“蘋果”的認知卡片,就能說出蘋果倆字!而這樣的識字方式,不僅會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也不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詞彙積累也會越來越多!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瑩姨家的大寶開始語言能力發展就比較慢,為了大寶語言能力快速發展,每天全家人輪流跟大寶聊天、講故事、看一些語言啟蒙類的繪本,就連識字卡也貼的滿牆都是!不得不說當全家人都重視起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我家大寶從一個沉默是金的小男孩,快速進入了“小唐僧”的階段。所以說父母一定要上心!

教寶寶說話時,父母掌握這7個技巧,孩子“能言善辯”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