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的悲喜Vs戴面具的伯乐

当前眼下,求职如求生。

在职场当中,想干好的初衷与始终干不好的结果不是正相关,而且有一种流行心理:都认为自己就是那匹等在闲在槽头或误作驾车的千里马,总爱哀声连连地慨叹生不逢时、伯乐难求。要想戳痛神经,就要分一分千里马兄弟们的品类等级,拆一拆伯乐们所戴的真面具。

为了因果呼应,先介绍介绍伯乐的家世流源。当然,本人非历史考古专业,伯乐的家谱世系无从考证,只有借助道听途说和乾坤挪移,聊个大概的情形。

千里马的悲喜Vs戴面具的伯乐

伯乐,是一个人的绰号,或者叫做江湖名号,这大神的本名叫孙阳。孙阳同学获得此称号,与秦越人因为医术高明而被称为“扁鹊”一样。说起来,伯乐与扁鹊有些可比性:一是专业——伯乐的职业是兽医,扁鹊的职业是人医,属于用药治病的同行,能留下名姓和江湖贺号,想必应该都是屈指可数的业界高手高高手。二是年代,同属东周一代治下,一个生在春秋前期,另一个生在战国中期,就是那个大量学术技术大仙普降人世的春秋战国时期;都特别长寿,伯乐长扁鹊不到三百岁,据传,伯乐阳寿71,扁鹊享年98,这二位在当时的生活水准之下,肯定是神仙级别的存在。三是成就,春秋前期,可能因为生产方式转变和军事发展的现实需要,马这种牲畜的数量和质量是小国寡民生产力高低的绝对代表,所以,孙阳同学选择了畜牧兽医为自己毕生职业,并凭借独步天下的本事拿了一个“伯乐”的荣誉称号;战国中期,群雄跃跃欲试,都打算厉兵秣马参与天下逐鹿,人就成为军事、生产的突出要素,尤其是人才,谁能把天下高手收在麾下,必然能称王称霸,秦越人看准了风口,选择了医疗卫生作为自己事业追求,同样是以回春妙手摘得了“扁鹊”名头。

小结一下,闯下一个名头,三个关键指标要素:时代需要、专业方向和业内成就。时代是谓天时,专业类似地利,成就比若人和。

千里马的悲喜Vs戴面具的伯乐

穿越容易跑题,还是回到伯乐与千里马的现实撕逼上来。

为了不陷入专业陷阱,以下会把“千里马”和“伯乐”的现实类比混同起来,如果阅读的过程当中引起不适,请及时刹车忽略。

假设,咱就是一匹千里马,在同事中和领导眼里应该算稀少品类,虽不敢说百里,至少该是几十里“挑一”,所以,咱才有了“千金易得,一马难求”的自我骄傲。

以下划重点:擅自对号入座者,后果自负。因为俺拖着半大不小的年岁,断然不会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辛苦单单为了一个茫茫人海中的你而掰扯那点破事儿。不是我太无情,而是你爱多情,多情伤心;不是我有心,而是你总多心,多心劳神。

按照兽医伯乐所处时代的分类标准,马的种类划分为:种马、戎马、齐马、道马、田马和驽马六类。白话翻译过来,六类马分别用于配种、征战、仪仗、快递、狩猎、杂役,似乎唯独没有千里马一说,因为,伯乐孙阳的千里马标准是能“日行千里”,分类标准不同,六类是用途,千里是遗传能力。

暂且放下什么日行千里这一说,动车飞机不好吗?非要骑马日行千里?呵呵~~咱得先有自我认定的勇气,咱就是千里马,那么咱自然是归于戎马、齐马行列,至少是道马。那么问题来了,咱究竟算是哪一类马呢?领导会如何待见咱呢?

千里马的悲喜Vs戴面具的伯乐

先分一分千里马们的等级品类。

假定咱是戎马,那需要有速度、有耐力,交兵见阵仗,不畏箭矢,向前向前一直向前,不是壮烈死殉就是鞭敲金蹬。这是哪一类人?大概应该类比在工作中能啃骨头、敢顶敢扛的角色——扛好了,你是干将,干差了,你是罪人!平日里,领导会养着咱,草料上不多喂、不少给,刷洗饮遛这类的小事儿也不让你闲着,一旦有了战事,冲锋陷阵的就是你,死不收尸,伤不再用,胜可添料。

咱若是齐马,必须要有威仪庄表,拿得出手,镇得住门面,撑得起场面,能提高领导的交际颜值,类比那些能说会道、善于沟通、左右逢源、背景显赫、师出名门、收藏岁月的主儿,能替领导拿下“冷硬强客户”,能为领导探听收集各种“内情细报”、打通勾连“关键节点”、应付各种专业刁难。领导会供着咱,会给你各种如配饰一样的荣誉和名号,作为领导的护法和头牌,巡回表演在考察、调研、讲座、座谈、培训、迎检、报告、表彰等各种场合,摆个座签就是资历,签个名姓就是行家,赚够了风头,摆足排场,稍不留神,还会进位荣升。有的即使退休,还会被返聘,老姜尚辣,多刷几次脸,又少不了银子,何乐不为?

再看看道马,那应该是能熬夜、肯加班的苦逼马儿,有连续作战的长性,有只跑不说的一贯作风,有风里雨里夜里梦里始终在线的常态,直到自己退休或者累死倒毙换下一匹马为止。领导用咱,那是骑上就走,扬鞭就跑,哪里管你寒假、暑假、年假、病假、事假、例假,屁股上还不时被招呼鞭子,夜里泡桶面,更深合衣眠,送的都是急件,带的都是细软,跑的都是长途,一路上不能东张西望,不敢好高骛远,没工夫思前想后,没办法选择近道平道,淌水过河,穿林过寨,深秋一身雨,寒冬四踢霜,直到齿危发秃慢病缠身,在一个接着一个等待中,归于结局的宿命。

千里马的悲喜Vs戴面具的伯乐

再拆一拆伯乐的面具。

伯乐是一个褒义的称号,如一顶帽子,谁都愿意戴,特别是领导,知人善任可是领导们梦寐以求的高配口碑,尽管多数只是写在A4纸上的评价认定里,不见得埋在骨子里。

此前所乱论(注:千万不要读颠倒的一个词)的三类千里马,都需要伯乐,伯乐是谁?当然是千里马们的发现者、利用者、使用者,或称为东家的上司、领导。三类马都是领导的常备军,善于多马种(容易被反射弧扫描成种马)作战,必定是一位艺术高超的出色伯乐。为了都心知肚明的避讳,这段从简,虽然咱不是什么高手,也本着点到不伤人、说到不说破的和谐规矩,走起。

为了迎合只谈问题不摆成绩的的大众口味,伯乐们大凡有这样几类:

作为发现者的伯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发现了为自己所用的人,有点眼界的会放眼圈外,譬如隔壁的贤侄、表妹。几顿小灶下来,伯乐们极大地发挥了举贤不避亲、选才不嫌远、用才不心疼的一贯套路,神来一笔地给亲信知近贴上了千里马的标签,曲径通幽地完成各种暗度陈仓式的人事调动,口是心非地把加班加点的苦逼岗位“重用”给了有能力的人。一番操作下来,最终达成了“人尽其才”“你称心我如意”的共赢,一顶伯乐的花帽戴得冠冕堂皇!

作为使用者的伯乐——伯乐们常有三个标配口谕:用你是人情,不用是考验;急难险重用你,是信任有加;论功行赏没你,是综合考虑。一贯的套路: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完成了是本分,搞砸了有责罚。事情交给了你,结果出彩儿,自然治下有方;如果丢丑,定是不堪大用。伯乐们自己坐庄,自己压宝,千里马们就是荷官和看客。此时的伯乐是什么角色?回答:是等着领功受奖的马上将,是旗幡后伞盖下的本家主,是马背上心急火燎的馆驿卒。伯乐说:马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养的,单纯的养马跟养汗(此处不需脑补)一样可笑!

作为利用者的伯乐——一朝坐定了中军宝帐,为了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下的各色马儿们,朝夕之间不乏号令翻飞,行止之时常有训谕连篇。为了这一方水土的长治久安和自己的速升快晋,需要千里马的鲜血热汗为本帅的积功累勋,为本座承接的各种事务责任左接右搪、东挡西杀;需要千里马前倨后奉地为老夫保驾护航,万里飞书替末将奏疏表功。

总结三点:

不承认自己是千里马的马可能是头骡子。

不戴面具的伯乐不是好兽医。

只看文不转发的不厚道。


千里马的悲喜Vs戴面具的伯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