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父母應該做啥,才能乖乖學習?

很多沒有經驗的家長,在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苦惱不已。那麼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孩子做作業的教育難題,熟悉的場面有以下幾種:

1.磨磨蹭蹭的,你怎麼寫作業這麼慢,快點寫,要不今晚都做不完了;

2.你寫那麼快乾嘛,誰看得懂,字都快飛上天了;

3.你自己看看,又錯了又錯了,你怎麼這麼笨;


當看到這些場面,你是不是很熟悉,尤其在疫情期間,這些場景,彙集成我們也是經常看到的大片《做作業的那些事兒》。那麼,作為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怎麼做才不至於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呢?


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父母應該做啥,才能乖乖學習?


1.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古有“孟母三遷”,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所以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好環境。


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周圍最好別有到處走動的聲音、說話聊天的聲音或者看電視的聲音。試問嘈雜的環境如何讓孩子學習效率高?如何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呢?


其實我們可以設身置地想一下,當你在工作的時候,你旁邊一直有人在走動聊天吃東西什麼的,你的注意力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的。


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裡最好是一個安靜的環境,做作業的地方也要給予一個固定寫作業的地方。最好就是遠離過道、飯桌或者客廳容易多人走動的地方,讓孩子學習效率更高更專注。


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父母應該做啥,才能乖乖學習?


2.養成獨立完成的好習慣;

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坐在孩子旁邊,盯著孩子一字一句地下筆。


其實這是家長一種不好的習慣,這樣容易給孩子一種壓迫感,讓孩子容易緊張,越緊張越容易出錯。對於家長,我們應該讓孩子獨立去完成,過分的壓力,是容易造成惡性循環。


哪怕我們平心氣和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其實也是打斷了孩子思路。我們可以等作業全部完成了,再去解答孩子的疑問,讓孩子自己先思考。這才是輔導做作業的正確操作。


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父母應該做啥,才能乖乖學習?


3.按照規定時間完成;

由於上網課的時間過長,孩子容易沒有時間觀念,那麼我們家長可以根據當天的作業量,給孩子一個自己的學習作息表,學習的時間、休息的時間和遊玩的時間都給規劃好,這樣孩子容易養成好的習慣。


簡單地舉例,就是我們家長可以定一個鬧鐘時間,例如7點到8點完成今天的語文作業。當我們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以後不會再出現什麼孩子磨磨蹭蹭地做作業,晚上不睡覺,早上上課沒精神容易走神等情況。


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父母應該做啥,才能乖乖學習?


4.放下手機,在旁邊看書陪孩子;

高質量的陪伴,能讓孩子更優秀。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明白其中意思。


如果我們有空閒時間,我們可以選擇陪孩子一起學習。同樣,前提是不打擾到孩子,讓孩子分心。例如我們可以拿一本書,或者一本雜誌,在孩子不遠處坐下,靜靜的閱讀。

一來,有父母在身邊,孩子不敢懈怠自己。

二來,這樣一起學習的氛圍,對孩子來說,是極有利的。


當孩子分心想要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抬頭看見家長在認真讀書學習,心中就會更加有學習的動力。有家長陪伴學習的孩子,幸福感,安全感相對會有所提高。


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父母應該做啥,才能乖乖學習?


總而言之,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應該明白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所以,沒有天生不認真寫作業的孩子,只有還沒找對方法的家長,用好以上4個招數,不愁孩子不乖乖寫作業!


#中國·腦力錦標賽#倡導一項大腦健康的運動賽事,為了響應國家政策,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給孩子增效減壓,賽事內容與學生教材知識點結合,切實有效的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創造力、想象力,讓學習更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