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充值 、打賞主播 未成年人網課上出“新花樣”,各大遊戲平臺能否從根源杜絕未成年充值消費?

遊戲充值 、打賞主播 未成年人網課上出“新花樣”,各大遊戲平臺能否從根源杜絕未成年充值消費?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8日訊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通過手機上網課是主要學習途徑之一。記者梳理發現,未成年人借上網課的名義玩手機遊戲並且大額充值的現象很是普遍。

在一家網上投訴平臺,記者發現有多位網友反映,孩子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對遊戲充值,投訴的熱點大都集中在《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這兩款手游上。家長表示,孩子充值自己並不知情,希望遊戲平臺能夠退款。

游戏充值 、打赏主播 未成年人网课上出“新花样”,各大游戏平台能否从根源杜绝未成年充值消费?

近日,河南的鄒女士銀行卡突然少了3萬多元,查找原因發現,竟是小女兒用來給遊戲充了值。

“我昨天都不想活了……”3萬多元對目前賦閒在家的鄒女士來說非常重要,談起女兒的充值行為她十分傷心。

鄒女士的小女兒在手機上玩了一款叫做“和平精英”的遊戲,陸陸續續前後共花了3萬多。

游戏充值 、打赏主播 未成年人网课上出“新花样”,各大游戏平台能否从根源杜绝未成年充值消费?

除了充值遊戲外,還有未成年人登錄直播平臺給主播打賞。最近,重慶的徐女士發現,9歲的女兒在網絡上打賞主播,幾天的時間,居然花掉了1萬7千元。

“氣的我們要死,我們所有的生活費,我家二娃還要上學……”徐女士告訴記者。

針對這些情況,家長們該如何進行申訴呢?對此,記者電話聯繫了騰訊遊戲的客服人員。

游戏充值 、打赏主播 未成年人网课上出“新花样”,各大游戏平台能否从根源杜绝未成年充值消费?

騰訊遊戲公關經理李子瑋告訴記者,需要用戶提供一下家長和孩子的身份證明,“然後我們去和後臺的一些數據,進行辨認和比對,並且會和家長和孩子,做一些具體的溝通,瞭解一些細節,然後通過這些多維度的評估。如果我們判斷未成年人消費的可信度比較高的話,我們會進行退費。”

記者瞭解到,針對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的情況,騰訊在2017年所推出的健康系統已接入公安實名校驗和人臉識別驗證等方式,強化對未成年人身份判定和對遊戲行為的限制。除此之外,家長同樣可以通過騰訊“成長守護平臺”對孩子的遊戲時間和遊戲消費進行主動管理,除了可以設置單筆、累計消費金額之外,還可以通過“一鍵禁充”禁止所有遊戲內消費。

游戏充值 、打赏主播 未成年人网课上出“新花样”,各大游戏平台能否从根源杜绝未成年充值消费?

李子瑋表示,騰訊遊戲會在今年上半年內,把全部的移動遊戲,都貼入到新的防沉迷規則中。

這一次次發生的案例說明,實名制、防沉迷、後期申訴等措施都不能從根源上杜絕未成年人給遊戲平臺充充值的行為。那麼,遊戲平臺能否採取有效措施,從遊戲前端就能防止未成年人進行消費行為呢?

李子瑋表示,“從我們實際的情況來看,確實很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未成年人把他們父母的微信信息或者他們的一些支付信息,把它偷拿過來用了。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確實無法讓我們實名的後臺能夠判斷清楚,因此在這一塊的話,我們會做一個後續妥善的處理。”

通過記者的調查發現,孩子使用家長的手機給遊戲充值,各大遊戲平臺目前並沒有更好的前端處置措施。而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家長要更改自己的手機支付密碼,更好的辦法則是卸載手機裡的遊戲,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與呵護。

閃電新聞記者 馮尚尚 煙臺臺 於學冉 宿賽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