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九江简称“浔”,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在历史上,九江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一说。据考证,九江和湖北黄梅的关系可追溯到上古先秦时代。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黄梅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晚期(1-4万年前)即有人类栖息。

夏、商、西周,根据《禹贡》的说法,当时全国划分为九州,黄梅地属扬州。夏、商时期,而九江境地也分属荆州、扬州;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扬州”,古代讲的扬州并不全是现在的江苏扬州市,据记载古时的扬州地域包括了现在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所以,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并非现在的扬州,这个知识点,要记住咯!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以其地设3郡,其中九江郡辖区范围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安(今安徽六安),属西楚九江国;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影视剧中英布的形象

汉高帝六年(前201),设立寻阳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其江南辖区一部在今九江境内。

由于九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如果它能像武汉、上海一样,有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就好多了,可长江对面是湖北黄梅县,不是江西的地盘。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连接九江和黄梅的大桥

黄梅小池镇和江西九江市隔江相望,两地之间的民间交流大概从上古就开始。因长江之隔,两地之间的往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靠船。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每天早上6点,是小池镇横坝码头最繁忙的时间,周边几个村子的居民们都涌到这里,乘轮渡过江到九江。横坝码头,是这段江上唯一仍在坚持的客运码头,因乘船的人太少,当地的七八个客运码头,在短短几年之内全部消失。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九江长江大桥

轮渡的萧条,并不意味着隔江两地之间民间交流的萎缩,它是交通发达之后,必然的优胜劣汰。

民间的融合

前黄梅横渡9号渡轮的船长老余,今年68岁,在这段2000米宽的长江江面上,每天周而复始地来往了大半辈子,老板的船换了一条又一条,掌舵人一直都是他。每天,他驾驶着轮船搭乘几十名客人,从横坝码头顺江而下,20分钟后,在九江客运码头缓缓靠岸。停稳了船,他到旁边一艘废弃的驳船上打个盹,40分钟之后,轮渡又将准点从九江驶出,返回横坝码头。现在,老余已经68了,精力早已大不如前。每每回忆起开船的那些日子,内心里会泛起一阵阵涟漪,相信在老余们的心里九江和黄梅早已是生活中的一个整体了。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轮渡上的人们

两地之间的交流已不仅停留在民间,两地官方之间的联系,也在近年日趋紧密。甚至一度传出,小池要划归九江管辖的传言。近几年,湖北省高层领导密集视察小池。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黄梅小池开放开发的意见》,正式确定发展“小池经济特区”的战略,率先表明了湖北省的态度。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那么,黄梅的小池能给九江带来什么?
九江学院副教授雷祺翻开九江市地图介绍到,九江市与长江沿线的一些大城市不一样,武汉、上海都是一江两岸的城市,而九江却是单边城市。同时,九江的河湖水网密集,丘陵众多,开阔的地区不大,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发展、培育大城市。
  持有这一观点还不只雷祺。
  九江市发改委副调研员丁杰一直关注两地融合的进展,在他看来,九江因地域所限,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打破地域限制,而小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小池是九江和黄冈深度合作的突破口,小池与九江渊源深厚,很多九江人都与小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在情感上就具备了合作的基础。”丁杰说。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穿行两地的公交车

“背靠庐山没有退路,面临长江,没有延伸的可能,对岸的小池镇,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雷祺说,九江的发展渐趋饱和,土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池面积有153.8平方公里,与之相邻的分路镇也有62平方公里,这些地方都是一马平川,开发小池口对九江也是一次机遇。”丁杰如此解读九江对小池的青睐。

融合之路

  在两地市民的眼中,小池获批经济特区,生活有什么改变不得而知。但横亘在两地之间的长江大桥收费站,他们却有发言权,通行一次12元,双向收费,无疑是摆在他们眼前最迫切的问题。
  
  每当夜幕已完全降临时。17路公交行驶在长江大桥上,里面座位坐得满满当当,桥的那一头是九江。桥上车来车往,借着桥上的路灯和行驶的车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车牌号小半为鄂小半为赣。两岸灯光投射在漆黑江面上,发出斑驳的暗光。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公交车上的乘客

一位40多岁的男乘客毛先生讲他此行的目的是,“给手机充个话费”。“充个话费还跨省?”我充满疑惑的提问,毛先生则显得有些不理解,在他看来,“一直都是这样,很平常吧。”
2.5元的跨省成本
  坐上一趟公交,花上2.5元钱,不过十分钟车程,从一个省“跨”到另外一个省,或去唱唱歌或去逛逛街……这样的生活在大多数人眼中还有点“不可思议”,但小池镇的居民们却早已习以为常。
  毛先生说,今年6月之前他一直都在九江打工,因为家里有事他回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号码我一直留着在,因为漫游小池不能充就来九江,顺便玩下。”他告诉我,很多小池人都是像他这样工作在九江住在小池。“几乎每一个小池人都可以在九江找到亲戚,在九江往上数三代,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来自黄梅县,其中又有很大一批是来自小池。”
  凭借着全国唯一的一条跨省公交,隔江相望的小池和九江被串联起来。因为地相近、音相近、习相随,小池与九江在文化、交通、经济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在两座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一个九江城,半城黄梅人”的说法。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夜幕九江

经济方面,九江市与小池的依赖和互补也非常明显,过去的交通只有一条黄金水道,小池的农副土特产品,必须通过九江才能中转,小池人民的生活用品,大多通过九江才能获取,而九江市民每天吃的新鲜果蔬和肉制品有80%来自小池。
  小池的安小姐算了一笔账,如果坐车去黄梅县,即使是走黄小高速(黄梅至小池),起码也要半个小时,路费则要12元,而如果选择去九江,坐上17路公交花2.5元,十多分钟的车程就能搞定,“又快又方便,而且公交终点就是九江的最繁华地段。”


  近年来,随着外出工作人员的增多,小池人坐火车或者飞机也大多会选择九江火车站和南昌机场,这无疑又拉近了两地间的距离。
  “如果坐5次飞机的话,应该有4次都是去南昌飞机场,只有一次去天河机场,就是南昌的票不好买的时候。”目前供职于小池一家大型企业的高层张小姐讲,从小池去天河机场开车需2.5小时,而去南昌机场仅需1.5个小时。
  早上七八点,人们从小池坐车赶往九江办事、工作,或转乘飞机、火车外出旅游。下午人们又陆续赶回,至深夜12时最后一班公交收班。逢年过节,两地居民投亲访友,客流量暴增,据九江市公交公司统计,在高峰时期,17路公交车一个月能输送人流量近30万人次。
  
  出租车司机盼望同城同价,“出省?没这种感觉。”四十多岁的九江的士司机刘先生几乎每天都做跨省生意,他称,没有跨省的概念,只是从江这边到江那边的距离,不过过江从不打表,而是60块钱一口价。刘先生介绍,自己是小池女婿,老婆就是小池镇人,岳父家隔小池一小不远,所以经常去小池,虽然是跨省婚姻,但并没觉得有什么不便。

  “最近几年小池变化很大,以前街道总是脏脏的,现在变得干净了,道路也宽敞不少。”刘先生注意到,最近小池镇街边商户的广告牌和跨街广告全部拆除了,可以预想到小池发展的力度和决心。
  从今年年初开始,刘先生的过江生意逐渐多了起来,除了小池和九江本地人,一些外地口音的商人和游客明显增多,刘先生介绍,从九江到庐山不过30公里,有时候他也跑这样的生意。
  如果打表,从九江到小池的士费是多少?刘先生说,目前九江的士5元起步价,打表的话整个行程不过30元。“由于过桥一次收费12元,因而的士基本不打表,60块钱一次,也没有讲价的余地。”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刘先生说,由于价格较高,因而很多人过江会拼的士。经常有乘客向刘先生“吐槽”,希望能打表,但刘先生也很为难,他希望九江和小池两地能尽快让的士同城同价。
  对于小池人来说,同样抱着这样的愿景,“有时候加班太晚,或者在这边玩得太晚,公交已经没有了,就只有让朋友开车过来接我了。”在九江步行街逛街的吕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九江上班,晚上因为要过江,再加上小池夜路难走,很多的士司机不愿去,或者坐地起价。如果遇到国庆、春节等节假日,要找到一辆去小池的的士更是难上加难。“如果以后真的能够同城同价,可以让价格更规范,双方来往肯定更频繁,说不定小池以后还能有自己的的士公司。”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两地人们交流的前世今生!

这次新冠疫情以来,九江也做了一些支援,正如条幅上写的“我居江南君江北,岂曰无衣战友情”,希望两地人民能真正的相互接关爱包容,共同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