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今日推荐影片——《密室逃生》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六个陌生人收到了神秘黑色盒子,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密室逃生游戏,第一个逃出的人能获得一万美金的奖励。但随着游戏进行,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而真正关乎生死……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类型的电影满满都是套路,但是只要做得够新鲜刺激,观众还是会愿意看的。《密室逃生》豆瓣评分7.2,对于小成本惊悚悬疑片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密室逃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过往惊悚恐怖类型片段的精巧融合,虽然有《电锯惊魂》室内逃脱的惊悚悬疑内核,但是少了血腥残暴的画面,对低幼年龄群体友好很多。《电锯惊魂》中,时间一到就人会被杀死,相比之下《密室逃生》还给了一丝人物生存喘息的空间。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电锯惊魂》

同样,《密室逃生》中也涉及到了日本影片《大逃杀》中自相残杀最后能活下来的才能离开的设定。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大逃杀》

这样的如动物般自相残杀的剧情出现较早的有威廉·戈尔丁《蝇王》,生存游戏设定的电影类似的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饥饿游戏》、《人类清除计划》等等。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饥饿游戏》

在游戏规则的背后,其实探讨的是人性的贪婪丑恶,群体性变态、文明倒退等社会问题的反思

电影在关卡设计上做到了全新的视效体验,甚至比一些3D电影更有浸入感。

而且这次的规则是没有退出、没有暂停、严格计时,从最开始轻松的玩游戏,而后意识到是残酷的生存游戏。

首先是人物角色设计上包括:内向的天才物理少女,战斗力爆表的女退役军人,事业有成的精英白领小黑哥,退休的煤矿工人,密室狂热迷小哥,杂货店打工小哥。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这样的六个人,你们觉得谁最后逃了出去?

另外,我认为做的最好的有三个关卡,“火炉”、“冰雪室外”“倒挂台球室”

1.火炉

在这个房间里,主角们需要逃出一个不断升温的“烤炉”房间。密闭空间中高温使周围的物体不断融化,而主角们要在充满了血一般燥热难耐的红色房间中找到各种线索,书堆里、墙角、任意一句话都含有重要信息。

要么被高温和喷火枪烤死,要么合作求得一线生机。选择才刚刚开始。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2. “冰雪室外”

虽然看起来像是室外,但其实也是室内制作出来的场景。利用极限低温的冰雪场景来考验耐力和毅力,在大脑供氧不足的情况之下,人会失去方向感,无法思考,逐渐失控。

六个人,只有一个防寒外套,如何抉择?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3. 倒挂台球室

这个倒立造型的台球室其实是一个悬挂在高处的隐形电梯,一定时间过去就会有一块地板掉下,落下去的人没有一线生机。角色在解谜的同时又要担心从高空坠落,真的是把惊悚悬疑的气质做到了极致。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作为悬疑惊悚片,《密室逃生》更大的亮点在于,它还进行了个人情感层面的关怀和深入挖掘了人性之恶,各个角度都结合的非常好。

就7个密室的设计来说,每一个都是针对6个参与者的弱点来设计的。每个人所害怕的,所忏悔的,所隐瞒的,最悲伤的、最深处的记忆和经历都被挖掘出来,再重新经历一遍。

电影《密室逃生》:心慌方+电锯惊魂+饥饿游戏

总的来说,这部小成本制作电影做到了很多几千万美元投资的特效大片所没能做到的,就是在提供了绝妙感官体验的同时,还探讨了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讨巧的借鉴融合了各个类型片的优点,算得上是一部佳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