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遇到陌生人羞於打招呼、在遊樂場總是無法快速結識其他小朋友,不少家長都很擔憂,家有“慢熱型”的娃,怎麼辦啊?其實,“慢熱”不是什麼缺點,而且也很容易改善,只要家長幫忙推上一把,孩子就能很順利跨過這一關。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什麼是“慢熱型”孩子?有哪些性格特點?

“性格慢熱”通常是指一個人個性較謹慎,遇事常常要經過仔細斟酌、思索後才能做出決定。孩子“慢熱”,不一定是缺點,“慢熱型”的孩子一般都具有這三個性格特徵。

1、來到新環境時需要較長時間適應,面對陌生人有些害羞

面對新鮮事物,大多數孩子都會興奮地東張西望,到處默默看看。可是“慢熱型”的孩子好像沒什麼好奇心,他們會顯得有些緊張甚至焦慮,緊緊拉著家長的手不鬆開,需要一點一點慢慢熟悉,很長時間後才會變得輕鬆自在。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2、學東西慢但是記得很牢,很念舊

性格慢熱,意味著學習一樣新的知識對孩子來說並不容易。不過,一旦掌握了一門新的知識,“慢熱型”的孩子會在其中感受到莫大的興趣,不會像性格活潑的孩子那樣很容易被新事物吸引注意力也因此會記得格外牢固。

很多小時候玩的玩具、見過的朋友,“慢熱”的孩子都能保持很長時間的熱情,顯得特別“戀舊”,也特別有人情味。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3、做事耐心、謹慎,但又常常拖拉

“慢熱”是因為在決策前總會考慮很久,方方面面都要設想到,所以這樣的孩子做事顯得很周全、很謹慎,也很注重細節。但是,在一件事情還沒開始前,卻又總是猶猶豫豫,拖很久還沒有動手

“慢熱”和其他性格特徵一樣,都是有好處也有劣勢,如果不希望孩子做事越來越拖拉、為人越來越害羞,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呢?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一、給孩子一個“適應期”

很多“慢熱型”孩子的家長,都會因為孩子不願意主動打招呼感到“沒面子”。面對這樣的情景,家長最好提前做一些準備,給孩子一個心理適應的時間。

例如,到訪別人家以前,可以向孩子介紹一下主人的稱呼、和家長的關係,還可以用做遊戲的方式“預演”一下拜訪的場景,縮短孩子的適應期。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二、通過共情,解除孩子內心的恐懼和壓力

在面對陌生場景時,孩子其實心裡是很害怕的,不知如何是好的茫然和擔心爸媽生氣的壓力,讓孩子更難開口。

“是不是不知道要做什麼?媽媽小時候也是這樣,沒關係的。”這時候,簡單的一句話,能讓孩子感到家長的理解和寬容,從而釋放內心的恐懼和壓力。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三、自己不給孩子貼標籤,也不允許別人給孩子貼標籤

“慢熱”的孩子,最怕別人說自己慢熱、害羞、不大方。心理學上的“翁格瑪麗效應”充分說明,一旦給孩子某種心理暗示,孩子就會越來越傾向這個方向發展,“貼標籤”不但不能促進孩子改善,反而會有反作用。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四、孩子走出第一步,父母要給予肯定

當家長堅持前三個步驟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孩子慢慢有了變化,對陌生人不那麼防備了,有時候還會在家長的幫助下給出回應。這個時候,父母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讓孩子在改變中獲得成就感,繼續進步。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親子教育專家陳禾曾說,“慢熱”並非缺陷,堅持幫助孩子發展求知的熱情,時間長了就會改善。所以,家長們不必太擔心,教育貴在堅持。錦春家的女兒,就是一個特別慢熱的女孩,為了能讓孩子打開心裡的那扇門,我不僅要注重自己平時的行為,給孩子讀一些正能量的故事也不可缺少!我要增強女兒的自信心,讓女兒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慢熱的人,如果有足夠的自信,在社交中也能更適應!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除此之外,為了讓女兒認識到朋友的重要性,我還會給女兒讀一些童話作為睡前故事,讓女兒在童話故事中理解友誼的意義,瞭解朋友的重要性,瞭解如何與別人相處和溝通!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不僅要有愛,還要有耐心,有方法!

面對“慢熱型”孩子,家長不妨“推一把”,幫娃打開心裡那扇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