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集合競價”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建議每個週末讀十遍

交易之路,本是場學習之路,對每個人而言,失敗幾乎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市場上,你就得把自己的頻率改變,卻追隨市場。很少人天生就是屬於市場,所以要成功,你一定得改變!改變過去所有錯誤的觀念與習性,並不斷將正確的行為練習到成為你的習慣,情緒會讓人追漲殺跌,所以得去控制它。人性不願意讓人輕易認賠實現損失,所以,你得習慣認賠的感覺,人性也不願意讓人將現有利潤放棄拿來加碼,所以,得克服此處短視近利的想法,在市場上做正確的事,幾乎都會帶來痛苦,人們的選擇必定是遠離痛苦,遠離痛苦卻也遠離了成功,所以,也註定成功者一定是少數,反省也會帶來痛苦,因為,如此等於是自己承認過去的你是失敗的,所以人們會不斷犯同樣的錯誤。

財富的積累是緩慢的艱辛的,失去卻是容易的,也許就在一夜之間。“紙上的利潤”一天不兌現,它就是虛擬的,就有蒸發的可能。要捂緊錢袋子,把資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忘記了,上市公司及機構券商正虎視眈眈地窺視著它呢!作為投資者個人,我們不能決定市場的走勢,但是,卻能決定自己的行為。寧可錯過,不要做錯。冬天時想到春天,夏天時別忘了冬天。未雨綢繆,才能應對隨時到來的各種危機。

股票投資既複雜又簡單。說它複雜,是因為股市的參與者眾多,涉及的領域廣泛,充滿了不確定性,沒有誰能戰勝它。股市濃縮人生,要想在這裡成功,必須用心去悟,用錢去換,用時間去熬。說它簡單,把握住自己,就能成功。當然,這種簡單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簡單,而是“從有形到無形”、“從有法到無法”的“大道至簡”。

總之,一個人投資時,如果能將複雜的事弄得簡單,同時,又長期地把簡單的事做好,那麼,他就有資格在這個市場待下去了。

終於有人把“集合競價”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建議每個週末讀十遍



股市的贏家,就是人生的贏家,人生的輸家,在股市無法成為贏家。股市的成敗關乎品行的成敗

每一個想要投身於金融行業的投資者,都必須首先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點,完善自己的品性,才能在金融行業持久穩定地獲利。股票投資的成功是對完美人性的最高獎勵。

股票投資是一項你不真正參與時相對簡單,但是你一旦參與其中就相當複雜的金錢遊戲。如果你想長久地生存、持續地獲利,你就必須完全弄懂股票的本質,真正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那麼金融市場就是你的提款機,否則就是吃錢的老虎機。

絕大多數人做股票是沒有多大前途的,因為這種魔鬼技能太簡單了,簡單到大多數人都視而不見的地步。股票投資是一種原始的低層次的世界,人類總是用高級的眼光來看待低層次的世界。將無比簡單的東西無限複雜化。這就是絕大多數人最終不能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不要總期望著要每一次都盈利,而是完全按照一套優秀的交易系統緊緊地跟隨市場趨勢,用不斷的小額虧損去測試和捕捉大行情。只要你有勇氣並且不斷地重複上述操作,你就一定能夠戰勝市場,積累財富。這就是股票的本質。

交易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的試錯過程,以較小的虧損換取較大的盈利。股票就是一種嚴格控制虧損比例,並緊緊地跟隨市場走勢,用不斷的小額虧損去測試和捕捉大行情的操作管理。

回顧以往的交易,虧損的發生絕大多數都是週期混亂、不按交易系統操作、大週期的下單點過早所導致的。所以只要固定週期,完全按照交易系統進行操作,只操作M120以內的週期,交易的虧損是不可能發生的。

交易系統設計的要點就是簡單清晰,信號只有,複雜的系統是根本不實用的。在高手眼中,即使是簡單的均線指標,同樣可以盈利。只要你完全跟隨均線操作,並在交易中嚴格控制盈虧比,做到盈虧比為3:1或者更大,用不斷的小額虧損去測試和捕捉大行情。在投資高手手中,即使是正確率小於50%的系統,照樣賺大錢。

但問題是,即使很多人知道了這個秘密後,卻仍然賺不到錢,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的天性:恐懼、貪婪、自作聰明和急功近利。

投機就像山嶽一樣古老,所有市場上的股票品種K線走勢都相差不大,因為K線走勢的背後是一個一個獨立操作的投資者,千百年來,人性沒有變,K線的走勢也不會變。

所有的股票品種,都是趨勢行情佔大約30%,而橫盤震盪佔約70%,這就必然導致趨勢型指標在行情橫盤震盪時產生大量的連續虧損,此後,才能抓住一波大的趨勢行情。但人的天性總是在系統出現不斷虧損時感到恐懼,並且由於恐懼不敢緊緊跟隨系統信號操作,甚至開始懷疑交易系統,終止交易。

有的投資者總覺得這樣的賺錢方法太慢,總希望尋找一個更好更快的賺錢方法,就像猴子掰苞米,找到一個放棄一個,他們一輩子都在這種尋找中度過;——貪婪!還有的——自作聰明!

對於一個已經驗證成功的交易系統,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放棄自我,完全按照系統信號進行交易,才能取得最大收益!所以,完全按照同一個指標(同一個時間週期),在設定合理的盈虧比的情況下,不要錯過任何一個信號,用小額的虧損去測試捕捉大行情,這也是股票投資成功的秘密!

股票讓人難以捉摸的地方就在於:不確定性。股票交易的密碼就在於: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相對的穩定性。波動充滿了偶然性,但波動區間卻相對穩定。

波動區間不容易被突破,一旦真正突破,往往意味著趨勢的形成。

波動變幻莫測,但趨勢卻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趨勢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一旦改變就不容易再改變。

不確定的、充滿偶然性的表象背後有著相對的穩定性存在。如果在不確定性上折騰,內心就會隨著價格的波動時時刻刻被煎熬著,只有有了相對的穩定性,操作才能變得輕鬆一些

股票交易無非開倉、平倉、止盈、止損,無非順勢而為,無非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而且要想真正認識到難點所在並非一朝一夕所能。


很多散戶股民不重視集合競價,甚至都沒參與過,集合競價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我們先了解一下規則。

時間:

早盤9:15——9:25;

尾盤14:57——15:00

早盤的十分鐘集合競價是非常關鍵的,其中的信息量非常大。首先9:15到——9:20這段時間是可以撤單的,9:20開始就不能撤單了,所以9:19的時候會有很多大單撤單,這裡面就有大量文章可做。

掛單往往都預示著主力想製造個高價或低價的感覺,撤掉則意味著主力根本沒想真正做此時操作,所以早上9:20之前大幅高開但撤單的股票,往往當日走勢不會太好;大幅低開但撤單的股票反而往往表現會比較好。

但9:20——9:25和尾盤的三分鐘集合競價就是用真金白銀決鬥出來的結果了,是不能撤單的,所以這些時候才能反應一隻股票真正的動態。有些股票在9:20之後價格逐漸回落,這也不是太好的事,但高開幅度較大的股票如果前一天漲停,則當日漲停概率也是較大的,所以集合競價買股是打漲停板的最好方法。

如果您誠心想在集合競價買股票,請直接掛漲停板的價格買股。因為集合競價的規則是價格第一優先,時間第二優先的撮合成交,買單從高往低成交;賣單從低往高成交,撮合出的開盤價則是所有的集合競價成交籌碼的成交價,高於開盤價的買盤和低於成交價的賣盤都會被撮合成交,以成交價掛單的買賣雙方一定有一方是全部成交的。低於開盤價的買單和高於開盤價的賣單都不會被成交。

所以你即使掛漲停價買,最終的成交價也是開盤價。

最後梳理一下關於集合競價的重要知識點:

第一,集合競價在9:20之前高開很多但撤單的,尤其是量很大的,通常不是好事;集合競價在9:20之後價格逐漸下跌的,跌幅較大也不太好,尤其是9:24最後一分鐘殺跌;

第二,集合競價未成交的掛單在開盤後會繼續掛單,可以撤單;

第三,集合競價時的分時走勢上躥下跳,往往該股的當日的走勢往往不會太好;

第四,集合競價正常低開不見得是壞事,主力洗盤或吸貨的時候,有時會故意打壓股價,降低吸貨成本,低開反而容易走高,高開往往容易回落;

第五,前期大漲過一波的股票在集合競價的時候有大量賣單,而且在9:20後價格逐級下跌的,應該掛跌停板價格賣出;

第六,集合競價做多量能穩定放大,最後一分鐘快速拉高,個股又處於上升通道,這個時候應該掛漲停價追進去。

次日競價需要觀察什麼?

集合競價主要關注成交量、高開幅度和競價分時;盤中觀察量能是否放大、分時形態以及市場承接。

這裡競價分兩種情況考慮:

1、成交量

集合競價成交量放大到和首板漲停爆量相同最佳,如果放大到2/3也可以,最差也要放量到一半,如果縮量就沒有參與價值。一定要爆量,就是看漲停瞬間分時成交量柱的高低。

2、高開幅度和分時

高開幅度主要兩個方面,開到3%-5%,或7%-9%有一定價值,競價開到6%左右是雞肋,既不如高開7%-9%證明了強度,也不如高開3%-5%位置相對安全。

終於有人把“集合競價”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建議每個週末讀十遍

(1)高開3%-5%

一個漲停的溢價高開到這個區間並不出奇,說明人氣一般。成交量至少要放到一板當天漲停爆量的一半,否則沒有價值,競價承接太低容易開板被砸。

競價分時常見兩種。第一種是重心逐漸下移,不佳;第二種重心平穩,最佳。對應的案例有銀江股份和中房地產,兩者競價均放量,但分時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終於有人把“集合競價”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建議每個週末讀十遍

(2)高開7%-9%

高開到這個區間,說明市場承接好,資金認可度高,開到這個區間需要放量,至少要放到首板當天漲停爆量的2/3以上,放大到一倍以上最好。

競價分時常見兩種,第一種臨近競價結束小幅下砸,最佳,第二種臨近競價結束,資金搶籌,偏中性。

終於有人把“集合競價”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建議每個週末讀十遍

第一種分時,要注意最後一秒鐘下砸幅度,振幅不要超過3%,最後一筆如果導致股價從漲停到+6%,就不太好了。

第二種分時主要從市場強弱以及板塊是否存在分歧判斷。市場強勢,這種搶籌手法,當天很容易封穩,如果市場偏弱,很容易被砸廢。

如果首板存在分歧,龍頭股次日競價搶籌容易將板塊從分歧帶到一致,這是好事。但如果首板當天板塊已經足夠強勢,說明分歧較低,那次日最佳競價分時應該是第一種漲停附近開,但如果是第二種,就說明市場認可度不高了,那參與價值也不大。這裡是個反證法。

終於有人把“集合競價”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建議每個週末讀十遍



暴賺-爆虧的循環

大部分交易者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認輸或找到成功的真正方法。同時,一些交易者盡力得到更多的時間以加入所謂的“暴發與虧損的循環”。

過度興奮和自毀是兩種有力的心理力量,對你有極大的消極影響。但是,只有你開始賺錢或持續一致性地賺錢時,這兩種力量才出現,這是大問題。當你賺錢的時候,你很少去想可能的問題,尤其是過度興奮這樣的事還感覺不錯。過度興奮的一個原始特點就是它製造了超級自信,任何犯錯的可能都變得不可思議。相反,自毀來自於交易者認為應該賺錢或應該贏的很多衝突中。

當你賺錢的時候,你更容易受犯錯、過度交易、倉位過大、違反原則或像沒有任何謹慎的限制必要那樣交易的影響。你甚至會極端地以為自己就是市場。然而,市場很少會同意,當它不同意時,你就受傷了。虧損和精神痛苦一般都是嚴重的。你體驗了輝煌,然後就是無法避免的破壞。

如果根據交易者的結果來區分他們,我願意把他們分為三組。

最小的一組,恐怕還不到交易者的10%,是持續一致的贏家。他們的資金曲線穩步上漲,而虧損則相對很小。他們體驗的虧損是正常的虧損,任何交易方法或系統都會產生的。他們不但知道如何賺錢,他們永遠不受導致“暴發和虧損”循環的心理力量的影響。

第二組人佔活躍交易者的30%——40%,他們是持續的輸家。他們的資金曲線就是持續一致性贏家資金曲線的對照,不過是反的——很多虧損的交易,偶爾會有賺錢的交易。不管他們交易生涯有多久,他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他們要麼是對交易的本性有幻想,要麼是對一種不可能賺錢的方法上癮了。

最大的一組,剩下來的40%——50%的活躍交易者,他們是“先暴發後虧損者”。他們學會了如何賺錢,但他們不知道整體交易還包括如何保住利潤。結果他們的資金曲線看起來像典型的過山車,漂亮穩步的上漲突然變成了陡峭的下跌,然後又是一個漂亮穩步的上漲突然變成了又一個陡峭的下跌。這樣的過山車一直在循環。

在過度自信或過度興奮狀態下,因為過度興奮讓你相信絕對不會出錯,所以你不能看見風險。如果不會出錯,那麼就沒有必要用原則或限制來規範你的行為。所以建立一個超大倉位不但有吸引力,而且還有趣。

然而,一旦你建立了超大倉位,你就有危險了。倉位越大,價格的波動對資金的衝擊也就越大。如果你堅信市場如你所願,同時又建立了超大倉位,那麼當市場往不利的方向跳動一個基點,就會讓你“驚呆”,不知所措。

如果你在暴發和虧損的循環中,記住:如果你因為犯錯或輕率而虧損的交易,現在重新交易,你會有多少錢?根據這個結果重新計算你的資金曲線,現在資金曲線會是什麼樣子?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成為持續一致的贏家。現在再想想,如果虧損,你會怎麼反應。你會承擔所有責任嗎?你會盡量去改變自己的觀點、態度或行為嗎?你會觀察市場並思考如何防止同樣的事再次發生嗎?顯然,市場和你的輕率無關,和你內部衝突而犯錯也無關。

形成贏家態度是成功的關鍵。

很多交易者的問題是,他們要麼不知道,卻以為自己有了贏家態度,要麼希望市場幫他們形成贏家態度。市場是不會為你做的,我想盡量強調,如果你沒有贏家態度,那麼沒有任何市場分析會彌補你沒有贏家態度。市場可以給你一些贏利的交易優勢,但如果你沒有贏家態度,優勢不會讓你成為持續一致的贏家。

如果你想把你的市場體驗從痛苦變成自信,如果你想把你的資金曲線從反覆無常變成穩步上漲,第一步就是承擔責任,不要期待市場會給你什麼或做什麼。如果你從這點開始努力,市場再也不會是你的敵人。如果你停止和市場鬥,這意味著不再和市場鬥,你會吃驚地發現你很快就知道自己要學什麼,你學的是多麼快。承擔責任是贏家態度的基石。


控得住風險,抓得住機會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一句老掉牙的股市名言估計大家再熟悉不過。沒錯,交易做的越久,就越能明白風險控制的意義。風控做不好,翻幾倍最終都會是一場空,大賺大虧到頭來失去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寶貴的時光,甚至終生的遺憾。控得住風險就能成功了嗎?當然不會。只有在做好風控的前提下,並勇於捕捉足夠的機會,才能真正成就交易。

控制風險,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各種措施或方法,達到迴避或減小風險的目的。交易中,風險控制的具體操作就是隻持有正確的倉位。這裡的正確包含兩層含義:一必須是盈利的,二必須是符合預期判斷的,或者是超預期的。

首先對於沒有盈利的持倉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儘快處理,尤其當日臨近收盤,則需立即清理,一定要讓自己牢牢掌握風險控制的主動權,絕不要把風險交給市場去處理。其次,對於雖有盈利卻不符合預期的倉位,同樣屬於不正確的倉位,同樣需要儘快的處理掉,而非等到被市場證明錯誤從而被動的觸發止損。通常當市場證明你不再正確時(可能有盈利,但已經不符預期),就要準備清理掉倉位。

設置止損並非是為了等到觸發,只是在給最初的倉位留下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走出預期或超預期的行情,如果給出了比如一刻鐘的時間,仍然不能朝預期走勢發展,則要立即警惕起來,不論是否虧損、即便沒有觸發止損先做清倉處理。

所以在交易前就要考慮到所有可能性,並找到應對之策,不要過多的期望自己是正確的,甚至以聰明者自居,而是要更多的考慮錯了怎麼辦,從底線思維出發!在整個交易個過程中,一定要留意自己的意識,千萬不要迷失,而是要時時刻刻控制自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如果交易中無法自主,那註定是失敗者,遺憾的是,很多交易者都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捕捉機會,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風險降低到最小的空間內,進而去捕捉最大的利潤。即以最小的成本付出博取自己想要的機會。捕捉機會的關鍵在於努力掌握一套能捕捉到市場中優質機會的交易方法。有了方法,就要學會空倉等待自己的交易機會,而不是靠長時間持倉等待市場的恩賜。

長時間持倉等待虧損變盈利的做法務必拋棄,終有一天虧損會把你趕出市場,原因在於:交易者沒有任何方法的隨意入場,才有了盈虧來回拉鋸的情形,以致常常陷入被動的局面;即使方向選擇對了,由於在真正的交易時機未到來之前,價格上下大幅的波動也會把你掃地出門,當然還有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交易不僅要判斷方向,還要選擇交易時機,做好資金管理等等。學會空倉,是為了交易機會出現時的速戰速決,以及機會延伸時的盈利持有,而非漫無目的的被市場來回愚弄。

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交易者自己,要清醒地明白什麼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問題!市場環境縱然無法控制,就只能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意識,控制自己的行動!

做好交易要做到:控得住風險,抓得住機會!


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雪琳論股(y600438)每日圈子更新熱點板塊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分享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