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道教史》《道教簡史》《道教概論》《左道》。

說完世界三大宗教,我們來說說道教。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廣泛吸收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香港林正英的殭屍片以及蜀山武俠片,至今仍然是70、80、90後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網絡上的修仙玄幻小說,也與道教有關。魯迅先生甚至認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南朝梁劉勰《滅惑論》說道教是"上標老子,次述神仙,下襲張陵。"道教從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立,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來的歷史,若從西漢成帝時太平道算起,則道教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道與儒、釋鼎立,世稱三教

萬志英在《左道》

(一個關於五通神信仰的起源、發展,以及中國宗教中的邪魔外道的精彩故事)一書中提到,中國宗教信仰和實踐的歷史過程呈現兩種基本傾向,一方面是佞神和驅邪,另一方面是相信宇宙中道德平衡的作用,這兩種基本傾向總是處於緊張狀態之中,並且兩者都受到邪魔力量,即具有邪惡本性的神祇和精靈的侵擾。這兩種根本傾向對中國宗教文化產生了持久影響。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為多神崇拜,其神仙體系也是異常繁雜,這個我們後面再細說。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時期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

張道陵辭官後,修道於鶴鳴山和龍虎山。張道陵得道時,太上老君授於他正一盟威之道,並授諸品經籙、斬邪劍及玉印。張道陵在古代傳統的神仙信仰基礎上,結合了道家的黃老思想學說,創立了

五斗米道,即道教的前身。

道教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與佛教一樣,都產生了眾多派別,其中最聞名的是王重陽在老莊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將丹派與道派合二為一,開創了道教的一種全新的派別——全真道。自此,道教主要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系

全真道就是修煉內丹的一派,他們的基本功就是要人做到槁木和死灰的模樣。馬鈺在《金玉集》說到:"湛湛成恍惚,澄澄生杳冥。死灰比我心,槁木類我形。"馬鈺是"全真七子"的首席人物,道號丹陽子。"全真七子"在歷史上真有其人,都是王重陽的弟子。

宋末元初,全真派隱仙張三丰強調"三教歸一",提出了築基修性、還丹修命的內丹學。張三丰為武當派開山祖師,也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主張"

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元朝前期,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真人以74歲的高齡,自山東崑崙山西遊35000裡,在中亞機遇成吉思汗,成就"一言止殺"的歷史性創舉,被成吉思汗尊稱為"神仙",拜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

北魏太武帝時期,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認的的天師——寇謙之,以去除"三張偽法"(張陵、張衡、張魯)和禮教為原則對北朝道教進行改造,推動道教成為北魏國教。

南朝宋文帝時期,上清派傳人陸修靜吸收儒家、佛教儀式對南天師道進行改造。陸修靜的《三洞經書目錄》為道教經典的編纂創立了三洞、四輔、十二部的體例和原則。寇謙之和陸修靜的改革,使道教教規教戒、齋醮儀範基本定型,各種規章制度全面系統。

道教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道士們突然發現自己面對一個強大的敵人——佛教。前面我們聊到佛教的時候說過(請關注回看),佛教有橫三世佛,豎三世佛,還有過去七佛,三劫各一千佛……道士一看這不行啊,道教主神就

太上老君孤零零一人,要拉點幫手才行。道教於是走上了創造新神的道路,著名道士陶弘景(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閃亮登場。

陶弘景作《真靈位業圖》,是第一個較為系統的道教神譜。神譜中,陶弘景將神仙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設一中位,有一個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設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諸神。各等級除了中位主神外,還有左右諸位神仙,數量各不相等。整個神普算下來,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諸多仙真,大約3000名。神譜中各色各樣的人物都有,有的與道教關係不大,比如把孔子也拉進神譜,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萬籟聲大師在《武術匯宗》提到:老子一氣化三清,三清指三山,故出三聖人,是以中天終南山出老子,西方熊耳山出如來,東方太行山出孔夫子也! 老子一氣化三清的原型,是春秋戰國之前的老子化胡為佛。佛教徒一看,那還了得,針對道教的三清,趕緊搞了個三寶佛壓壓驚,這個我在佛教篇有提過。

道教最高神靈叫"三清",分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三清三位一體,是"道"的化身。《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元始天尊象徵"天地未形,萬物未生"的"無極"狀態;靈寶天尊象徵"混沌始判,陰陽初分"的"太極"狀態;道德天尊(亦稱為"太上老君")象徵"衝氣為和,萬物化生"的"沖和"狀態。老子被唐王朝尊封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是道德天尊的第十八個化身。三清神的出現,標誌著道教神仙譜系的最終定型,可見道教的世界,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神仙世界。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唐王朝奉道教為國教,唐高祖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寇謙之對道教的改革未完成與徹底,到了唐玄宗時期已經基本完成,道教至此發展到全盛。盛唐高道輩出,孫思邈的《千金方》推動了醫藥學的發展;李淳風的《乙巳佔》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成玄英、李榮和王玄覽的重玄學說發展了道教理論建設;茅山派宗師司馬承禎、吳筠、杜光庭的《坐忘論》《天隱子》《玄綱論》等提出的修煉方法成為內丹學先驅,道教學者對教義、修煉、齋醮及科學技術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道教發展到了明朝,開始大面積世俗化和民間化。陸西星、伍守陽發展了內丹學說,使丹道修煉走向民間。羅夢鴻融通佛道創立羅教(無為教),提出"無生老母,真空家鄉"。明朝道教的神仙信仰、倫理道德、科儀方術開始深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供奉老君、玉帝、真武、三官、文昌、關帝、娘娘、城隍、土地等神仙的宮觀祠廟日益興盛。

中國人非常世俗,經常想的不是死後如何,而是活著的時候如何延年益壽。道教的出現,恰好滿足了中國人的這個願望,道教追求身體不朽,

用否定死亡來解決生死問題,用身體不朽來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我們今天的各種養生之道,其實就是這種觀念的延續。

翻開中國的歷史看看,可以發現歷朝歷代都有皇帝想要萬歲萬萬歲,想要壽與天齊。比如,秦始皇派徐福求仙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聽過。徐福是一個方士,帶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去尋找蓬萊仙境,為秦始皇採集長生不死藥。傳說徐福後來到了現在的日本,成為日本的始祖,日本的傳統宗教就叫神道教。秦始皇身邊的方士都說自己可以煉不死仙丹,後來秦始皇發現他們都是騙子,一怒之下將這些方士都活埋了。"焚書坑儒"其實坑的大部分是方士,儒生只是被殃及的池魚。

為了修煉丹藥,研究長生術,直接催生了鍊金術士這一群體,他們成為了中國古代科學探索的先驅,還意外發明瞭火藥。西晉葛洪是集大成者,把長生技術分內修和外養,內修包括修煉肉體、冥想等,外養主要就是煉丹。

魏晉南北朝時期,煉丹甚至成為了社會潮流,一波清談人士聚在一起,喝酒嗑藥猛如虎,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浪漫的一個群體——

竹林七賢

上至君王、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都相信有一種靈丹妙藥可以讓人飛昇成仙。帝皇尤其迷戀丹藥,除了前面說到的秦始皇,後來的唐太宗、嘉靖皇帝、雍正皇帝等千古明君,都因吃了道士煉的仙丹,中毒而亡(重金屬中毒)。

道教還有一種追求肉體不朽的技術,叫內丹修煉。內丹是什麼鬼?道教是這麼說的:把人的身體想象為一隻煉丹的鼎爐,精氣神就是煉製丹藥的材料,通過各種方法,產生純陽之氣。修煉純陽之氣到極致,就是內丹體系裡所謂的金丹。修仙小說、武俠小說的九陽神功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有道家純陽真氣的護持啊。

未完,請看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