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义务教育也要“精准扶贫”

通讯员 陶祥飞

“未来几年,我们将大力推进教育理念、制度、方法、治理的现代化,力争打造中华名校6所,全市一流校园10所,实现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初中教育跨越赶超。”3月20日,渝中区政协组织调研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教委主任唐点权向委员们详细阐述了该区“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打算。

渝中区:义务教育也要“精准扶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对渝中而言,教育领域的“精准扶贫”就是要破解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过去3年,我区教育财政投入达到了50.38亿元,年度教育经费接近全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唐点权介绍,该区特殊教育生经费均按照5倍拨付,实现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年均免费接收随迁子女1.4万余人,占在校学生35.41%,率先实施高中阶段学生免学费办法,年均投入1600余万元,惠及普通高中生7000多名,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

除了强化经费保障外,能否就近入学也是老百姓关心的大问题。2019年渝中区投入2.36亿元,完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区内小学、初中服务半径分别控制在0.5公里和1公里以内。渝中区后续还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8所,保障中、东、西部每个街道拥有公办中小学数量分别达到15所、18所、11所,以满足居民就近入学的需求。

“渝中区基础教育发展较好,但是要做到优质均衡发展,关键还是要进一步合理优化师资配置。”区政协副主席戴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骨干教师主要集中在优质学校,全区名优教师、校长交流比较困难,且小学和初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女教师占比接近70%。”

区政协委员丁红娟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加快骨干教师培养步伐,适当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形成老中青有序衔接的教育人才梯队。

针对义务教育学校男教师较少的问题,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王家荣认为根子还在教师的待遇问题上,“要真正落实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这一标准,加强绩效工资总量统筹使用,增强分配活力,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加大优秀教师、校长的奖励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针对委员们的关切点,渝中区教委回应,2020年将在该区创设名师工作室25个,市教学专家工作室1个,市名校长工作室3个,争取到年底市区级名优教师比例超过22%,让名优教师在质量和数量上保持全市领先。同时利用集团化办学改革这一契机,通过“以强带弱”的方法,重点帮扶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尽快缩小校际差距,逐步实现资源共分享、教师同成长、质量齐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