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擺脫抑鬱,和來自原生家庭的自卑?

小胖白


分兩個問題回答:

1、怎樣擺脫抑鬱 首先要分清楚你是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如果是抑鬱情緒,比如一些有抑鬱氣質的人,遇到事情以後,往往會產生悲觀消極的負面情緒,高興不起來,悶悶不樂,就屬於抑鬱情緒。抑鬱情緒是一種心理狀態,心理問題。從嚴重程度方面看一般都不十分嚴重,對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沒有大的影響,可以正常人際交往。一般都是就事論事,事情過去了,問題解決了,抑鬱情緒就會好轉,不會出現明顯的擴大化或者泛化表現。抑鬱情緒持續的時間往往是小於2周。擺脫這樣的抑鬱情緒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可以心理諮詢或者心理疏導。自己也可以加強鍛鍊,改變自己內在或者外在的調整能力。還有就是找朋友,家人傾訴,得到他們的支持。抑鬱情緒就會慢慢的好起來的。第二種情況比抑鬱情緒嚴重,就是抑鬱症。抑鬱症是一種疾病,和抑鬱情緒有相同的部分 比如都會有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的感受,但是抑鬱症還會有很多其他的症狀,比如愉快感,興趣缺乏,思維遲鈍,容易發火,精力不足,失眠,消瘦等等症狀。而且嚴重程度方面對個人的工作生活學習會造成極大的損害。症狀的持續時間比抑鬱情緒要長,一般都大於兩週。抑鬱症需要正規的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效果較好。

2、來自原生家庭的自卑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心理狀態,不是疾病,這種感覺或者心理狀態和抑鬱情緒類似,但又不僅僅侷限於抑鬱情緒,還會有自信心不足,膽小,謹慎,自我評價偏低,不能夠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優勢,盲目擴大自己的不足。原生家庭類型比如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社會弱勢家庭出來的孩子容易有這種感覺。建議積極調整心態,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和社會效能,尋求周圍人的贊同和支持。在內心深處要意識到自己是和其他人平等的,自己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 。努力學習和工作會給自己帶來信心和安全感。做心理諮詢也是可以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不能因為原生家庭的弱勢,缺陷產生過度的自卑和抑鬱情緒。否則久而久之,抑鬱症就不可避免的出現。要積極向上,努力改變,提高自己。或者尋求外界的幫助和支持。



抑鬱如風


突破心理的擔憂與障礙,換個想法換個觀見,你的人生將看到的不同。○是人類邊想邊做的生理習慣,造成大腦想個不停的嗎?

○現在很多人會有邊想邊做和默讀的生理習慣!當人類的邊想邊做養成一種生理意識以後,以後你做事,不自覺的就會隨你的生理意識去做事,比如,你看電子書有默讀的生理意識,那麼以後,你一看文字就會默讀,因為人類的生理意識,會不自覺的帶著你去這樣認知文字,還有邊想邊打字的生理習慣。

○那麼人的大腦使用想的情況會多,使用想的時間也會長,那麼會出現想帶來的負面影響嗎?

○比如,人類的想,給人類帶來了智慧,帶來了科技,這是想的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有哪些?比如:精神病人一想事就自言自語,一幻想好好笑的事情就不自覺的發笑。還有人在想事時,有人叫你一聲兩聲,你沒聽到,第三聲你聽到了,你會給朋友說,不好意思我在想事,剛才沒聽到。這些現象證明想是有負面影響的,

○想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證明,同樣是用想,造成大腦的情況和結果不一樣。比如,小時候你用想認知學習很聰明很機靈,上大學,用想認知時間長,反而有學傻、學呆、學腦迷的人。人的大腦可以單獨思考,生活之中有些人,有受想行識的生理習慣,一遇事流進心中,大腦就想個不停,他也不想想,可就是控制不住,因為大腦不自覺的會想心中蕩起的傷心往事,因為想養成了生理習慣,不自覺的就會轉動,因為想可以單獨使用,這也是為什麼焦慮抑鬱的人,為什麼老是想事的,物理原因,也是人類造成腦迷的其中一種原因。

○那麼人用想認知事物和不用想認知事物有什麼不同點呢?

○請在現實當中驗證 以下現象!!!

○1、請問你在默讀時,能夠看見眼前文字顏色嗎?

○2、你在看見字體顏色的同時,你正在用想默讀嗎,想停下來的嗎?

○3、你在邊想邊打字時,能夠看見文字顏色嗎?

○4、當你看著(看見)眼前字母顏色,同時去打字時,你用想了嗎,你的邊想邊做生理習慣可以慢慢 改掉嗎?

○5、你看反應遲鈍動作緩慢的精神病人,你問他們,你是邊想邊做事時嗎?比如:想怎麼切菜,邊做嗎?你問他們邊想著切菜,你看見眼前物體的顏色嗎?比如:菜的顏色、菜板的顏色?

○當人的眼睛看見眼前畫面(物體)顏色時,想會停下來。那麼當你想事時,就可以看顏色把想停下來,發現一次想事,看一次顏色,把想停下來一次,像改掉自己的壞毛病一樣,發現一次改正一次,但是需要時間改變受想行識的生理意識,大約3年9個多月。同樣也可利用顏色,因為你看著物體顏色,去認知做事時,你的想沒有使用。看著眼前的顏色去行動,來改變默讀 邊想邊做等受想行動的生理習慣。

○這只是想的負面影響造成的腦迷,後世之人不一定也是想,造成的腦迷,因為造成腦迷的原因很多,

平時調解情緒的小方法:

每個人都有情緒,都有感情的舒發,隨心而生,走正確的路,在人生當中懂得釋放什麼?控制產生更壞的現像與結果產生(比如:控制失控沒感覺,控制達到某種極限,不自覺的在某種現像下,暴怒,心中怒火又再次燃燒起來,肚中那種灼熱,真的很煎熬)。

身體的調解:

1、定住身體不動,看著顏色

2、定住肚臍不動,腹部拉直

3、扣緊牙門

4、身正

5、調息 看著顏色調息 通過鼻子調息

也可默讀調息,默讀調息允許超過10,以 免養成生理習慣,大腦受想行識的行為還是停不下來。

6、通過做什麼轉移注意力,隨著顏色去做事,隨著快樂去做事

7、平時保持身正 腹部拉直 牙門扣緊

轉發 [送心]救助更多的人


覺悟心理


抑鬱是一種情緒低落的表現,是一種外人能看出卻不能介入的心理活動。自卑和自傲或者孤獨,還有更年期,我認為都有可能引起抑鬱。

常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哎呀我好像得了抑鬱症了,所以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怎樣擺脫抑鬱呢?日常工作,學習,社會交往,家庭成員相處,都是我們接觸別人的機會,都能讓我們逐漸擺脫抑鬱。

假如一個抑鬱的人天生性格內向,我倒覺得有幾個非常好的方式,第一那就是聽音樂,聽音樂既不需要說話,溝通,也不吵鬧,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啊,像我們的民族歌曲都是純正的正能量,一聽心情就會好了,就能讓你走出低迷。第二呢看書,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知識還會抑鬱嗎?[玫瑰]第三呢吃東西,大腦皮層興奮了,抑鬱就會降低,我經常在不開心的時候買買買,吃吃吃,果然心情會好很多。解決方法還有很多。

有些原生態家庭,比如單親,比如父母在周邊口碑不好的等等,會給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自卑。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自我調整,小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懂,長大了多看正能量的書籍,多接觸快樂的人,也可以學習心理類知識,讓自己充實而忙碌,懂得改變,走出心理陰影和困境。擺脫抑鬱呢,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歷程,只要去想好的,積極的,快樂的,擺脫它也能勝利在望的。

不知道我說的這些有沒有幫助到身邊的您呢?


我是湖北吖


首先我們是不可能完全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創建新的人生經驗,和新的依戀關係來減低原生家庭的影響。雖然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的過去,但是卻不能束縛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承認我們的童年發生了不幸,承認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侷限性,承認我們對原生家庭的恨、愛、憤怒、羞愧、傷痛、挫敗等情感,是降低原生家庭對我們負面影響的第一步。人不可能自欺欺人地過一輩子,正視過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幫助我們迴歸現在和展望未來。

學會自己撫育(mothering)自己。既然我們的原生家庭沒有能力撫育我們,我們就應該自己承擔起照顧、安撫自己的工作。用我們希望父母對我們的方式,跟自己相處。允許自己為應得卻從沒有得到過的快樂童年默哀,學會在生活的瑣事上對自己好一點,耐心一點,常常對自己說一些積極的、鼓勵的話。要知道,降低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是一個漫長並且起伏的過程,為自己的每一個小進步鼓掌,也要原諒自己偶爾的失誤。



Wendy6767


抑鬱的情況有很多種,萬物都有事情的起因,某個人,某件事,某些話語都會成為一絲烙印在心裡無法釋懷。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最簡單的學會走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接受新環境,減少獨處。世間萬物,離不開流動的人群,只有在人流間,萬物間穿梭才會讓心靈得到解脫。原生家庭的問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去解決。祝你好運[贊]


甜蜜少說一段


首先來說如何擺脫抑鬱,這個話題滿世界都是,歸納一下就是如果輕微抑鬱可以進行自我認知和行為調節,如果重新去評價或定義曾經的經歷或成功國幸福這些概念,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如果自己無法調節可以求助心理諮詢師,如果實在嚴重可以求助心理醫生。

第二,今天重點說說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影響。我一向認為這是個偽命題,是一個人靠自己無法解決所面臨問題時的自我安慰劑。是責任外歸因的表現。原生家庭會對一個人的一生有影響,但絕非決定性的,把自己的失敗和痛苦歸咎於原生家庭實屬無稽之談。

第三,接著上一條說,原生家庭對人的一生是可能有負面影響,如何緩解?最關鍵一點是不能把自己擺在受害者位置,而是要實事求是的分析責任,該自己承擔的部分不迴避,該原生家庭承擔的責任不誇大。比如地震倖存者一萬人可能兩千人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八千人沒有出現,那你把應激障礙的原因都放在地震頭上,那地震就太冤枉了,人家還有八千人沒事呢,所以咱們得講道理,有地震的原因也有本人心理素質的原因。原生家庭話題也一樣,你的痛苦可能與父母有關,但也和你本人有關,和其他諸多因素可能都有關。所以不應該把自己置於受害者或弱者位置。

第四,我們要正視原生家庭的作用。哲學上說事物都有兩面性,原生家庭可能給了你痛苦的回憶,你可以說那就是痛苦的,但痛苦的經歷能否帶來有價值的經驗教訓?對以後的人生有沒有啟示?就像岳雲鵬至今痛恨曾經辱罵他的顧客,同時痛苦的經歷讓他更加勵志,我要說的是這是兩件互相獨立的事,痛苦的經歷讓他更加勵志更加成功,但這並不妨礙他繼續痛恨那個顧客,就像日本侵略中國讓睡獅站了起來,中國人如此奮發圖強和曾經的苦難有關但這不是我們要感謝日本的理由。要正確評價。

最後,孟子說“行而不成,反求諸己”,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原生家庭害了你,常做自我反思,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心理諮詢師臺延田


最簡單的就是先做自己最喜歡最拿手的事情,那樣會讓感覺有事可做,又很容易成功。然後就是多和陽光自信的朋友交往,他們的表現會感染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