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想不到都2020年居然还会评测AMD北极星(Polaris)架构的新品:RX590GME,当然这次新品发布也没有大张旗鼓,偷偷摸摸得出来了。现在手里没有RX590来对比,只能用传家宝RX580来对比下。

小熊对光污染RGB的观点是:看腻的话可以关,没有的话想看也看不到,总体还是比较接受。

之前的文章曾晒了自己的电脑桌面,我主机在电脑椅的左侧,大部分硬件的光效在使用电脑时是没法看到了,所以这次趁着评测EX590GME的机会换了很多无光的东东,真正的变低调了.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其实无光硬件搭配非侧透的静音机箱更完美,不过这没有再折腾机箱,还是用我的联立鬼斧,硬件为了追求视觉统一大多使用了黑色。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RX590GME比对RX580评测


▼RX590GME的核心规模和R590/580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三款显卡最大的区别也是核心频率不同。当然RX590是12nm,相对14nm的其它两款显卡要先进一点点,不过由于其相对的高频,其实功耗上还要增加一丁点,就不要期待更节能了。

▼小熊还留有一块满血的RX580,正好来作对比评测。这块蓝宝石RX580超白金版的频率为1411Hz,而公版频率只有1340MHz,超越了公版幅度蛮大(满血的老古董)。

▼AMD并没有给出RX590GME的公版产品,现在有4款产品:撼讯RX590GME红龙,频率为1380MHz;华擎RX 590GMEPhantomGaming ,频率为1385MHz;蓝宝石RX590GME,频率为1440MHz;讯景RX 590GME黑狼版,频率为1460MHz,是所有产品中频率最高的,本次评测的也正是这款显卡,不过相比RX580超白金版也只是高了50MHz而已。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讯景RX590GME黑狼成为千元显卡的新成员,而RX580超白金则在这个岗位上坚守好多年。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两款显卡侧面,都采用了8pin+6pin的供电接口。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视频接口也完全一样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测试平台为:

CPU :intel i9-9900k (ES)

主板 :华擎(ASRock)Z390 Taichi(太极) Ultimate

内存 :宇瞻(Apacer)黑豹系列 DDR4 3000 8G*2

显卡 :XFX (讯景) RX 590GM 8G黑狼版

______蓝宝石 RX 580 8G D5 超白金

电源 :讯景(XFX)额定650W XTR650 电源

机箱 :联力鬼斧

散热 :德商必酷(be quiet!)DARK ROCK 4 CPU散热器

德商必酷(be quiet!)PURE WINGS 2 PWM 12cm风扇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RX590GEM黑狼版频率为1460MHz,GPUZ识别为14nm工艺,在3DMARK和游戏测试中最高都可以达到1460MHz。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基准性能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其它数据直接汇总为表格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以RX590GME黑狼为100%计,3DMark Fire Strike, Time Spy(DX12)和UNIGINE SUPERPOSITION测试中,领先RX580白金版3~4%,毕竟两款显卡频率差距也只有3.5%。


游戏测试

▼下面来测试下实际的游戏,孤岛惊魂5:新曙光的BenchMarch,极高画质下平均帧数达到了74fps,非常流畅。其它游戏直接汇总在下表中。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DX11游戏

▼DX1游戏的测试汇总下,RX590GME只是领先了2~3%左右。两款显卡在最高画质下,只有刺客信条:奥德赛和全面战争:三国达不到50~60fps,奥德赛需要降2档画质,三国需要降1档画质,才能达到接近60fps的水平。当然奥德赛是一款A黑的游戏,N卡表现要远好于A卡;而三国毕竟不是FPS游戏,也不必追求太高的帧数。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DX12游戏的测试汇总,RX590GME还是领先了2~3%。奇点灰烬和地铁:离去只能在中画质下保证流畅,当然像地铁:离去这种硬件杀手的游戏,中端显卡肯定是难以应付的。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绝地求生:大逃杀

测试一下吃鸡的表现,所有设置均为超高,以下测试截图均来自艾伦格。


▼在1080p分辨率下,两款显卡在室内都可以达到~80fps。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室外空旷情况下两款显卡可以到达70fps以上。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如果植物树木比较多,两款帧数会降到-60fps,总的来说,帧数差距也就是2~5fps。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使用FurMark让显卡达到最大负载,用米家的智能插座测试功耗,测试的功耗为整个平台的功耗,而不是显卡的功耗。另外还要注意测得的为是实际的输入功耗(电源有转化效率,硬件实际的得到功率只有输入的80~90%)。

▼RX590GME在烤机10分钟后频率降到1304MHz;RX580则为1254MHz,两者的差距仍然为50MHz,RX590GME的功率只是高了6w左右,看来RX590GME的体制确实比较好,并没有因为频率的提高而大大增加功耗。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小结

同架构同工艺的差距基本上就是其频率的差距,好消息是RX590GME的功耗并没增大多少,体制上应该是比较好的。

由于蓝宝石RX580超白金频率太高,导致和RX590GME黑狼差距比较小,如果和自家RX580黑狼相比,频率高了74MHz,大概就是高了5.3%,那么差不多就是~5%的性能。不过现在新的满血RX580(洗白的不算)已经很少有卖了,RX590GME很可能就是来补充或者取代RX580,只不过命名上碰瓷了RX590,这样想是不是比较好接受?

再来比较下RX590黑狼,RX590GME黑狼频率上落后了120MHz,大概为8.2%,价格上便宜100块,就是便宜了8.3%,感觉完全按频率来定价啊!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RX590GME黑狼版


开箱


▼RX590GME黑狼版的外观和RX590黑狼版没有区别,显卡散热器的整流罩为碳纤维风格,全素黑色不带灯,只有风扇上有红点,风扇为10cm直径,显卡总长为27cm。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黑狼版厚度比双槽要略厚一点,显卡侧面有"XFX"LOGO,但无灯光设计,哪怕是简单的白光。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供电接口为6+8 Pin,并且是反装的,PCB对应位置还有接口指示灯,提示用户外接供电口有没有装好。供电接口左边有一个小拨杆是显卡的双BIOS开关。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金属背板也是有的,做到了全覆盖,上面设计有圆孔来辅助散热。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背板前端向上折,形成一个小罩子。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输出接口方面有DisplayPort ×3、HDMI ×1、DVI-D ×1 ,A卡在接口上还是比较大方的。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拆解

▼简单拆解(建议不会用吹风机大法的同学还是不要尝试,以免损失保修):可以看到散热器为纯铜的散热底座,也有专门的显存、MosFet散热位置以及相应的导热垫;PCB比显卡整体长度更短一些。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热管方面为8mm热管×2+6mm热管×2的方案,可惜没有镀镍,同时热管采用回流焊的方式与鳍片相连的,贴合更好,导热更加迅速。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金属背板贴有一整张绝缘塑料垫,但是没有导热垫。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显卡PC大长度大概为22~23cm。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镁光的显存颗粒,D9VVR系列。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显卡采用6+1相供电设计,供电主控是安森美的NCP81022,核心供电位于显卡左侧,显存与辅助供电位于显卡右侧。核心供电每相配备一个R15电感,一颗安森美的FDMF3035 DrMOS,每颗最大输出电流50A;APW8713芯片的功能是电流降压。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温度测试

▼测试下显卡在联力(LIANLI)鬼斧机箱内的温度表现。测试时的环境温度为24.5C°。运行了FurMark10分钟之后,RX590GME黑狼版温度在78℃,频率也保持较高的1302MHz,满载时风扇转速为60%,在机箱里的噪音还能接受。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超频表现

▼驱动中有自动超频GPU选项,点击后频率可到达1540MHz,但是无法完成任何测试(提高电压,增加功耗限制也没用),随即降到1520MHz。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1520MHz频率下可以完成3Dmark测试(测试中不会一直维持这个频率),显存分数从15843增多到16086,实际游戏也就增长1~2帧,实在没啥意义了(有些游戏bench还是无法完成测试)。所以还是建议不要折腾超频了,毕竟RX590GME黑狼版也是现有产品中频率最高的了。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无光空间


▼更换完一众无光硬件后,机箱侧面终于是没用光效了,机箱正面的RGB灯还是选择开启,正面我还是能看到的嘛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下面介绍下选择的无光硬件

内存


▼最近内存也是小涨,这次选择了宇瞻的黑豹DDR4,频率为3000(购买链接是2666的),容量为4Gx2,工作时序16-18-186-38,工作电压1.35V。官方提供终身保固的售后服务。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在外观设计上,还是沿用宇瞻黑豹的经典造型,是金色版本的马甲。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猎豹图案都是精密冲压的,让其呈现出凹镜面抛光质感。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除了文字和猎豹图案,散热片的顶部也是金色的,相比RGB版没了灯条部分。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用台风软件测试到这款内存采用的是三星的B-die颗粒。

▼简单测试一下超频性能,不改时序电压可以直接拉到3300MHz,到3400MHz就无法进入系统,再超就要提高时序和电压了。内存的超频除了和本身体制有关,也和CPU(IMC)和主板的情况有关,我的CPU是ES的,也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最后在3300MHz上跑了10分钟memtest(RunMemtestPro),时间太长,没耐心做完。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散热器


▼德商必酷(be quiet!)被国内玩家称为闭嘴牌,DARK ROCK 4 CPU散热器为一款全黑无光的散热器,连包装也基本上是全黑色,顶部可以看到200w的TDP设计,支持的平台除了TR外基本上都包括了。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Dark Rock 4全家福:散热器扣具以及背板等等附件都为全金属材质,还有送一把螺丝刀!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Dark Rock 4有51片散热鳍片,鳍片使用了黑色陶瓷喷漆工艺,官方说涂层中有陶瓷颗粒,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高科技是不太懂,但视觉上非常硬核。散热器高度为159.4mm,总重量为920g。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散热器正反两面是不一样的,正面是波浪状的鳍片,官方说这样可以利用流体力学原理让风冷更快地通过鳍片,两侧还有橡胶条来对风扇进行减震。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散热器背面:后部可以加装一个12cm风扇的,组成三明治的结构,当然自带的风扇只有一枚。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背面的鳍片的高度并不一致,部分区域有凹下的,有凸起的。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散热器的的顶盖采用的是厚铝板,并进行了黑化处理。细看表面是经过拉丝工艺处理的,还是挺精致的。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独立纯铜底座,表面镀镍,有一定的镜面效果。6根(6mm)热管设计,并进行黑化,整体风格上更加统一。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底座上部作了挤铝工艺的散热片设计。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Dark rock 4附带的风扇型号为SILENT WINGS,供电规格为12v&0.4A,尺寸为135 x 135 x 22mm,大小比较接近14cm的风扇。最高转速只有为1400转,使用了FDB轴承。根据官方给出最大转速下噪音只有21.4dBA,从参数来看与猫扇不相上下。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风扇


▼机箱风扇也是选择了4枚德商必酷(be quiet!)的PURE WINGS 2 PWM 12cm风扇,保持整体风格上的统一。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我选择的PURE WINGS风扇为标准版,采用了九叶片,Rifle轴承,最大风量为51.4cfm,最高转速只有1500转,而高速版的转速为2200转(价格也翻倍),毕竟是作为机箱风扇,还是更偏向于静音。官方给出的噪音值为20.2dB(A),提供了3年质保。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大概是因为风扇转速低的原因,四角固定位并没采用橡胶垫的减震部件(高速版有),风扇供电线为4pin的PWM,供电规格为12V&0.2A。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主机改造和测试

▼3枚PURE WINGS装在正面进风,后面装一枚排风,顶部用了自己以前的两个风扇排风。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相对于双塔的DARK ROCK Pro 4来说,单塔的DARK ROCK无疑会对内存的兼容性更好,如果ATX主板安装两条内存,放在外侧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插满4条内存,风扇会和最内侧内存有些冲突,风扇下的空间大约4cm左右(由于是金属丝固定,也是可调的),太高马甲的内存就没办法了。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貌似如果是银色的黑豹内存会和整体更搭。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基本做到黑又硬的风格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正好测试的RX 590GME黑狼版也是黑色外观又无灯的显卡。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开机成功!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CPU散热性能测试

▼来测试一下散热器性能,由于CPU是ES的,默认的全核最高频率为4.3GHz(可以超),温度表现其实不如正式版的9900k好,所以这里就用4.3G这个频率作烤机测试吧。

▼单烤10分钟FPU,核心平均温度为82.5℃,表现尚可,be quiet!的产品还是以追求静音为主,下面看看噪音的表现。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主机噪音测试

▼噪音仪距离机箱30cm,测得不同状态下噪音值,整体噪音水平控制的还是不错,毕竟除了be quiet!的风扇,还有显卡风扇,顶部的2个别家风扇以及电源风扇的加成,又没使用静音的机箱,总体上静音表现还是不错的。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总结


北极星架构的显卡性能尚可,缺点就是功耗确实大了些,不过RX590GME毕竟是张千元级别的中端显卡,所以不会对主机电源配置产生太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额定500w左右的电源即可。当然老机构也不是一点不可取,起码对于黑苹果(RX590GME能否免驱不确定)或者加插帧用户比较适合。

RX590GME的出现让千元级别显卡竞争更加激烈,A卡自家就有性能相似的RX580,RX590GME,RX5500XT和RX590,此外还要不足千元的RX580 2048sp,真是好热闹,相比对手在1000~1500价位上也有更多型号可以选择。

价格方面AMD做到了按频率收费,童叟无欺!当然很多人对RX590GME没用采用12nm有所不满,但反过来想满血的新RX580是越来越少,把RX590GME看成是对RX580的补充或者取代也未尝不可。

其实RX580,RX590GME和RX590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那些洗白的,有店保的矿卡,在低价面前,更多人会选择冒险。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德商必酷(be quiet!)的散热产品的风格是黑又静,在性能上保证够用就好,静音方面还是有不错的表现,对于追求静音的用户来说是猫头鹰外的另一个选择,而且视觉上,黑色的风格也更容易和其它硬件搭配。

讯景RX 590GM 8G黑狼版在同型号中频率作到了最高,价格也低,如果想入手RX590GME,黑狼版是个好选择,当然前提是你不追求RGB光效以及RGB带来的200%性能加成。

北极星再续命:RX590GME对比RX580评测,顺便秀下自己的无光主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