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和袁洪 這兩隻靈猴到底是什麼關係?


孫悟空和袁洪 這兩隻靈猴到底是什麼關係?

01

孫悟空在《西遊記》裡牛氣衝頂,而袁洪在《封神演義》裡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那麼袁洪,是何許神呢?他和孫悟空又有什麼可比性?其實,二者相似度太大,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兩者其實就是同一只猴。

在《封神演義》中,袁洪是梅山上一隻千年修煉、得道成仙的白猿。

他和蜈蚣精、長蛇精、豬精、羊精、犬精、水牛精結拜為兄弟,號稱“梅山七聖”,袁洪居首位。這有點像孫悟空早年的經歷,他也和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魔王、獼魔王等結拜了七兄弟。

在《封神演義》中,除了袁洪以外,梅山六怪被楊戩降服後,他們在《西遊記》中都跟隨楊戩住在灌江口,後來還協助楊戩降服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而袁洪最後是被女媧的寶物“山河社稷圖”收服的,於是《西遊記》中就有了這樣的故事:

花果山上一塊神奇的石頭:它有芝蘭相襯、有九竅八孔、呈九宮八卦,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的, 多年後突然崩裂,迎風便化作了一隻石猴。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關於孫悟空的來歷。

02

現在回到《封神演義》裡,仔細看看袁洪。

《封神演義》裡的場面就像《三國演義》一樣熱鬧紛繁:來自三山五嶽、五湖四海的神仙精怪實在太多,很多角色走馬燈似的讓人眼花繚亂。

而袁洪卻是反派角色中很厲害的一個,讀者很容易記住他。他在書中第87回上場,到93回才謝幕,佔的內容和篇幅確實不少。

而且袁洪像楊戩一樣會“八九”變化(就是72變),他法力高強所以很難降服,是姜子牙和西岐大軍面對的一個硬梗。

在87回裡,袁洪作為商紂王張榜招募的“社稷之臣”,帶領20萬大軍駐紮在孟津。他手下除了六怪,還有棋盤山的桃精、柳怪,以及猛將鄔文化等。這股勢力很是生猛!

在88回兩軍對壘時,姜子牙看到了袁洪:只見袁洪銀盔素鎧,坐下白馬,使一條鐵棍,攔住鞍鞽,英雄凜凜。

有詩讚為證:銀盔素鎧甲,纓絡大紅凝;左插狼牙箭,右懸寶劍鋒。橫擔賓鐵棍,白馬似神行;幼長梅山下,成功古洞中。曾受陰陽訣,又得天地靈;善能多變化,玄妙似人形。梅山稱第一,保紂滅周兵。

這便是威風凜凜的袁洪。

03

此後,袁洪領軍與姜子牙的六百路諸侯多次決戰,首戰即勝,並斬獲了兩路諸侯首領。數次交戰後,周軍又損折了楊任、龍鬚虎和鄭倫三員神將。

在夜襲周營中,“袁洪騎馬仗邪術,衝殺進營,不辨賢愚;盡是些少肩無臂之人,都做了破腹無頭之鬼。武王有四賢保駕奔逃;子牙落荒而走;六七門徒,都借五遁逃去。

兩下混戰,只殺到天明。姜子牙會集諸門人,尋見武王,收集敗殘人馬,點算損折軍兵,有二十餘萬;帳下折了將官三十四員。”

而且在多次交戰中,即便西岐眾仙亮出各種寶貝:韋護祭起降魔杵、楊任舉起五火扇,還有李靖的黃金塔、哪吒祭的神火罩,依然沒能抓住“梅山七怪”和棋盤山的桃精、柳怪。


正當姜子牙不知所措、憂慮不已時,楊戩想起下山前師傅的告誡:“若到孟津,謹防梅山七聖阻隘。”可見“梅山七聖”所形成的阻力有多大!

最後楊戩兩處奔波:先是求助於金霞洞玉鼎真人,獲悉:

“此孽障是棋盤山桃精柳鬼,桃柳根盤三十里,採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成氣有年。

今棋盤山有軒轅廟,廟內有泥塑鬼使,名曰:‘千里眼,順風耳’二怪,託其靈氣,目能觀看千里,耳能詳聽千里,千里之外,不能視聽也。

你可與子牙,著人往棋盤山去,將桃柳根盤掘挖,用火焚盡,將軒轅廟二鬼泥身打碎,以絕其靈氣之根。再用一重霧,常鎖營寨,如此如此,則二鬼自然絕也。”

就這樣按照真人指點,才滅了桃精、柳怪,折了袁洪的一臂。


孫悟空和袁洪 這兩隻靈猴到底是什麼關係?

04

為了降服“梅山七怪”,楊戩又趕到終南山雲中子處借得“照妖鑑”,照定怪物的原身。此後多次大戰,才逐一滅了其中的六怪。

在這個過程中,兩軍對壘數次、傷亡無數。所以袁洪帶領的商軍,確實給周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再說袁洪,因為他法力高強所以一直安然無事。在91回的交戰中,有關於他殺死楊任的描寫:

“袁洪乃是白猿,得道變化多端,把元神從頭上現出。楊任正欲取五火扇扇袁洪,不意袁洪頂上白光中的元神,手舉一棍打來;楊任及至躲時,已是不及,早被袁洪一棍打中頂門。”

92回裡,他和姜子牙賬下最厲害的人物之—,楊戩,有一場持久的大戰。

關於這場大戰,無論過程和規模,都和《西遊記》中楊戩和孫悟空的那場廝殺有極高的相似度:

先激戰許久,然後玩接龍賭變化,再然後因高人使出寶物,導致猴子被降服。

而且大戰還表明:雙方法力不分伯仲。下面,細細道來。

05

文中描寫:袁洪現出原身,起在半空,將楊戩劈頭一棍,打得火星迸出。楊戩有七十二變,隨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也照袁洪頂上一刀,劈將下來。

這袁洪也有八九功夫(就是72般變化),隨刀化出一道白氣,護住其身。隨後二人一番鬥嘴對罵!

楊戩大喝曰:“梅山猿頭!焉敢弄術?拿住你定要剝皮抽筋!”袁洪大怒曰:“你有多大本領,敢將吾兄弟盡行殺害?我與你勢不兩立,必擒你碎片萬段,以報其恨!”

二人看起來互不忿,也都很牛叉!

然後各使神通賭變化繼續大斗法,期間他們相生相剋變化無窮。凡間仙山的各種禽獸,二人無不變化盡使其巧、不相上下。

熟悉《封神演義》的讀者都知道,楊戩在書中非常厲害。他智勇雙全多次救周軍於水火;他屢立奇功但從未受傷。

而且他也是所有神仙中,最後肉身封神的七個人物之一。而袁洪居然能跟楊戩這樣一等一的高手打成平局,可見袁洪的法力之高!

06

現在回來,繼續說二人的戰鬥。打到難分難解處,袁洪想道:“此時其兵已攻破大營,料不能支,且將他誆上梅山,入吾巢穴,使他不能舒展,那時再擒他不難。 ”

想到這,他縱祥光而去。楊戩緊緊追趕,袁洪遂變成一塊怪石,立在路旁。

楊戩運神光定睛觀看,隨即變作一個石匠,手執錘鑽上前錘他。袁洪變化急走,引著楊戩一路上了梅山,就隱身不見。

楊戩環伺間,忽然崖下竄出千百隻小猴精,手執棍棒一起打來,他只好化作一道金光走了。

這時候女媧娘娘駕臨,迎著楊戩:“你雖是玉泉山金霞洞金鼎真人門徒,善會八九變化,不能降伏此怪。吾將此寶授你,可以收伏此惡怪也。”

這就是降服了多位神怪的寶物———“山河社稷圖”。


孫悟空和袁洪 這兩隻靈猴到底是什麼關係?

07

楊戩按照女媧的指點,將寶物懸在大樹上,再上梅山引出了袁洪。這時袁洪末日已到,卻不自知!猶如孫悟空當時的遭際。

二人見面後,楊戩使開刀直取袁洪,袁洪也使開棍迎面交還。楊戩轉身將袁洪引入了“一座高山”,這座山正是山河社稷圖所變。

袁洪入山後,楊戩隨即將身一縱,下了山河社稷圖。只留袁洪在山上左跑右跳,再也出不來。

因為女媧的這幅山河社稷圖,如四象變化,有無窮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後即後,袁洪不覺現了白猿的原形。

忽然一陣香風撲鼻,一顆桃樹就在眼前。樹上的桃子,顏色鮮潤,嬌嫩可愛。白猿遂摘了仙桃一口吞下,隨之便動彈不了:食了此桃,便會腰身下墜無法起立。

這時楊戩仗劍而來,袁洪就這樣眼睜睜得束手被擒!被楊戩一把抓住頭皮,用縛妖的索捆住帶回了周營。

楊戩又一次擒獲了猴子!由此看來,楊戩和猴子果然是一對老冤家,無論是《封神演義》還是《西遊記》,抓“猴”都是楊戩的專利!

08

現在再說楊戩在周營斬殺白猿的經過,情節非常神奇但一點也不稀奇,因為此情此景大家在《西遊記》裡都見過:

楊戩將白猿脖子砍一刀,只見猿頭落下後,一道青氣衝出並長出一朵白蓮花來。在花一放一收間,便長出一個猴頭來。楊戩連砍數刀,都長出無數猴頭來。

這時姜子牙一語道破天機:“這猿猴既能採天地之靈氣,便會煉日月之精華,故有此變化耳!這也無難。”

於是姜子牙便拿出了他的殺頭神器:一個紅葫蘆。揭開葫蘆蓋後,便升出一道白光,高三丈有餘。

姜子牙鞠躬說道:“請寶貝現身”,須臾間有一物長七寸五分,有眉有眼,有翅有足,眼中射出兩道白光,將白猿釘住身形。

姜子牙鞠躬又說到:“請法寶轉身”,那寶物在空中將身轉有兩三轉,只見白猿頭已落地,鮮血直流。這把刀後來也完成了斬殺軒轅墳九尾狐妖的任務。

以上便是《封神演義》中這隻叫做袁洪的白猿,前後存在的始末。

比較《西遊記》會發現,在兩部小說裡,袁洪的身份、法力與經歷,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高度相似!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袁洪其實就是孫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