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67岁做官获乾隆敬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被剥夺荣誉

科举是古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大部分读书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的考试中金榜题名,然后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变成让人敬畏的官老爷。《儒林外史》中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小故事,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范进,因为考中了举人,高兴的直接疯了。之前一直瞧不起范进的人,纷纷过来巴结他,直接就成了别人嘴里的范老爷。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有一个人接连参加四十年的科举,直到67岁的时候才考中进士开始做官,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却被剥夺荣誉。

此人67岁做官获乾隆敬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被剥夺荣誉

这个人就是清朝有名的大臣沈德潜,他出生于公元1673年,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也跟范进一样过得非常辛苦。23岁的时候,沈德潜继承了父亲的事业,靠授徒教馆维持自己的生活,就这样他一连干了四十多年,经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不过他并没生活条件艰苦,而放弃自己的学业。从16岁开始,他就已经熟读了《左传》和《韩非子》等名著,也算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

此人67岁做官获乾隆敬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被剥夺荣誉

沈德潜一直希望能够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惜他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接连参加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考中。沈德潜四十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真觉光阴如过客,可堪四十竟无闻,中宵孤馆听残雨,远道佳人合暮云。”这首诗的名字是《寓中遇母难日》,给人的感觉相当凄苦。沈德潜写完这首诗之后,又非常狼狈地过了二十年左右。公元1734年,已经61岁的沈德潜遭到朝廷斥贬,其诗作也被禁止流传。

此人67岁做官获乾隆敬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被剥夺荣誉

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彻底绝望,直接放弃科举这条路,安心地留在家里养老。不过越是困难的情况,越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辉煌时所处的高度,而是在低谷时能否坚持下来,并且抓住机会翻身。沈德潜一生遭遇多种打击,不过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继续坚持参加科举。皇天不负有心人,沈德潜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此人67岁做官获乾隆敬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被剥夺荣誉

公元1739年,67岁的沈德潜考中进士,如愿进入官场。或许是厚积薄发的缘故,沈德潜在诗词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进入官场以后,很快就得了乾隆皇帝的重用。公元1742年,沈德潜开始负责翰林院的编修工作,第二年就升职为左中允。后来喜欢风雅的乾隆皇帝,诏令沈德潜前去一起讨论历代诗源。已经年过七十的沈德潜,对各种诗词佳作都非常熟悉。不管乾隆皇帝提出什么刁钻古怪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

此人67岁做官获乾隆敬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被剥夺荣誉

因为这次优秀的表现,沈德潜被尊为“江南老名士”,得到了乾隆皇帝和其他大臣的敬重。不久之后,沈德潜的职位接连晋升,成了朝廷里不容忽视的大人物。公元1749年,沈德潜因为年纪老迈,请求告老还乡。乾隆皇帝让他以原品致仕,而且还写了几十首“御制诗”给他。在这些诗中,乾隆皇帝拿沈德潜跟李白和杜甫等人相提并论,对他又夸赞了一番。沈德潜八十岁大寿的时候,乾隆皇帝又给他赐了一块匾。

此人67岁做官获乾隆敬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去世后被剥夺荣誉

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又给沈德潜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福。”因此,沈德潜的名气,又被提高了一层。公元1769年,沈德潜去世享年97岁,乾隆皇帝下令追封太子太师,又亲自给他写了挽诗。沈德潜前半生吃尽了苦头,晚年进入官场之后,也得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恩宠,也算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伴君如伴虎,皇帝可以说是古代最善变的人。公元1778年,江苏省发生了徐述夔诗案,早已死去多年的沈德潜也遭到了牵连。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剥夺了沈德潜生前的所有荣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