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砗磲,软体海洋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以及中国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由于在海中吸收千年日月之精华,颜色温润,质地细腻,白皙如玉、纯净如莲、谦韧如梅,七彩斑斓却又清静无为。砗磲背部有五条粗大的覆瓦状放射肋,形似人类的手掌,当两壳合拢,如虔诚的佛教徒双手合十一般,故被列为佛教七宝之首。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古人认为砗磲具有很强的磁场,可消灾解厄、避邪镇煞、保平安。

修行之人相信持砗磲修炼,能净化贪、嗔、痴,消除业障,增加智慧与修行德性。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砗磲,味甘咸,大寒,无毒,入肾经”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之功效。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在现代社会,佩戴砗磲饰品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健康。研究表明:砗磲有镇心、安神等功效,长期佩戴会吸收砗磲自然的灵气,有改善失眠、增强免疫力、防止老化、稳定心律等功效。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宝石级砗磲往往需要上万年的形成过程。特别是玉化砗磲,是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中,她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而后漫长的岁月里,如一颗磐石,静静的独自承受着一切,等待着厚积薄发的那一刻。

终于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砗磲化石重新结晶玉化,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她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红尘不染,经过人生的沉浮,依然海纳百川。不浅薄,不平庸,处变不惊,观潮起潮落。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相传,女娲造人时,女娲每造一人,必取一粒沙作计,而所漏之沙,坠入南海后,终成硕石。

此石,因其始于天地之初,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再经过几载春秋,吸收海水中的灵气,长相奇幻,竟生出多条神纹,晶莹剔透,经过光阴岁月的冲逝,又经过海水的侵蚀,以及生物、微生物、旷物质的浸化,还有那沾染上的海洋之灵气,千年之后,就形成了现在被人们所寻的温润砗磲。

从此,砗磲,成为神奇宝物,被人们广为采集、搜寻、收藏。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中国欣赏砗磲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朝《尚书大传》记载,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散宜生将砗磲大贝敬献纣王,最终赎回文王。纣王为了砗磲大贝竟然放虎归山,并且间接的导致了商朝的灭亡。这说明在3000多年前,砗磲就已经是十分珍贵的宝物了。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到了清朝,二品官员穿戴之朝珠、六品官员的顶戴,后宫皇妃们把玩的如意等都是用的砗磲。

更因其洁白庄严、祥瑞吉祥而成为供佛灵修的佛学密宝。由此可见,砗磲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超乎你的想象。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据《般若波罗蜜心经》记载,砗磲,在中国佛教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被尊为七宝,具辟邪保平安、消灾解厄、除恶聚灵、改变风水之作用。

由于现在对于砗磲资源的过度开采,砗磲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海南省就开始全面禁止出售、购买、利用砗磲及其制品。中国也将库氏砗磲贝列为一级国家保护海洋生物。

千年文玩,佛教瑰宝——砗磲

保养方法:

不可接触强酸、强碱,避免重击、碰撞。

有污垢时使用牙刷沾点牙膏或中性沐浴乳冲刷干净,用细布擦干,再擦拭一点婴儿油或乳液进行保养。

沐浴或做家事时,请勿配戴。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