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催!催!你知道開學對學校來說壓力有多大嗎?

對於全中國的師生而言,現在其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何時開學問題,有些省份其們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而這對於其其那些尚未開學省份的師生來說,無形之中更增加了其們的焦慮情緒。對於學生而言,開學意味著正常秩序的開展,而不是被憋在家裡,聽著網課上學。對於教師和學校而言,開學意味著對學生管控的加強,學校教學效果的提升和保證。而對於家長而言,也是其們的心裡的石頭落地,專心投入到復工復產的工作當中。總而言之,沒有人不願意開學,沒有人不願意及早開學,不過開學不取決於大家的情緒,而是取決於疫情的防控情況。

可是你知道,決定開學對於相關部門來說,壓力有多大嗎?要知道,一紙決定,它決定的是一個省份的幾百萬幾千萬師生的命運。全省統一開學,這意味著省級部門必須統籌觀察各個市區地方的疫情防控情況,哪怕有一個地方的疫情防控不到位,也不敢開學。因為學校相比於其它地方更加封閉——學生所在的地方無非就是教室、宿舍和餐廳。教室和宿舍是非常擁擠的空間,大家朝夕相處,如果發生哪怕一起確診病例,其傳染性都是不可避免的。出於對廣大師生安全的考慮,相關部門在開學問題上慎之又慎。我們要給予理解。

催!催!催!你知道開學對學校來說壓力有多大嗎?

你知道開學對學校而言意味著多大壓力嗎?對於學校而言,其的壓力來源於五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財政壓力,按照相關部門的開學準備工作,其中每位師生必須準備相應的口罩,及相關的防疫物資,這些東西對於一些學校而言,實際上有很大的財政壓力。新聞中我們看到,有學校提議1.8元一個口罩,讓學生自費,而家長就說如果敢出售,家長就會舉報。我們來計算一下,按照有的省份要求,學生每天一個口罩,而老師兩天一個口罩來計算,按照一個月30天和該學校假定1000學生來計算,學生每月口罩財政支出就需要4.8萬元,如果是2000學生,那就是9.6萬元,加上教職工的口罩支出,一個月需要十萬元的支出。而這還只是口罩的財政支出,其它的溫度計、額溫槍、消毒液、肥皂等消耗品,我們姑且不算。

催!催!催!你知道開學對學校來說壓力有多大嗎?

第二方面,住宿壓力。按照一些省份的規定,每個宿舍住宿人數不超過疫情前一半,這也就意味著學校的住宿資源要加倍提供。而對於一些學校來說,其的住宿資源本就有限,或者說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是滿額運行。如今,你讓其突然增加一倍的住宿資源,這是難以提供的。為了開學,非要提供,其可能會把一些原來不用的一些房間或者說閒置的老舊的房間提供出來,而學校進行住宿資源的調配協調統籌都需要時間。

催!催!催!你知道開學對學校來說壓力有多大嗎?

第三個方面,教學壓力。按照教學防控要求,需要單人單桌或者說小班化教學,按照高中班標準班54人計算,一個班可以拆為兩個班,那也就意味著學校所需的教學工作量加倍。而這對於一些教職工人員本就緊缺的學校來說,是巨大的挑戰。把工作量乘以二而人員不增的情況下,工作量劇增,而其教學效果必然會下降。

催!催!催!你知道開學對學校來說壓力有多大嗎?

第四個方面,安全壓力。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開學,相較於其其時期,學校承擔的安全壓力明顯增加,學校必須比平時拿出200%的精力來應對相應的問題,避免哪怕萬分之一的安全隱患。

第五個方面,輿論壓力。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學校師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安全能不能都達到保障?安全得不到保障,社會會對其進行指責,教學能不能得到保障?教學效果沒有保障,家長會進行指責。我們看到貴州開學之後有209個同學出現了發燒腹痛的現象,社會迅速對其進行關注,立即成為焦點,這也給其其學校帶來巨大的警示,安全絕對不能出問題,一旦出問題就會成為輿論的焦點,陷入輿論的漩渦。

對此,你怎麼看呢?關注本號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