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總有一天他們得自謀生路,這一天會不可避免的到來,如果我們沒有幫孩子和我們自己做好準備,那雙方都會追悔莫及。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先講一個故事:

1899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到西點軍校報名時,他的媽媽一路跟隨他,在校園附近租了一個公寓,認為這樣就可以用望遠鏡看著他,保證他能夠好好學習。

過度養育Over Parenting這個詞正是來源於將軍麥克阿瑟的故事。這個詞不僅由來已久且在現代社會被父母們愈演愈烈,近年來這一現象也引起了教育心理學領域的很大關注。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什麼是過度教養呢?

1965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指標:

1. “回應”,即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回應程度。

2. “要求”,即父母對孩子自身成熟、獨立、承擔責任的要求;

具體來說,過度教養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回應和要求的極度不平衡。

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過分保護、輕易滿足、特殊禮遇等,都是過度教養的表現。

  • 過度教養的典型表現之一就是“高回應”。比如當孩子外出時父母不放心,總是一個又一個地打電話。
  • 過度教養還有一個典型表現是“低要求”。比如有的父母不讓17歲的兒子獨自乘車上學,擔心不安全。
  • 過度教養的第三個典型表現是“高要求”加“低要求”的組合。即理論上對孩子要求很高,給孩子過高的期望,卻又不教孩子獨立做事的方法,不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過度教養會造成哪些影響呢?

總結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1.令孩子喪失基本的生活能力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不得不說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每天上學、放學都有爸爸、媽媽開車接送;

每天穿的衣服都由爸爸媽媽從裡到外全套的準備好放在床邊;

每天寫完作業都是爸爸、媽媽幫他把書本、文具收拾好裝進書包裡;

甚至爸爸媽媽每天還會把他的牙膏擠好放在那裡;

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每天出門前都是爸爸、媽媽幫忙繫鞋帶......

可是父母們要知道的是:孩子們不會在第18個生日的午夜時分魔術般地獲得生活技能。童年應該是他們的訓練場,父母幫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離事事代勞,或者通過手機遙控指揮,而是“閃到一邊”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2.令孩子心理受到傷害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如今在國際上流行著一個新詞語: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指的是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

這類父母隨時準備著介入孩子的一切,在孩子即將遇到困難時馬上降落、為孩子解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2012年,《青春期雜誌》發表了一項針對438名學生的研究報告,稱發現了“初步證據證明過度養育方式與成年後出現的發展問題相關,因為它限制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練習掌握重要技能的機會,使他們無法獨立。”2013年,《兒童與家庭研究雜誌》刊登了一項針對297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在抑鬱水平和對生活感不滿方面,有直升機父母的大學生數量顯著高於其他同齡人。研究者認為學生幸福感低下的原因在於,“對自主和能力的基本心理需求受到了妨礙。”


所以父母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不能為他們提供恰當的、充分的自由空間,孩子們便學不會獨立解決問題,因此也就不會形成對自身能力的信心,進而自尊心就會受到影響。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此外,事事為孩子準備充分,使得他們不需要經過任何奮鬥,還會帶來另外的一個問題就是:他永遠不能經歷失敗,因此也會極度恐懼失敗——因為他們害怕令人失望。

對於一個孩子來講,無論是缺乏自信、自尊還是害怕失敗,都會在未來導致他們有更多的恐懼或者焦慮的情緒。

無疑,這樣長大的孩子,心理的發展是不夠健全的。

3.過度養育還會讓父母倍感壓力,致使親子關係緊張。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父母著實過得不容易:

每天要工作、要陪孩子、要面面俱到的準備好所有的一切......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們自然承受著太大的壓力,而這樣的情況孩子們都會看在眼裡。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經說過,孩子是最好的感知者,但卻是最差的詮釋者。

當孩子感知到父母的壓力卻並不能客觀、全面的去解釋生活中的壓力時,一來會產生對生活的曲解,二來也有可能讓他們在未來產生對婚姻的恐懼。

同時,假如父母與孩子都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勢必影響情緒和溝通,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養育不僅會讓孩子喪失基本的生活技能,更會在心理上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由於父母自己也成熟了太大的壓力,導致家庭幸福指數直線下降。

父母們怎樣做才可以跳脫出過度養育的模式呢?

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Jane Nelsen)女士在她著名的正面管教教育體系中提醒廣大的父母:我們要懂得適度的賦權給孩子。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賦權給孩子,父母需要站對自己的位置。

這裡所講的位置,是指父母、孩子、以及孩子的人生這三個元素之間的位置。

觀察下面這兩幅圖:身為父母的你,站在圖一的位置和站在圖二的位置有什麼區別呢?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圖一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圖二

圖一父母所處的狀態是站在了孩子和孩子的人生中間影響著孩子,讓孩子用父母的思維方式和要求過著他們自己的人生。

如果您與孩子及他們的人生之間的狀態與上面圖二是相符的,說明您的選擇是對的。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從圖二中您要看懂兩點:

  • 一是在孩子與孩子的人生中,您不可缺席;
  • 二是您的正確位置應該是置身於孩子身後,助力他們迎接自己的美好人生。

做到上述兩點,父母需要做到6個"多”:多傾聽孩子、多讓孩子選擇、多讓孩子思考、多鼓勵孩子、多關注解決問題(而不是批評指責)、多向孩子表達愛。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總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應該提供給他們適合的機會,支持他們成為他們自己,而不是試圖讓他們成為我們認為他們應該成為的那種人。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明白這至關重要的一點,讓自己的孩子在五年、十年、十五年後本該獨立的年紀,能夠成年又成人。

我是梅子,關注@梅子說育兒瞭解更多有趣、有效、有愛的育兒分享。如果您覺得此文對您有幫助,歡迎留言、點贊、轉發——寫文不易,您的支持將是我今後創作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

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未來成年又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