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是种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世界疫情是面放大镜,在对应一个国家治理制度,防疫抗役民心所向 ,执政水平的这次大考中,我国的政府和民众用高度自律和大国担当为世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目前的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

相反,在对比中,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的口号,却不把百姓的安危放在眼里,当权者不关心民众,眼里只有自己的支持率和股票。这也给我国一部分崇洋媚外的思想泼了一盆冷水。

社会上的确有一部分人吃着中国的饭,却崇尚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为何一个堂堂大国的某些人失去了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呢?

“崇洋媚外”是种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不过这一切因一场疫情,竟然奇迹般地把一些人的崇洋媚外的毛病治好了。疫情在东西方悲喜态势的转换,让我们对国家的强大安全暗自庆幸,也让我们对发达国家的混乱与漠视目瞪口呆。

这是我们曾经认识的发达国家么?显然不是。曾经和现在,哪个发达国家才是真的?显然目前的才是真实的。那么,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们仰望的?确实,他们没有可以让我们自叹不如的。

“崇洋媚外”是种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在这次疫情中,许多留学生在拼命争取一条回国的路,他们感慨:经历过这次,才懂得没有团结的民族,就没有真正的未来!关键时刻,能够关心自己、保护自己的,只有自己的祖国和亲人!

一些人的崇洋媚外的思想从哪里来?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日韩,也不了解欧美。部分人对美国国情盲目推崇,英国绅士和贵族顶礼膜拜,直到最近,疫情蔓延期间的政府行为,让国人开始冷静反思,缺乏现实视角和道德考量的西方文化习俗的盲目追捧是多么无知和荒唐。

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了几十年,明显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一些人的自轻心理依然存在,这其中有发达国家傲慢和偏见给我们造成的天堂假象,也有我们百多年贫穷落后积累的自卑感受。

“崇洋媚外”是种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从经济体量来看,我们是世界第二经济体。在基础建设方面我们的高铁、路桥、电网、港口等等这些方面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科技方面,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量子通信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弹道导弹技术等,当数世界一流水平。在社会方面,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移动支付技术、公共交通等,都被世界各国所赞叹和羡慕。

“崇洋媚外”是种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在安全方面我们更是不用担心,在国内你可以安心工作和生活,不必担心某一天你走在街上或者在自己家里被人暴力袭击,也不用担心逛着街就被汽车炸弹炸飞,中国真的强大了,从一个国民在自己家门口都会被欺负的国家,变成了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都能保护你安全的国家。

崇洋媚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商人的洗脑。那些鼓吹 日本工匠精神的、美国自由民主的、法国文化世界中心的、英国缔造现代社会契约精神的,不是书读的少,就是别有用心。

最近英国1.5万名英国小留学生再次把幼年送出国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为什么会让孩子接受西方教育?

“崇洋媚外”是种病,它竟然被“疫情”治好了

究其原因,1,觉得洋教育就是比国内教育好。

1.5万小留学生在英国。10万以上中国的小留学生遍布全球。

2,觉得洋外教就是比国内的老师牛。这个在很多外语培训班是很流行的。

不管你说的是英式英语,美式英语,甚至印度式英语,非洲式英语……就可以成为很多家长心中神圣的“外教”。

3,甚至大学放底对洋学生要求。教育崇洋媚外才是最恐怖的。

年龄太小、自理能力太差、对中国文化缺少深刻认识、德育不足的人不宜出国留学,因为没有本土文化的信仰护航,注定一生歧途。

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是世界公认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连中国的传统文化都还没学过,就送到英国去接受纯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熏陶出来的孩子,将来是打算让这些孩子回国报效呢?还是做一个英国绅士呢?

最近些天,很多人是以逃命的姿势回家,情有可原,同时中国也并未拒绝回来的人,哪怕已经确诊。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的大爆发,中国大陆这片在疫情期间曾经被很多国家禁飞的地方,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避难的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