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哪些行為讓你頭痛?你有什麼應對妙招嗎?

生活進行曲家有兒女


就拿我家這個二年級的小學生來。

每天放學後的做作業就是一件讓人頭疼的大事。放學接回家要先吃點東西,說我吃飽了才有力氣寫作業啊,然後一邊看電視一邊吃,好吧,我忍,吃完了我不說讓她去寫作業,她是絕對不會自己主動去寫的,好不容易去寫了吧,你還要在旁邊做著監督著去寫,你稍稍走開一會,她就會不老實,邊玩邊寫(我家這孩子玩心挺重)我家還有個二寶,還會時不時的過來搗亂,倆人就會鬧騰啊,把二寶安頓好,再來顧這個大的寫作業,有事遇到不會的題,你說她兩句吧,她還會哭,感覺自己老委屈了,你給她講解吧,她要是聽不懂,有時比你還急,我是真頭疼啊。有時想這樣也不行啊,你總不能老是這樣吧,我就和她商量,要不給你報個小飯桌吧(專門輔導作業的),它就會極力反對,她特別不喜歡在小飯桌寫作業,一提到去小飯桌,就難受的哭著說:媽媽我以後自己好好寫作業,不亂騰了,也不用你坐這看著我了,遇到不會的,我會認真聽媽媽講解,絕對不發脾氣了,媽媽求你不要讓我去小飯桌,我喜歡媽媽給我輔導作業。






寶媽露露


謝謝你的提問[祈禱][玫瑰]小學生講髒話,老師頭痛家長尷尬,有招沒?

我是一個有幾十年教齡的教師,對學生講髒話與家長們有同感,作為教師怎樣幫助學生克服說髒話的毛病,談點我的看法。

在整個學生群裡,小學生比中學生更愛說髒話,一般三年級開始有苗頭。無論是學習成績好的,還是平時不太起眼的,都會說髒話。好像說髒話還會傳染,不會說髒話的,一不小心就從口中冒出來,如果在這個時候不制止,到了五六年級可能在班裡大爆發。從五年級這個學期開始,就會出現不文明行為,說髒話的同學就會多起來。只要一個同學說了一句,其他人接二連三就跟上來了。特別是有同學在發火時,說髒話就會脫口而出。

那麼,小學生說髒話又是怎麼學的呢?有些說髒話是在小區跟小朋友一起玩時學來的,有些是玩遊戲,看電視學來的,有些是跟家長學會的,有些是在鄰居那裡學來的,不管怎樣只要有這種現象,老師不要放任自流,要立即糾正,批評。髒話很容易學,要改掉很難,老師就應該要求學生,提醒自己,要說髒話時,你就要憋著。另一個就是老師利用班會,要求學生討論髒話是不是不文明的行為,還可以聯繫自己實際寫作文等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改正不文明行為。

學生髒話現象最厲害的時期,應該發生在五年級上學期,“很多同學張口閉口罵神經病,還有其他不文明的用語。我當班主任時學生從來不在我面前說髒話,我也沒有聽到過,一直沒有發現。學生基本上是老師不在場的時候說髒話,成績差的髒話最多,有時成績不錯的學生也會說幾句,只要被我逮到了不管你成績好還是成績差,我都會一視同仁,嚴格教育。借發現的時機用班會專題講座,有時放學留下來講這個事,讓同學們重視起來,不再發生。

我又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改變說髒話的不文明行為?為此很動了一番腦筋。

一,在班裡設立了一個“髒話記錄員”,每次有誰說髒話,名字都會在牆上記載下來,雖然加大了老師的工作量,但是,誰說髒話,誰沒說髒話一目瞭然,在一定程度上對有些同學起著約束作用。

二,設立“文明監督員”,每個大組選一名女生來擔任。這名女生,一定要善於做勸導工作。“一般比較嘮叨的女生,更能勝任這個工作。”她們會不停地在說髒話的同學耳邊說:“這種行為不好,對班級、學校、社會都不好,要改掉這個習慣”。

三,以小組為單位,每月進行總結。獎勵進步大的,對沒進步,又沒改正說髒話的不文明行為習慣,可以辦學習班。要觀察學生的微小進步,要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其實,要改掉說髒話的習慣,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但需要一定的時間。

我認為,有著良好班風的班級,說髒話的不文明現象會好一些。這個年紀的孩子,同伴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一個班裡如果有一小部分學生不學好,就會帶壞風氣。”

所以,我們老師要做的事就是“立規矩”——不好的事情,絕對不能在班裡發生。“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口,用腦子指引自己的手和口。”有了這樣的規矩,學生們知道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說髒話這樣的不文明行為肯定就很少在班裡發生。

我承認,作為老師的職責,只能去引導、教育孩子不說髒話,但要根治說髒話這種行為真的很難。“學生受環境影響很大,比如現在的網絡遊戲,上面一起玩的都是成年人,說的話很多是不文明的,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

另外,家庭教育在這方面不能缺失。“有些家庭出來的孩子,從來不說髒話,他們的家庭也是有規矩的,有些話絕對不能說。另外,在孩子面前家長也要說文明語言,千萬不能爆粗口。”





愛生活的徐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還是比較瞭解小學生的。對於小學生的哪些行為讓人頭痛?其實,有很多,在這裡我列舉幾個有代表性的。

【1】厭學。學習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幾乎沒有幾個人會真正喜歡學習,大部分都是迫不得已而學習的。尤其是小學生,95%以上的小學生都有厭學情緒,具體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後作業應付,學習自覺性差等。那麼,不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遇到孩子或者學生不愛學習,就是件讓人頭痛的事情。

對於厭學,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有效的好辦法,因為,學習本來很苦,很累,這本身就無法改變。作為家長老師,只能儘可能的去變通一些方法來讓孩子對知識產生興趣,從而改變學習態度。

【2】自私。社會在快速的發展,世界在不停的改變,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在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利益化。快節奏的生活,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自私的人越來越多。而作為小學生,很多都收到家長的影響,尤其,是很多家庭對獨生子女的過分溺愛,導致,現在的孩子,不會禮讓,沒有謙讓的品質,大部分都比較自我,自私。其主要表現有,不懂得分享,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等等。

對於自私,我認為家長和老師可以,以身作則多引導孩子,有好東西要分享給他人,做任何事情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多替他人著想等。還可以多帶孩子參與團隊協作的遊戲和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領悟,分享,協作的道理。

【3】挑食。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獨生子女家庭眾多,對於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家長們也都是不遺餘力。導致,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挑食,不注意營養均衡。這可苦了做家長的。其主要表現為,喜歡垃圾食品飲料等,不習慣綠色蔬菜。

對於挑食,作為家長應該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發育期的身體健康可是至關重要的!具體的做法是,比如同樣的食材可以變換做法,來達到孩子吃的目地,比如,很多孩子不愛吃綠菜,那麼就可以把綠菜做成蔬菜沙拉或者蔬菜丸子,這樣孩子劉容易接受。

以上三點就是我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