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維護與修理!

汽車維護、保養與修理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人們對於汽車維修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並且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規程和準則。但是,這些規則是有適用條件的,是針對大多數情況而制定的。汽車故障的形成和產生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在運用汽車維修規範時,需要根據車輛的歷史與現實情況做具體分析。執行任何維修規範都不可絕對化,故障現象的甄別、故障原因的判斷以及維修措施的取捨,都應以實踐為唯一的檢驗標準。下面列舉幾個汽車維護與修理的例子,以做簡要的說明。


汽車的維護與修理!


  1.關於零件安裝的方向性

  在汽車維修手冊中,對許多零部件的安裝方向做出了限定。以汽缸墊和汽缸蓋的安裝為例,一般要求按照汽缸墊上的記號進行安裝。對於沒有標記的汽缸墊,由於銅皮石棉汽缸墊分為光滑和有卷邊兩面,在安裝時,通常應當使光滑的一面朝向汽缸體,以防止燃燒室內高溫、高壓燃氣沖壞汽缸墊。但是,這是針對鑄鐵汽缸蓋而言,因為過去絕大多數發動機的汽缸蓋採用鑄鐵製造,鑄鐵汽缸蓋使用非常普遍,所以上述安裝規定是正確的。可是現在不少汽缸蓋採用鋁合全製造(如乘用車汽缸蓋),由於鋁合金的質地比較輕軟,為了防止汽舡墊卷邊刮傷鋁合金汽缸蓋平面,所以應當將汽缸墊光滑的一面朝向汽缸蓋安裝。
  在汽缸蓋經過拆裝並且發動機運轉10~20h後,一般要求複查鑄鐵汽缸蓋緊固螺栓的緊度,以保證汽缸蓋與汽缸體之間可靠的密封性。但是對於鋁合金汽缸蓋而言,其膨脹率大於鋼螺栓,受熱以後汽缸蓋與汽缸體會壓得更緊,因此,鋁合金汽缸蓋在冷卻狀態下按規定的轉矩擰緊以後,可以不復查汽缸蓋螺栓的緊度。換句話說,汽缸蓋經過拆裝後,要不要複查汽缸蓋螺栓的擰緊度,需要依據汽缸蓋的材料來決定。


  2.關於怠速運轉的利與弊
  在一般情況下,發動機應當避免長時間怠速運轉。制定這項規定不僅是為了節省燃油消耗,還因為由於怠速運轉時汽缸內的混合汽燃燒不完全,往往在汽缸內形成積炭,同時增加了有害物的排放。但是在下列情況下,怠速運轉卻是必要的。
  (1)發動機啟動後,怠速運轉一會兒,能夠使潤滑油快速壓送到各摩擦副表面,有利於減少機件的磨損,同時使機體的溫度逐漸升高,便於投入負荷運轉。
  (2)在汽車磨合階段,怠速運轉是一個必經的步驟,而且有一定的時間和負荷要求。
  (3)在大負荷、長時間運轉後,讓發動機(特別是廢氣渦輪增壓型發動機)怠速運轉一段時間,有利於機體逐漸降溫,從而避免軸承咬死,或者由於驟然冷卻而產生機件開裂事故。
  3.關於維修數據的取與舍
  在維修手冊中,一般都對點火(或供油)提前角、氣門間隙等調整數據給定一個範圍,例如某型號發動機的供油提前角為上止點前25°~27°,只要實際值不超出這一範圍,發動機就能正常運轉。如此理解,對於技術狀態良好的發動機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對於比較老舊的發動機,則要根據發動機的技術狀態和季節的變化做具體分析,確定調整值是偏向上限有利還是偏向下限有利。

  (1)供油提前角
  如果汽缸、活塞、活塞環、氣門等零件磨損,造成汽缸的壓縮力不足,或者由於冬季氣溫很低,燃燒室內混合汽的著火延遲期增長,此時噴油泵的供油提前角需要延遲一些(即偏向下限),否則將造成柴油機啟動困難、功率下降和油耗上升。
  (2)氣門間隙
  為了減少發動機怠速時CO等汙染物的排放量,可以稍微增大氣門間隙。如果氣門間隙過小,則氣門重疊的角度就會增大,導致有一部分燃氣隨廢氣排出機外,不利於減少怠速時有害物的排放。
  (3)電解液密度
  實驗數據表明,在一般情況下,電解液的密度偏低較為有利。雖然較高密度的電解液可以略微提高蓄電池的端電壓,但是當密度過高時,電解液的黏度加大,使其滲入極板微孔的能刀減弱,蓄電池的內阻增大,反而造成蓄電池的容量降低,與此同時會加劇極板和隔板的腐蝕。因此,只要蓄電池沒有凍結的危險,在冬季可以採用略低的電解液密度。


汽車的維護與修理!


  4.關於儀表顯示的解讀
  (1)機油壓力報警燈
  在汽車儀表盤上,一般設置機油壓力報警燈。如果在發動機運轉中機油壓力報警燈點亮,說明潤滑系統主油道的油壓過低,可能是油底殼內的機油存量不足,也可能是潤滑系統發生了實質性故障,此時應當停車檢查和修理。但是,如果在發動機怠速運轉時機油壓力報警燈點亮,並且隨著轉速逐漸升高,機油壓力報警燈熄滅,則屬於正常現象。
  (2)充電電流指示燈
  有的車型用電流表代替充電指示燈。在一般情況下,只要蓄電池的技術狀態正常,汽車行駛一段時間後,電流表指示的充電電流會變小,甚至接近於0,表示蓄電池充電已完成,屬於正常現象。為了驗證是否存在故障,可以開啟前照燈,讓蓄電池短時放電,如果此時充電電流增大,說明充電系統基本正常;如果此時充電電流仍然很小,則說明充電系統存在故障,應當分別檢查發電機和電壓調節器。
  (3)ABS報警燈
  如果汽車有幾小時未運轉,由於液壓系統內壓力降低的時間比較長,ABS報警燈和制動器報警燈通常會保持點亮狀態達20s以上,這是正常現象。因為ABS液壓泵及其電動機使儲壓器內的油液恢復到正常壓力需要一定的時間。


  眾所周知,ABS需要依賴常規制動系統這一“平臺”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在下列情況下,即使ABS系統工作正常,制動器報警燈也會點亮:①只有驅動輪在轉動,例如升舉汽車進行各擋空載試驗,由於部分車輪沒有轉速,所以此時ABS報警燈常亮屬於正常現象;②一隻驅動輪被卡滯;③車輪打滑;④ABS長時間工作;⑤輪速傳感器受到電子信號干擾。
  5.關於汽車發出的響聲
  (1)汽油機發出的爆震聲
  嚴重的爆震聲不僅使汽油發動機的噪音增大,而且容易引起活塞和氣門等機件燒蝕,縮短髮動機的使用壽命。但是對於傳統汽油機而言,在大負荷以及最大扭矩轉速附近時,汽油機的輕微爆震聲屬於正常現象,它表明該機的點火時刻調整得比較準確。
  (2)發動機的運轉噪音
  大型貨車一般拖帶四輪掛車,四輪掛車大多數採用氣壓式制動系統,所以在汽車上設置了空氣壓縮機(俗稱為“氣泵”)。大型貨車的過大噪音大部分來自空氣壓縮機,一方面是空氣壓縮機傳動帶的運轉噪音(可以暫時拆下傳動帶試驗,看噪音有無變化),另一方面是有的空氣壓縮機採用牙嵌式離合器,這種牙嵌式離合器在結合過程中承受的衝擊載荷很大,當它磨損後會產生明顯的噪音。維修人員不要把空氣壓縮機的運轉噪音誤認為是發動機的敲缸聲。

  (3)使用啟動液時的噪音
  在高寒地區,傳統柴油發動機旱晨往往難以啟動,有時需要藉助於啟動液。但是在啟動的瞬間,發動機會發出較大的響聲,這屬於正常現象,並不是發動機故障,是啟動液在汽缸內驟然燃燒的響聲,啟動之後就會恢復正常。
  6.關於故障現象的甄別
  (1)“向水箱加水一下子就滿了”
  向冷卻水箱加水一下子就滿了,實際上存在著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冷卻系統內確實水量比較充足,無需過多添加;另外一種情況是冷卻系統內嚴重缺水,但是由於操作者向水箱灌水過急,冷卻系統內的空氣被堵在水套內,形成“氣阻”,無法逸出來,實際上系統內並沒有充滿冷卻液,所以“一下子就滿了”是一種假象。正確的加水方法是應該分幾次灌水,以便讓水套內的空氣能夠逸出來,必要時擰開汽缸體上的防水開關,從中排放一部分空氣。
  另一方面,在環境氣候和工作負荷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汽車水箱的容水量越來越小,便不能掉以輕心,有可能是冷卻系統內的水垢太厚了,或者是積存了太多的雜質,造成冷卻系統的容積越來越小。此時應當對冷卻系統進行徹底的清洗,而不能盲目地認為冷卻水消耗少了。

  (2)“橡膠輪胎的充氣壓力不足”
  許多汽車採用性能優良的子午線輪胎,在一般情況下,子午線輪胎的接地面積比普通斜交輪胎大。有些人以為輪胎充氣匪力不足,所以不斷地充氣,往往造成充氣過量,縮短子午線輪胎的使用壽命。
  另一方面,當子午線輪胎的氣壓確實不足時,也不能認為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而疏於充氣。最好使用輪胎氣壓表,檢測橡膠輪胎的氣壓是否符合規定。
  (3)“液壓升降系統升舉緩慢”
  初次使用時,液壓升降系統出現“爬行”現象是設計所允許的,但是在經過充分磨合,液壓油的溫度升高以後,液壓升降系統仍然出現“爬行”現象,這說明液壓升降系統存在洩漏或者堵塞的問題,應當詳細加以排查。


汽車的維護與修理!


  7.關於潤滑油脂的運用
  維修人員都知道,潤滑脂是汽車維修和保養中一種常用的潤滑劑。它具有獨特的黏性和優良的潤滑性能,同時能夠用於密封和防鏽。但是潤滑脂的使用很有講究,需要區分哪些情況下適合使用,哪些情況下限用,哪些情況下禁用。
  在普通螺紋連接件上禁止塗抹潤滑脂,這是由於螺紋連接是依靠螺紋之間的摩擦力以防止鬆動的,因此在所有的鎖緊螺母、車輪螺栓、飛輪螺栓以及花鍵上,都禁止塗抹潤滑脂,否則將會引起摩擦力銳減,螺紋連接件很容易鬆動。另外,在摩擦片和橡膠件上也禁止使用潤滑脂。而在經常接觸水的螺紋連接件上,可以適當考慮使用一些潤滑脂,或者塗抹防粘劑,否則該處的螺紋會很快鏽死,造成螺檢拆不下來。
  在潤滑脂的選用上,必須依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由於發電機和電動機在運轉時會發熱,所以潤滑電機的滑動軸承必須使用耐熱性能好的鈉基潤滑脂,而不能使用鈣基潤滑脂,因為鈣基潤滑脂在高溫作用下容易變質。而在冷卻液泵的滾動軸承(冷卻液泵的工作溫度不高)上,必須使用鈣基潤滑脂,而不能使用鈉基潤滑脂,因為鈉基潤滑脂遇水容易乳化變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