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摆渡人”!


生命“摆渡人”!

王舟,58岁。

大庆油田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石油石化分会理事,黑龙江省危重症抢救专家组成员,大庆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大庆市重症医疗小组组长、首席专家。

1999年,完成大庆第一例骨髓移植;2009年“甲流”抢救组成员之一;大庆市新冠肺炎救治中心重症救治组组长。

3月22日,大庆“清零”!

仿佛一夜之间被按下暂停键一样,这座城市在春光里“一夜”醒来。

回想起“四门落锁”的日子,宛若一场梦。回想起白衣执甲与病毒交锋的情景,也犹如在回放一部电影。然而,这一切都曾真实发生过。

在这座城市被一群叫“新冠病毒”的魔兽偷袭时,有一个人,他带领着全市派出的重症医学科精兵,牢牢驻守着生命最后一道防线,是战“疫”中的生命“摆渡人”。

他的名字叫王舟——大庆市新冠肺炎救治中心重症救治组组长。

与病毒交锋最激烈的战区,他是如何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在近40天,近千个小时里,他又经历了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心路历程?

归·来

“怎么瘦了这么多?”

“头发怎么白了?”

3月22日12时许,在油田总医院住院三部门诊楼外,上午刚解除医学隔离的王舟来到了医院。

医生白艳玲、王晓红看见了王舟,眼圈红了。

王舟穿着灰色的超轻羽绒服,戴着口罩,头上的白发十分刺眼。如若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任谁都不会想到,眼前这个男人刚刚结束与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锋。

这段相聚的情景,我是从油田总医院一名熟识的医生传给我的视频里看到的,这也是我第二次看到王舟。

第一次见到王舟,是在2月10日大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干部会上,他穿着米色的棉大衣,戴着蓝色的防护帽,严肃的脸上透着些许疲惫。他被任命为救治中心重症救治组组长,派驻到第二医院工作。当时我便想去采访他,可是那种情形下,我却不忍去打扰。

生命“摆渡人”!

会上略显疲倦的王舟

3月23日,也就是王舟解除隔离的第二天,他回到了油田总医院ICU上班。下午14时,在ICU的示教室里,我再见了王舟。他穿着墨绿色的工作衣,迎着阳光向我走来。比上一次我见到他,清瘦了不少。

去的时候148斤,现在136斤!你们都说我瘦了,我就量量。头发白了,染染就黑了。

我没想到,印象中一脸严肃的王舟竟也有这样诙谐的时候。提起一个多月前去救治中心的事,王舟说似乎就发生在眼前。

1月24日,除夕,9点多的时候,我接到电话,叫我到市政府开会。我市有了确诊病例,市里将定点救治医院设立在第二医院,需要临时组建ICU,让我过去帮忙。我是有准备的,这场疫情来势凶猛,是一定需要重症人去保命的。

在这之前,我就对家人说,让他们做好准备,因为我随时可能走。只是那时候还不知道是在大庆,还是会去湖北。

当天开完会,又和市领导一行到第二医院考察,王舟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他开始收拾行李,把这个消息告诉给80多岁的父母。

这个事情不能瞒着,因为我这一去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我爸是一名军人,经历过枪林弹雨,对责任看得很重,他全力支持我。我妈也通情达理,一直嘱咐我要小心。

王舟的行李箱里,装上了一年四季穿的衣服,他不知道这场战“疫”要打多久,他只知道疫情不结束,他一定回不了家。临走前,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劝父母一定听话,乖乖呆在家。

不要让我操心,我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也是快60岁的人了,也是高危人群,我要是不安心,免疫力低,如果感染就可能“挂”掉。

王舟说,父母很听话,这也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在救治中心这些日子,不管多忙,他每天都会跟父母视频一次。

晚上五六点钟,他们吃完晚饭了,抽时间和他们说两句话,至少让他们看到我还活蹦乱跳的,他们就不惦记了。

压·力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不给任何人准备和喘息的时间。

1月24日,王舟接到命令,协助组建ICU病房。1月30日,第一个重症患者便转运了过来,住进了ICU。

当时政府紧急采购的设备还没有到,患者已经到了,怎么办?呼吸机没有,去龙南医院借,去我们油田总医院借。经鼻高流量吸氧机没有,去人民医院借。无论如何,不能耽误抢救。

设备有了,人呢?患者需要24小时照护,这不是几个人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院里的孩子们纷纷请战去发热门诊,我对科里的年青人说:“孩子们做好随时应召的准备,需要上的时候一定要冲上去。写请战书的,党员干部先上。”大家让我很欣慰,没有一个后退的。越是危难的时候,越能凝聚力量。在市里的统一部署下,各家医院都派出了骨干力量来增援。

生命“摆渡人”!

ICU病房里的王舟

采购的设备陆续到位,人员到位,诊疗流程很快理顺,ICU正常运转起来。看似一切步入正轨,殊不知此时的王舟却承担着更大的压力:一是保命,保患者的命;二是保安全,保证医务人员不被感染。

我上去了,我带去了这么多人,不光是我们医院的人,我还带去了全市医院ICU的医生和护士。

平时大家做的是保护患者的防护,避免把外面的病毒带进去。而这次做的是传染防护,不能把里面的病毒带出来。要治病,还要保证不能被感染,你知道压力有多大吗?

我们科护士长辛云辉走的时候,她爱人拉着我的手说:“我就这一个媳妇啊,我们孩子就这一个妈呀,得给我安全带回来呀。”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舟的情绪有些激动,声音几度哽咽。在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闪烁的泪光。

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对这种传染病,没有经验,都很紧张,全国都一样。医疗物资紧缺,市里想尽一切办法筹集医疗物资,竭力保护着大家的安全。在ICU里,危重患者上着呼吸机、血液净化仪,插着鼻饲管,大家不仅要时刻监测各项数据,还要定时给患者翻身、灌肠、通便、吸痰……每一项操作都很危险,都是和患者体液、血液、飞沫直接接触。可你不能因为危险就不去做?你守的可是最后一道生命防线,做的是到死神手里抢人的事儿。

这一个月,他光电话就接听了3000多分钟。压力大的时候,王舟就和院里的专家、省里的专家,或者在武汉救治一线的同行聊聊天,互相鼓励鼓励,就算解压了。

为了能及时赶到病房抢救,ICU在门诊四楼,王舟就住在门诊一楼。遇到紧急情况,王舟必会在5分钟内赶到。

有空赶紧吃饭,因为有可能饭吃到一半就得去抢救;晚饭后看患者比较平稳赶紧睡觉,因为说不上几点就得起来去抢救。半夜醒了,赶紧拿起手机看一下病房内的监护系统。

王舟说,即使在隔离期间,每天在睡梦中醒来,他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拿起手机,看到病房内32个摄像头已经离线时,他才想起来病房内已经没有患者了。

救·命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太强了,对免疫系统的损害超乎你想象。对于重症患者,我们举全市之力在救,能做的生命支持都做了,可是最终还是无法抢回所有人的生命。

王舟提到我市因新冠肺炎去世的72岁患者时,沉默了。我在他的眼神里,读到了一种痛。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有睡。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一张猖狂的笑脸,它在向我们发出挑战,我们不能认输!医学总是不断在进步的,与病魔对抗的过程,也是医学往前迈步的过程。

ICU病房里,有一名高龄重症患者,戴着呼吸机,却总是呼吸窘迫,一天要抢救好几次。数据显示,气道压力特别高,王舟分析患者应该有痰,可是普通的吸痰方式却吸不上来。

生命“摆渡人”!

为患者做支气管镜的王舟

我们决定给患者做支气管镜,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才能往下治疗。

把支气管镜下去后,我们看到痰就堵在气道里。我在重症工作了11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黏的痰,和胶冻差不多。往上吸的时候,镜子就被堵了。我们往回退镜,痰的黏丝能拉10多厘米。我们就反复这样拉,每次拉上来一点,赶紧冲洗气管镜。第一次吸出了50多毫升黏痰,对肺部进行灌洗后,患者生命体征立刻平稳了下来,明显转好。

如果把隔离病房比做战场,那么给患者做支气管镜,就是一场“冲锋”。深度开放患者气道,病毒极易飘浮在空中形成气溶胶传播,相当于气溶胶“满天飞”。从医的人都知道这种操作的危险系数,都抢着往前冲,每次都被王舟拦下。

做一次支气管镜,再加上肺泡灌洗,就要半个多小时。不仅要全神贯注,还得关注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护数据。喷溅物溅到身上也在所难免,每次操作下来,王舟都全身湿透。

肺泡灌洗风险大是大了点,但是它能清除下呼吸道肺内的分泌物,改善肺泡通气和弥散功能,留取深部标本的检出率也更高。这是一种常规的诊疗操作,但是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当时还没有人去做,做完后效果也的确很明显。

王舟将经验分享到了我省重症医疗交流平台,又被武汉的重症同行分享到全国。

“根据气道分泌物情况,选择密闭式吸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采取相应治疗”,在《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指南》中,加进了“支气管镜”的诊疗规范。而王舟在做此项操作时,《新冠肺炎第五版诊疗指南》刚刚出来。

守·护

所有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救人。患者每抢救成功一次,就会安心一次。

王舟带领的团队先后将7名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用上了国内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包括ECMO(体外模肺),也叫“人工心肺机”。

生命“摆渡人”!

ECMO被看作是目前救治重症患者的终极手段。它的原理就跟打气泵一样,把患者的血引流到体外,经过人工膜肺氧合器充分氧合后,再输入患者体内,维持血液循环,起到替代人体心肺功能的作用。

然而,对于这项技术,全国能熟练操作的医护人员并不多。省里来的专家将ECMO装上去第二天,对医护团队进行培训后,便去了湖北驰援。接下来,维护它的正常运转就要靠王舟的团队。

每个参数代表什么,要怎么调整,ECMO就像一座大厦,挪每块砖都要谨慎。

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太快,大家得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节机器各种参数,乃至于调整治疗方案。这个更新速度,经常都是以分钟、小时为单位来算。孩子们把老师讲解的视频录下来反复看,把操作规范粘贴到墙上,24小时有专人在旁边盯着。

上了ECMO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很快平稳下来。而这台“救命机器”历经了3个医疗团队,被成功守护21天,最终成功撤机,挽救了患者生命,也刷新了我市重症用ECMO抢救的天数纪录。

各家医院来的年青人都受了不少苦,没有一个人退缩,这很让我感动。没有他们,就没有这场战“疫”的胜利。现在,孩子们都安全地回到各自的岗位,我也该回归岗位了。最近科里患者比较多,抢救任务比较重,留在家的孩子很辛苦。

从开始到结束,王舟一直把他带领的医护人员称为“孩子”。他说这话时,我看他的目光,就如春日午后的阳光般温和。

就是这样一个如父如兄的男人,带领着我市重症团队,从1月30日接治第一个重症患者,到3月8日将最后一名重症患者转到普通病房,完成了近40天的抢救任务,守住了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去宾馆接受隔离的时候,没有庆祝,亦没有告别,只有默默嘱托:“我们的东西先留着,等我们真正不用回来时再整理。”王舟说,他们虽然已经做好了“召必回”的准备,但是却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