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很扎心的話題: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作為一個好不容易從落後的小地方走到大城市站穩腳跟的人,我非常能體會提問者內心的無助和茫然。

貧富的差距確實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去思考貧窮或者富裕,以及用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這樣的差距。

所以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透過現象和大家探討問題根源,希望能幫助一些年輕人走出困境。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農村大學生混得比較差?

今天跟大家聊個話題,有點沉重,但很有現實意義:就是農村大學生的處境和發展。

我自己,就出身於一個十八線的小地方。

那裡經濟不行,大家觀念也比較落後,非常靠人情關係維繫個人發展,很多重要的工作機會,幾乎都靠裙帶和世襲。如果你在當地沒有好的背景,沒有好的出身,基本就是很難混出頭來。

這也是我畢業依然選擇大城市發展的原因。至少可以憑自己的才華和勤奮,獲取更多的機會。

但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像我這樣平民出身,或者很多農村出身的年輕人,畢業進入社會發展時,真的是路途坎坷,一路艱辛。

要得到一樣東西,會比那些大城市,家裡有資源的二代們,付出數10倍的努力。

我們竭盡全力要達到的目標,可能只是別人的觸手可及,甚至是出身的起點。

我想寫這篇文章,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大家對窮人太不友好了。隨便去知乎查一下,很多問題都是這樣的論調: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好像貧窮就是原罪,窮人就是懶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之那些有錢人,反覆被大家叫做國民老公、XX爸爸,因為個人財富顯赫,被大家反覆吹捧勵志、男神。

有錢=完美人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些家境優越的人,你現有的成績,很大部分真的是中了卵巢彩票的。不要說你全憑個人奮鬥。

有一段公開課演講非常精彩:即使是一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奮鬥精神、職業道德,即使是努力本事,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幸運的家庭環境。無論是你,還是我們,都不敢妄自邀功。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而因「出身致貧」的農村大學生,確實就是因為「運氣不好」,很大程度影響了他們的個人前途。

環境和出身的外部原因,總是因為各種原因被忽視掉了。但是大家不要灰心,認清現實,才能改變現實。

我先跟大家聊聊,農村大學生,個人發展會比同齡人難度更大的3個主要原因。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家族資源有限

反哺家庭影響個人發展

不管你是否承認,我們每個人的個人奮鬥起點,都是站在上一代家庭的肩膀上開始的。

最理想的情況,是你將父母一輩子創造的資源、財富,完全吸納並轉化,然後用這些寶貴的資源積累,逐步形成個人發展的勢能,把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可是農村出身的大學生,父母大多是農民,很多家裡還不止一個小孩要撫養,有限的物質資源,必然無法滿足所有子女的發展。

這時候有的孩子要放棄自己的前途,提前進入社會打零工,養活家裡,給另外一些兄弟姐妹,提供一種鯉魚躍龍門的機會。(這部分孩子已經輸掉了一大截)

而如果你是家中唯一的希望,所有家庭成員押注在你身上,讓你上了好大學;作為一個有基本良知的人,肯定在賺到錢以後,第一時間把大量的財富,返還給家裡人,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客觀上,卻相比很多家境優越的同齡人,失去了很多的個人發展機會和儲備基金。

當別人衣食無憂地學習這個時代最好的知識時,他們可能業餘時間還在為妹妹的生活費打拼。

有些人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已經遍歷歐美國家,見識到更大的世界,他們可能發愁是否,是否能買到一張舒適的春運火車票,過年給父母包大一點的紅包。

說白了,有錢人用錢買時間,窮人用時間換錢。

而年輕的時候,正是需要大量財富,去投資自己,讓自己增值的階段,這個時候時間才是寶貴的東西。

可是由於他們需要承擔反哺家庭的重擔,很多人只能短期犧牲個人時間、財富,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尋找平衡點。

這很無奈,但這也是現實。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王牌特工》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試錯成本巨大

失去很多潛在機會

我有一個關係很好的朋友,她的家族背景很雄厚。畢業後,因為興趣她選擇在一家互聯網公司畫漫畫。

我平時跟她接觸,她總是樂呵呵的,好像從來沒有煩惱。

我問她:“互聯網公司生命週期不穩定,說不定哪天就垮了,你不怕失業嗎?為什麼不讓家裡幫忙,找一份穩定的體制內工作呢?輕鬆又安慰,多好啊。”

沒想到她說:“失業就再找一份工作啊,自己幹得開心就好,大不了自己做生意咯,反正餓不死吧。在體制內有什麼意思啊。”

我真的很羨慕很羨慕她這種無憂無慮的心態,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沒有退路。

而我的這位二代朋友,她從來不會擔心失業,因為關鍵在於她說的:反正餓不死啊。大不了自己做生意。

你看,區別就在於:

她哪怕失敗了,還有很多退路,甚至退路比現在更好,她的背後是海闊天空。而我不能後退,也沒有很多選擇,因為我的背後是萬丈深淵。

農村出身的大學生,處境就更艱難了。他們在做選擇時,幾乎都是以風險為第一考慮因素,主觀傾向於選擇公務員、國企這樣穩定的體制內工作,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穩定。

放手一搏去創業,成功了財富倍增,失敗了一無所有。那是有錢人的遊戲,他們玩不起。

從投資學的角度看,低風險,就意味著低收益。哪怕一個未來前景可能很豐厚的機會,只要超過了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一定是被放棄掉的。

這就是底層孩子的悲哀,必須要放棄高風險高收益的機會,選擇一條緩慢和安穩的坦途。

同時,因為時間、精力的有限性,他們必須向生活低頭,放棄很多自己喜歡的志趣,保證自己全家能夠吃飽飯。

所以客觀上,他們也會過得更加辛苦、焦灼,減少很多生活的幸福感。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為了彌補童年缺失

更容易犯低級錯誤

農村出身的孩子,童年的物質生活大多是匱乏的,精神層面也會有或多或少的缺失。這種遺憾,如果一直無法修補,到成年以後,很可能以一種報復性的姿態展現出來。

比如財富的匱乏。

小時候沒有錢的人,長大以後,會把錢看得特別重,病態時甚至凌駕於道德、法律之上。

我之前看《人民的名義》裡,那個趙德漢處長。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

而面對這滿屋子的人民幣,他卻不捨得多花一分錢,哭著說:

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在他這種農村出身的孩子眼裡:

金錢不是工具,而不是物質生活的保障,而是一份與生俱來的安全感。

童年時越匱乏什麼,長大後就越在意什麼,越去追求什麼。這種匱乏感,可能伴隨一個人一輩子。

還有很多因為美色栽跟頭的中年男人,也是因為年少時的情場失意。一個苦出身的人,年輕得不到滿足的地方,中年得富以後,會變本加厲地要回來。

幸福的人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都在治癒童年,就是這個道理。

農村出身的年輕人,從小就揹負了這種復仇式的精神壓力,長大更容易在他的那塊軟肋上栽跟頭。

較低的起點

照樣演繹絕地反擊的故事

雖然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因為家庭原因,確實在起點上,落後同齡人一大截,但並不是說他們沒有任何機會了。

相反,這更應該激勵我們,去超越家族的束縛,贏得你想要的人生。

要相信:命運給了我們一個較低的起點,是讓我們上演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