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包机接疫区的小留学生回国就是“仇富”吗?

全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后,国内疫情暂时基本得到了控制。而此时,国外各地区又出现大规模疫情蔓延的趋势。野火燎过枯草,显露出了地面的怪石嶙峋。

有大约1.5万中国的“小留学生”滞留在英国,平均年龄只有14岁!并且绝大多数是之身在外,无父母陪护。

据称,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英国中小学校被迫停课关闭,亦不能给各外国的“小留学生”们提供食宿。于是,中国这1.5万“小留学生”瞬时成为了没妈的孩子。

想要自行回国?受疫情影响,回国的班机又大多停飞,由每周168班次锐减至23,十几岁的孩子更是一票难求。

反对包机接疫区的小留学生回国就是“仇富”吗?


国内这些孩子的父母着急了,有166个家庭发起请愿,要求国家包专机将滞留孩子接回,并自愿回国后接受14天隔离。

消息一经传出,网友们又不买账了,纷纷对此事提出了担忧和质疑,理由是:我们全国人民忍受了近两个月的居家隔离,生活、精神、经济等各方面付出了惨重代价,好不容易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时候接受疫情爆发期国家如此大量的回国人员,是否会让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对于网友们的抵制,孩子的父母们怒了,大打感情牌,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哦,并怒怼网友:“你们这是仇富,就是看不惯别人有钱?自己没钱出国,就天天找借口骂留学生!我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有错吗?现在疫情期间,孩子是中国人,让孩子回国有什么错吗?”

反对包机接疫区的小留学生回国就是“仇富”吗?


整个事件中,到底哪方错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站在每个人角度上,似乎是谁都没错。

但是这里面就要提到一个“契约精神”。

你买了一只股票,买的同时就表明你自愿接受它的涨跌赢损,总不能赚了就怯怯自喜,亏了就爱哭天嚎地怨天尤人吧。

你有钱,给孩子更好的环境,这没有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按照国内九年义务教育尚处于小学阶段,你如何忍心将其独自留在异国他乡?

有网友就爆出了其中猫腻:在英国居留满10年以上,即可自动获得英国国籍。十来岁的孩子,10年后二十出头,要么可以永远留在英国工作,要么可以“回国留学”,北大、清华,那可是要享受更低的门槛、十几万每年的助学金哦。

这可是一支优质潜力股哦,好一个弯道超车,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啊。

作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可为了这支股的巨大收益,也只能忍痛割爱。怎么说来,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甚至在前一段时间国内疫情紧张的时候,这些孩子的父母无不心中窃喜:我的孩子在英国,是安全的!我做出的决定多么英明正确。

更甚者,彼时,中国富二(三)代们的豪车队伍齐聚唐人街头,隔岸观火高呼“中国加油”。声音是那么的刺耳,给国内本已受伤的心灵又撒了一把盐。

然而…风水轮流转,形式瞬间逆转了。

你突然发现这支股票面临着“熔断”,这时候你又说“孩子是中国人,外面疫情紧张,孩子还小,就该由国家给接回来”?

有个民间传说:齐国有户人家有个女儿,有两家人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陋但是家境富裕,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家里很穷。父母犹豫不决,便征询女儿,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这就是东食西宿的故事,正在现实中上演啊。

世上没有东食西宿的好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当初既然选择了这支潜力股,就该承担相应的跌损风险,而不是转嫁给国内无辜群众!

同为天下父母心,十几岁的孩子,之身在国外失去校园的庇护,固然值得同情。你的心情我们也可以理解。

然而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的孩子是孩子,国内千千万万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孩子被迫封闭在家,至今仍不能走进课堂。学业的耽误,精神的焦躁,整日凝视网课屏幕造成的视力影响等等,各方面身心受到的伤害你能体会吗?

河南贫困女孩因为没有手机上网课而喝农药自杀,你知道吗?

湖北十堰孩子们,因为家里网络不好,冒严寒爬山找信号上网课,你知道吗?

反对包机接疫区的小留学生回国就是“仇富”吗?


好不容易马上看到曙光,开学在即了,这时候从疫情爆发国家大量接回不确定人群,谁敢担保没有闪失?

如果一旦从你这儿开了先河,那还有美国的呢?日韩的呢?意大利的呢?

虽然你以退为进,承诺自愿接受14天隔离并费用自理。隐形的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另外“温馨”提醒你,你就不怕孩子在回国途中、封闭的机舱内交叉感染吗?

更何况,不是有网友给你支招了吗:既然孩子回不来,你可以过去照顾啊,你不是爱孩子吗?你不是有钱吗?

至于说我们“仇富”,呵呵,你太抬举自己了。通过中介公司把自己十来岁的孩子抛在国外,既没有在学校周边给买房居住,又没留置专业陪护人员,我想你也富不到哪儿去吧。

说我们仇视、嫉妒你?呵呵,就不说更难听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