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制禮作樂的詩篇

青銅器是指用紅銅與鉛、錫配比而成,剛製成之時是金色,故稱為吉金。

青銅器源遠流長。新時期時代末期,很多文化已經掌握了高溫的燒製工藝,也能在自然環境中見到銅製品,比如山東龍山文化晚期就發現了銅製品。

青銅器一般被分為五大類:容器、禮器、樂器、兵器、工具類和雜器。今日先來說說青銅器裡的容器。

容器含炊煮器、食器、貯藏器、酒器、水器等。種類繁多,大部分由新時期時代陶器類型演變而來,也有隨著時代演變的創新。

一、炊煮器、食器

1、鼎

大家最為熟悉的物件,鼎只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夏禹,夏禹治理洪水制九鼎。夏禹之九鼎隨後為各朝代(秦之後就失蹤)所傳承。

亦有成語故事"一言九鼎""問鼎中原",鼎早已成為那個時代身份地位的象徵,雖然他一開始的功能是食器,用來烹煮和盛放食物。亦是貴族祭祀和宴饗的禮器,更是周代墓葬規格體現身份的禮器,周禮有記載"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五鼎五簋、士大夫三鼎或一鼎這樣依次減少。"現今保存的一些周代墓葬,可以看出存在許多這樣的鼎簋制度。代表器物很多例如現藏於上海博物院的大盂鼎、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大孟鼎、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安徽博物院館藏的楚大鼎在共和國初期有多位國家領導人前往觀看。

2、鬲

用途和鼎是相似的,炊煮器。外形也和鼎相似。青銅鬲由陶鬲發展而來,廣泛使用在商代晚期,戰國晚期就漸次的消失。

陶鬲


青銅鬲

3、甑

蒸煮器,它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上部分是甗、下部分是鬲。

就是上面第二部分提到的鬲。這樣我們腦海中應該可以浮想出這可能是個青銅版的蒸籠。

甑這個器物的青銅器也是由陶器演變而來,也隨著歷朝歷代審美和功用的變化,這些器物在外形上也發生了變化。


4、簋

青銅器常見的器形。盛放五穀類的器具,在周代是重要的禮器,與鼎搭配使用。

簋最早出現在商代的早期,戰國之後簋很少見。

簋很好辨認,圓腹、肩部四耳或者雙耳、底部有一方形座或圓形圈座。現存的藏品有武王徵商簋,是現在已知最早的西周銅器。武王徵商簋明確記載了武王於甲子日伐紂之事。為武王伐紂的時間提供了確實的依據。

5、豆

豆,從外形看淺腹、有蓋、有柄、柄或長或短、或粗或細。專門用來盛放肉糜的器皿,由陶器豆演變而來,青銅豆出現於商代晚期,到春秋戰國時期很是盛行。

青銅豆

二、酒器

熟悉影視劇的同學們應該對酒器不會太過於陌生、封神演義中紂王常用的酒器——爵。爵在本質上它是一件溫酒器或者煮酒器,並非是飲酒器。酒器分為飲酒器、溫酒器還有取酒器。古人的雅緻喝酒生活是不是又再一次震撼到了我們。

酒這種東西自原始社會被髮明後,一直在人類歷史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無論是東西方的古文明都會在考古發掘中發掘出一些酒製品的遺存。

夏商兩代都喜飲酒,青銅器中酒器的數量最多。武王克商後,周代認為商亡於酒,周初周公發佈酒誥,訓誡貴族少飲酒。正因為這種政令的出現,西周的青銅器中以鼎簋這樣的食器為主,酒器的地位大大降低。

1、

煮酒和溫酒的器物、由陶器爵發展而來。形狀有方形或者圓形,有流槽,即可以倒酒又具有審美的價值。流口處有兩個柱。腹部有一個把手、下面有三足。三足是用來溫酒的部位,將銅爵插入火中,便可以起到溫酒的作用。

2.斝

溫酒器,上部分類似於杯子的形狀、敞口、口上有柱、三足、把手。由陶器斝演變而來。夏代已經出現,盛行於商代早期到西周的早期。

3.觚

飲酒器,器口喇叭狀,器身長筒狀。手握便可飲酒。商代早期就已經出現了,商代的中期和晚期大為流行,西周之後就很難見到。

4.尊

大型的盛酒器,最近很火的國家寶藏劉濤來的哪一期就是為婦好墓出土的婦好鴞尊作為守護者。

尊可分為三類,以肩尊、觚形尊還有鳥獸形的三類為主。鳥獸形的尊很是常見如虎尊、羊尊、牛尊等。

代表器物是何尊,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紀年銘文的青銅器,記載了周成王五年為何這個人所做的器。

5.觥

觥籌交錯這個成語便是能最好解釋這件器物的用途,飲酒器。橢圓形腹部、圓足、前端做龍首狀、有蓋後有把手。

6.卣

盛酒器,形狀像壺,有提樑。商代青銅器中虎食人卣在湖南出土,鮮明的體現了商代青銅器神秘猙獰的特色。

7.彝

盛酒器,方腹有蓋、蓋像屋頂的形狀。

8.罍

國家寶藏皿方罍那一期不知感動了多少人,便說的此器物。類有兩種一種是方罍(皿方罍)、另一種就是圓形罍。

9.壺

盛酒器,秦地典型器物。長頸、鼓腹、圈足。有圓形、方形、扁形等。隨著戰國後期秦人不斷的東征西討,壺也在其他六國盛行。最負盛名的應當是上個世紀出土於河南鄭州新鄭李家樓鄭公一號大墓裡的一對蓮鶴方壺。製作工藝之精美,仙鶴立於壺鼎。一隻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另一隻則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現今館藏於四川博物館的宴樂採桑攻戰紋壺是戰國青銅器的典型代表,圓形有圈足,上面有四層紋樣,大部分表現生活中的場景,具有世俗化的氣息。

三、水器

水器在三代種類並不多,有用來洗手的器物或者用來盛水照面的器物。楚地也曾出土了一套專門用來洗澡的器物,但此類器物比較少。也於楚地處於江南,比較潮溼有關。

1.盤

形狀大口,腹部比較淺。有兩耳。是用來洗手的器物,常常和匜搭配使用。,匜舀水,洗手,盤接水。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虢季子白盤是現在已知最大的青銅盤,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尊盤,採用失蠟法工藝鑄造複雜的鏤空紋樣,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虢季子白盤

2.匜

匜的後身可能是今日的水瓢,形狀近似橢圓形,腹部像瓢,有尖尖的流,後面還有一個把手。方便舀水。與盤搭配使用。

3.鑑

鑑,鏡子之意。最早的鑑為盛水器,用來照面。大口深腹平底。器形較大。流行於春秋戰國,西漢的時候仍有鑄造。

四、量器

銅製的量器最早出現與戰國,秦漢時期比較多見。量器的種類也有很多比如釜、升、尺、權。秦朝商鞅變法後鑄造了新的量器,例如比較有名的商鞅方升。釜為壇形,升常見的是方升,腹部是長方形,一端有方形中空的長柄。

五.小結

容器種類繁多,既有炊煮器,也有酒器。即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具,又是制禮作樂的禮器。現在的我們可能對於青銅器的名字覺得陌生,難讀甚至不會讀。當你要走進一座博物館總會遇到一件或者許多見青銅器,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濃縮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文化、事件。亦在對我們的文明追根溯源。


參考文獻: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

馬承源《上海博物院館藏青銅器》

郭寶鈞《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