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声明:由于来访者隐私保护原则,案例信息全都做了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以免误伤。)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这样的两性关系存在——明明已经痛苦得不行,明明知道对方不爱自己了,或者自己已经不爱对方了,却依然相扯相杀,继续纠缠。


除了现实的阻扰和障碍之外,需要被我们看到的,或许更是某些内心深层需求的扰动。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一位非常优秀的已婚女士,拥有令人羡慕的文凭学识和稳定的工作家庭,爱上了一位性格高冷的已婚男士。


这位性格高冷、社会地位优越的男士也顺水推舟接纳了她的心意,毕竟她的优秀也是毋庸置疑的。


“能得到他的喜欢,我感到虚荣感和价值感得到了满足,虽然他从不愿意多对我表达爱意,但能够陪伴他,倾听他,我感到被需要,被认可。”


显然,这是一份很卑微的爱情。


当对方打算从这段关系中抽离,不愿意再与她有过多交集的时候,她的那份刚被满足到的自我价值感倏地被凌空拔除,像一颗不合时宜的毒瘤,硬生生的灵肉分离,血淋淋的疼痛不舍。


她无法接受,陷入一边痛恨一边又恨不能跪倒在对方脚下,乞求接纳的冲突痛苦当中。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位优秀女性深陷扭曲的认同感和价值感的索要当中,完全失去理智,抛却尊严?


深剖之后,会发现这样的放不了手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成长创伤——早期认同感的缺失。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她有一位非常高冷、权威型的父亲,从小到大,都与她保持着高高在上的距离,很少给到女儿肯定和认可,以致于她一直渴求通过某种努力得到父亲的认可。


这种竭尽全力的努力和渴望被看到的执着,贯穿了她整个成长过程。


成年后,父亲虽然对她优秀的女儿表示了某种程度的默认,但那种强烈渴求被认可的需求终是留成了她内心的血痂。


她在婚后遇到了跟父亲个性极其相似的男人,而她也得到了这个男人的接纳和喜欢,这令她缺如的认同感得到了承托,令她欣喜鼓舞!


就像她疑惑的那样“我也不知道对方到底哪里吸引到我了,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给过我,就觉得是我命中注定的劫难。”


当对方收走这份喜欢的时候,她的世界倒塌了。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他带走的,哪里是什么婚外恋,而是对她整个人价值的否定啊!


  • 还有另一对离异的夫妻也是如此。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妻子多疑,不自信,胡搅蛮缠,常常以低谷的情绪和压制的行为来牵制丈夫,令彼此难受,后离异。但离婚多时,依然同住一屋。


丈夫已不爱前妻,但只要看到她表现出痛苦无力的样子,便会表达关心和照顾,这种关照又令前妻产生复合的遐想和情绪的波澜。


一旦前妻表现出复合意愿,丈夫又立马拉远距离,就那样不清不楚地拉近、扯远,拉近、扯远,在距离的反复拉锯战中,彼此折磨。


深究其原因,会发现丈夫虽不愿意再与前妻继续婚姻,却很“享用”她对自己声嘶力竭的渴求和需要。这种渴求和需要,能让丈夫变相地体会到缺失的“认同感”。


直至丈夫寻到下一任可以继续让他体会“价值感”的替身,这种不清不楚的关系才终结。


同样的,这位丈夫从小到大很少得到家人的认可,尤其是来自父亲的认可。


心理学中认为,人的自我价值感的树立最重要的时间关键点是四五岁,关键人物是父亲。


父亲对孩子的肯定和赞赏,能帮助孩子植入生命底层的自信心密码,让他获得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而一旦这部分的心理营养缺失,会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干扰,他会耗竭心力,在生命的旅程中苦苦去追寻和确认,给人际、事业、情感处理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 明明已经痛得不能再痛,却依然紧拽手心,扎得人血肉模糊。


  • 明明已经走不下去,还要一步一跪深陷其中,犹如凌迟,不耗尽最后一滴血泪,坚决不放手。


  • 这样的疼痛关系背后,需要我们深思的是,是否缺失生命的底层心理营养呢?

作者:南亦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80后作家,著有长篇心理小说《浮生若梦》。当当、淘宝、京东等多网热销。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精彩随心~

亲吻阳光,拥抱生活~

“不要离开我!”:很痛也无法松手,一定有其隐藏的深层原因

(作者本人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