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是白手起家嗎?他父親的名氣比馬雲的還要大!

馬雲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這個名字似乎就是代表著成功、財富和成就。

馬雲在1982年第一次參加高考,首次落榜,數學只得了1分。馬雲充滿了挫敗感,之後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應聘服務生,結果表弟被錄用,自己慘遭拒絕,老闆給出的理由是馬雲又瘦又矮,長相不好。之後馬雲做過秘書、搬運工人,後來又去蹬三輪給雜誌社送書。

1983年,馬雲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數學提高到了19分。馬雲的父母勸他死了上大學的心,好好學門手藝,之後馬雲又開始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穿梭於杭州的大街小巷。

1984年,馬雲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第三次參加高考,這次數學考了89分,但總分離本科線還差5分。由於英語專業招生指標未滿,部分英語優異者獲得升本機會,馬雲被杭州師範學院破格升入外語本科專業。

進入大學後,馬雲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憑藉出色的英語穩坐外語系前五名。之後馬雲當選學生會主席,後來還擔任了兩屆杭州市學聯主席。

馬雲是白手起家嗎?他父親的名氣比馬雲的還要大!


大學畢業後馬雲進入一家學校當英語老師,馬雲也一直嘗試去改變自己的生活,他每天騎車40分鐘去西湖邊上的香格里拉酒店,做國外遊客的導遊,練習英語。後來,馬雲碰到了一個澳大利亞的遊客,還邀請他去澳大利亞度假。這次出國徹底改變了馬雲的思維,“我意識到世界和我之前被教導的差異巨大,我不再跟隨別人的意見,發展出了自己的思考方式。”

後來,馬雲辭職後換了幾份工作,包括做過一個新開張的肯德基店的店長助理。1995年他創辦了海博翻譯社。因為幫助杭州市政府和美國一家公司談合作,馬雲在去美國時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1995年4月,馬雲墊付7,000元,聯合家人親朋湊了2萬元,創建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海博網絡”,並啟動了中國黃頁項目。

那時的馬雲與其說是總經理,不如說是個推銷員。一位曾在大排檔裡見過馬雲的老鄉這樣描述他:喝得微醺、手舞足蹈,跟一大幫人神侃瞎聊。

那時大家還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很多人將馬雲視為到處推銷中國黃頁的“騙子”,而他還是一遍遍地“對牛彈琴”。到了1997年年底,網站的營業額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元!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升溫,中國黃頁在一夜之間冒出許多競爭者,當時最強大的當屬本地的杭州電信。實力懸殊的競爭使得馬雲最終向對方出讓了70%的股份,但雙方合作並不愉快——失去決策權的馬雲完全施展不開手腳。

馬雲是白手起家嗎?他父親的名氣比馬雲的還要大!


1997年,當時的外經貿部向馬雲伸出了橄欖枝,他將自己所持的中國黃頁剩餘股份賤賣,帶著幾個創業夥伴遠走北京,繼續開發網上貿易站點。在租來的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埋頭苦幹15個月後,不僅讓外經貿部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上網的部級單位,而且將淨利潤做到了287萬元。

然而,外經貿部此前對馬雲團隊許諾的股份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落實。他決定再度重新創業。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花園的馬雲家中,以50萬元起步的阿里巴巴誕生了,打造出驚人財富的18人創業團隊也合作至今。

因為馬雲早年曾經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因而很多人都以為,馬雲是從草根開始白手起家的。其實,這是個誤解。馬雲沒有錢,怎麼可能創業成功呢?其實馬雲的身後還有一個很強大的家庭,和一個很優秀的父親。

馬雲是白手起家嗎?他父親的名氣比馬雲的還要大!


馬來法

馬雲的父親叫馬來法(1939年-),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他是一個曾經在中國叱吒風雲的人物,在大家還不知道馬雲這個名字的時候,馬法來的名字就已經和人盡皆知了。

馬來法長期從事浙江省地方曲藝曲種的聯絡、協調、服務工作,並進行浙江曲藝的理論和史料研究,曾先後擔任《中國曲藝志·浙江卷》、《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浙江卷》副主編。

馬來法創作了短篇杭州評話《茅山風雲》(馬來法、張永春創作),獲二等獎;還創作了短篇蘇州彈詞《將錯就錯》獲創作三等獎(作者:沈祖安、陳才錚、馬來法、朱良欣)。

1999年7月退休之後,馬來法一直在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至今已撰寫、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其中,《浙江曲藝的生態現狀及思考》獲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理論獎,他本人也榮獲首屆浙江省精神家園守護者榮譽獎。

馬雲是白手起家嗎?他父親的名氣比馬雲的還要大!


馬雲的成功,的確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但他並不是一個從偏遠小山村走出來的窮小子,而是一個有著強大背景的公子哥,只不過他沒有過多借助家裡的力量,而是靠著自己的膽識和魄力以及努力,成就瞭如今的輝煌,所以馬雲才值得我們去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