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炊 煙

當目光落在炊煙上,心底早就被一種情感纏繞。那是久遠的,那是最近的,那是模糊的,那也是清晰的。

每個人的心間,都縈繞著一抹炊煙。是村莊,是故土,是一生最溫暖的記憶。它是人們的一日三餐,是平淡的生活。終日穿行在城市的精緻結構中,西裝領帶綁架著自由,高跟鞋敲擊著水泥地面,失去了踏實和厚重。城市沒有炊煙,稍顯粗糙。

不是外表的,而是內在的溫和。炊煙,在記憶裡裊繞。看見了鄉村的路上,揹著書包趕回家吃飯的孩童。看見了漢子們推著犁耙,臉上帶著寬厚的笑意。看見了女人們圍裙上,被灶灰塗抹的圖案。時間在靜靜地流淌。

散文:炊 煙

我曾經在不同的時月,去過最深的大山。古城襄陽的南漳,一座座山峰巍峨。驅車去了一個叫著曼雲的山村,車子艱難地到達了目的地。臘月的曼雲村,不再是寂寥的。

環村而行,最喜歡在傍晚或者晌午,看每家每戶,煙窗裡冒出的炊煙。每一戶的炊煙,都各有不同。有的人家炊煙細柔而輕慢,有的人家炊煙,粗重而急忙。可能是主人的性格不一,做飯時的節奏便不同。

一處炊煙,就是一戶人家。炊煙裡有著家戶人家的五味雜陳,酸甜苦辣鹹,被一抹炊煙譯釋。也許因為自己是這個村莊的過客,對於炊煙,只感覺到了它的美麗和柔情,如詩如畫,裡面的艱辛和不易,卻更多地被美化。

冬日的村莊,有些寂寥。我站在村口的坡地,看炊煙在鄉間升起,平日裡的靜寂,被炊煙撥開。不知道從哪一家,傳來了幾聲狗叫聲。土磚房屋的黃土牆,在冬日的暖陽裡。炊煙順著煙窗,連接著天空和大地。有些優雅,有些悲壯,有些溫情,有些憂傷。

在炊煙裡,會聽見大人們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飯的場景。扯起的嗓門,整個村子都能聽見。村莊裡,一聲呼喚,泉水叮咚。叫著黑蛋的男孩,喜歡上了二丫,就成了村民們茶餘飯後的樂事。

華夏文明的根是農耕文明。炊煙早就是人們心中的根基,它承載著永恆。為了尋找,我在某年夏日,再次來到了曼雲村。

夏日的山村,有了活力。這次居住在村支書家裡。幾百年的古寨房屋,村支書一家幾代人都在這裡住著。土磚房屋冬暖夏涼,棉布床品貼身的舒坦,家常的飯菜格外的香甜。

在夏日黃昏裡,尋覓著心中美麗的炊煙。樹木蔥綠,村莊寧靜。那年,山村還沒有信號,我在與世隔絕中,有了短暫的寧靜。沒有網絡的日子,我對著炊煙入迷。時光很慢,很靜,生活很純粹。

鄉村的人們,是很按時吃飯的。這樣規律的生活,帶給我身心的愉悅。再加上炊煙裡的濃情,和村支書一家人的熱情,山居的日子更加可貴。夏夜,坐在星光之下,喝著粗口的茶,村支書給我們講起了古老山寨的歷史。

散文:炊 煙

想起炊煙時,那個古老的山寨就會浮現。日子在一日三餐的炊煙中,平淡而靜謐,舒緩而安詳。我曾經在最深的山莊,與炊煙絮語。我也曾在遼闊的草原,與炊煙相擁。

前些年,一直行走。在年寶玉則的仙女湖,遇見了一家牧民。氈房的外圍是曬乾的牛糞,圍起的院牆。遠遠望去,那一處院落,簡直是世外桃源。晨曦落在氈房上,清晨的炊煙,剛好在升起。

我站在晨曦裡,內心感動。是人間這最普通的生活,觸動了心底的情感,那一刻很想家。炊煙升起,清晨裡帶著濃濃的親情。煮著的馬奶酒,還有油餅的香味,老阿媽的熱情,年幼孩子的童真,深深地打動了我。

犛牛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炊煙下,是生活。炊煙上,是念想。炊煙中 ,是真情。一縷炊煙,把世間的生活,描摹出溫暖和感動。

有炊煙的地方,就有人家。有炊煙的地方,就有牽掛。炊煙是飄忽不定的,一陣風吹來就會消散,可是它又是恆久的,是每個人記憶裡的燈塔,是心安處的故鄉。

飛多高,炊煙是母親手中的一根線,回望時,她就在。走多遠,炊煙是心底的暖,生活的根基,就在那嫋嫋升起的炊煙之中。

你在他鄉,還好嗎。故土上的炊煙,一直不散。

散文:炊 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