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经常反省自己的人,更容易原谅别人的错误,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您好,很开心跟您分享我的观点。

经常反省自己的人,不是原谅别人的错误,而是选择放过了自己。经常反省的人选择了和生活和解的方式,原谅了那个给你伤害的人,因为错误是别人留下的错,为什么自己要苦苦揪着不放呢。有一个故事讲给你听,善良的波比问上帝,“您一直教导我们行善,可是好人却没有好报,恶人也没有受惩罚,那我为什么还要继续选择当好人呢?”上帝笑笑说,“你选择当好人,这就是对你的奖赏啊!那些背弃了道德,成为坏人的人,就是我对他们的惩罚啊。”所以说,不要纠结要不要原谅那个伤害你的人,因为那个伤害你的人已经破坏了你们的友情,玷污了你们之间最纯洁的东西,你们之间的信任多了一丝裂缝,这就是对他的惩罚;坚持做你自己,放过自己,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伤害你的人身上似乎不值得,你说对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这是曾子所说的“三省”。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所以,经常反省是完善自己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反省自己每天是否有所得,不论在身体,精神还是文化方面都要有所提升,其次,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世是否恰当,是否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有没有伤害到他人的行为。如果你每天的反省都放在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上,怎么可能去选择原谅呢?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无法更理性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不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能力了解别人。”如果你有这个能力,了解不了解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不了解也可以掌握别人的情况,这才是圣人最关心的,即如何有能力了解对方的需求,投其所好、对症下药。从这个意思说,多反省自己刻意让你更清醒的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知否值得被原谅,如果值得原谅,那就重修旧好,如果不值得原谅,就挥挥手再见。反省自己是让你认清现实,活在当下。

没有什么不可原谅,也没有什么绝对宽容。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精彩,蝴蝶自来。



阿裴有话说


是的,他曾经也犯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