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橋區“一企一策”解難題 助力企業商戶快速“回血”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紅橋區以落實市“惠企21條”和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7條措施”為抓手,迅速反應,打出一套惠企“組合拳”,特別是針對中小微企業,推出“政策大禮包”,通過“一企一策”針對性解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難題,助力企業和商戶快速“回血”,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為受疫情影響遭遇經營“寒冬”的企業注入了一股暖流。

  近年來,紅橋區全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為疫情防控期間推動企業有序、順利復工復產奠定了良好基礎。為應對疫情影響,紅橋區進一步加大幫扶企業力度,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指揮推動,區級領導掛帥復工復產專項工作組,第一時間制定出臺相關工作方案,明確責任,採取優化企業服務、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6大類、共15項具體措施,並組織近500名幹部組成153個“一企、三人、兩員”包保組,主動問需服務,針對不同企業的個性化問題,用心用情精準幫扶,推動企業應復盡復。截至目前,包括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內,區域內應復工企業復工率達96.55%,其中應復工規上企業復工率98.80%,外資、外貿企業復工率100%,應復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復工率100%,沿街商戶有效復工率80.12%。

  “感受到了真心實意,拿到了‘真金白銀’!”

  3月24日,天津敬一堂醫藥銷售有限公司裡,工作人員正忙著將藥品進行分類打包,配送到指定藥店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據瞭解,隨著全市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該公司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0%以上,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消毒液、藥品等防疫類物資的銷售額佔企業總銷售的60%左右。

  “銷售企業一般積壓欠款多,資金迴流週期長。疫情防控期間,防疫類物資需求加大,想足額採購產品需要大量流動資金,週轉有些困難。”企業負責人李歐對記者說,能一直正常經營運轉,多虧了區裡的支持。

  為了滿足企業復工復產融資需求,紅橋區金融局前期與區內金融機構研究策劃推出專項金融產品,通過上門服務、網絡宣傳及時向企業進行告知。當企業需要融資時,迅速將企業需求與金融機構進行精準對接,量身定製融資方案,金融機構盡全力進行資金調度,快速完成資金審批。通過紅橋區金融局協調服務,該企業從工商銀行獲得了150萬元的金融授信,企業急需的採購資金有了著落。

  “在紅橋區經營這麼多年,這幾年感覺紅橋區的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提升,以前是企業找政府,現在是政府主動找企業。前期受到疫情影響,企業經營有了波動,但是在紅橋區的大力幫扶下,我們感受到了政府的真心實意,拿到了救急的‘真金白銀’!”李歐表示,區裡的幫扶和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讓企業搞好經營的底氣、信心更足了,會全力投入到經營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截至目前,紅橋區協調駐區銀行機構累計向24戶企業發放貸款10109.8萬元。

  不只是在融資方面,紅橋區還在加快政策兌現、獎勵發放等方面給予企業幫扶,及時給企業輸血,今年2月以來,已累計兌現12家企業科技政策資金100.9萬元,首次認定國家高企獎勵、智能製造研發投入獎勵等資金1053萬元也將陸續發放,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雖然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區裡的幫助十分給力,我們有信心轉危為機。”天津九信科技負責人於永告訴記者,企業正逐步恢復“滿血”狀態,準備鉚足勁把之前損失的訂單追回來。

  “上午打電話諮詢,下午證照就送到手上了。”

  疫情防控期間,紅橋區進一步優化審批環節,對凡是能應用承諾制審批辦理的事項均採用承諾制方式辦理,精簡審批時間,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帶來極大便利。

  吳冬平是紅橋區一家理髮店經營者,前些天,他給區政務服務中心打電話,諮詢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相關事宜,希望能儘快拿證開業。

  “工作人員告訴我,現在辦理證照已經實現了‘一網通辦’,他們指導我在網上一步步操作。”吳冬平說,他記得填報的時候,有一項要求是必須提供相關衛生檢查報告,但當時自己手頭沒有,“可申領報告還需要時間,沒報告拿不到許可的話,我一時半會兒就開不了業,這不急人嘛!”

  早一天開業,企業就能早一天獲益,多節省一天成本。為縮短辦事時限,全面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紅橋區政務服務辦為辦事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大力應用承諾制審批,將法定辦理週期為20個工作日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在申報資料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先行受理申請,採取容缺後補、承諾審批的方式特事特辦,在當天就為企業完成了審批、辦理、制證,大大減少了企業等待時間。

  “當時沒想到能那麼快,上午打電話諮詢,下午證照就送到手上了,辦事效率太高了!”吳冬平說,自己的理髮店現在已經開業了,最近生意不錯!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春天已經到來!”

  天津奧尚戶外裝備有限公司想要擴大經營範圍,增加口罩生產業務,最近正緊鑼密鼓做投產準備,但從銷售類企業臨時轉型為生產類企業,原有職工人數和技能顯然不匹配。

  考慮到部分行業因疫情影響有階段性空閒勞動力,紅橋區積極為企業和求職者“牽線搭橋”,通過智聯招聘、“天津市紅橋區職業介紹所”微信號等線上平臺和“2020東西部協作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線上招聘活動發佈企業用工需求。

  “很多人通過電話或在網上向我們諮詢,當天就收到了100多封求職簡歷。”企業相關負責人梁建英說,通過提前安排面試,已經成功招錄到10名普工和縫紉工,準備開足馬力生產經營。

  除了用工困難,不少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在稅負、保險繳納方面有些“力不從心”。

  天津奇想眾創空間有限公司是坐落於紅橋區的一家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內共有86家大學生初創企業。

  “當時因為園區內大部分企業法人和員工都沒有返津,導致有些訂單和業務無法開展,不少企業遭遇生存危機,特別是一些餐飲、家政等服務性行業的企業。”園區負責人鄭虹告訴記者,沒有營業就沒有收入,企業普遍擔心人員工資發放、保險繳納等問題。“初創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弱,疫情衝擊就像給這些大學生創業者身上壓了一塊大石頭。”

  “穩企業、穩人心,首先得為企業紓困解憂。”紅橋區駐派包保的企業服務專員徐鑫瞭解情況後,第一時間將企業問題上報區裡,協調解決其實際困難。

  紅橋區全面落實階段性減免稅費,階段性減免和緩交社保費等幫扶政策,允許企業“先繳後補”,區人社局及時指導企業通過電子郵箱、微信、快遞郵寄等形式申報補貼,並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正常享受補貼政策。同時,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力度,將創業擔保貸款的貼息金額由10萬元提升到50萬元,貸款期限由2年增長為3年,目前已為30家創業企業發放貸款223.7萬元,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負擔。

  “收到區裡的補貼資金,大夥兒都很振奮,好像壓在身上的大石頭瞬間沒了,覺得輕快不少。”鄭虹說,連日來,園區企業正穩步開展復工復產,“目前,園區企業復工率已超80%,企業創造的就業崗位返崗率也已經超過八成,不少企業陸續收到了新訂單、新業務,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春天已經到來!”(來源:天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