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發動三個主“引擎” 招引“金鳳凰”

央廣網濟南3月26日消息(記者 柴安東 唐磊)2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

三個核心、九大產業集聚區

“濟南、青島、煙臺三市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三個‘核心’,也是三個主‘引擎’,”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5年內,在濟青煙推出104.3平方公里的優質產業淨地,可以滿足不同規模的項目隨時落地、開工建設。其中,濟南市37平方公里、青島市37.3平方公里、煙臺市30平方公里,今年首批即可整備推出25平方公里左右。“只要是符合山東高質量發展定位的企業和項目,我們都全力支持,確保來即能落、拿地開工。”

據瞭解,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聚力打造9大產業集聚區。其中,濟南市重點打造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綠色建設、智能製造3大集聚區;青島市重點打造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3大集聚區;煙臺市重點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製造3大集聚區。“我們的目標是,用5年時間,這9大集聚區落地超過200個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項目,集群總規模接近10000億元。” 周連華表示。

三項推進措施

據瞭解,2020年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攻堅年,也是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的開局之年。為了吸引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項目落地,山東推出三項推進措施。

周連華介紹,一方面,全面啟動產業園建設,加快首批產業淨地整備推出進度,重點佈局建設一批5G、物聯網、雲服務等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提速推動與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在談重大項目落地;同時精準開展對標招引,建立招商載體資源庫、項目資源庫、客戶庫及目標企業庫,實施靶向精準招商;此外還要聚力培育優質產業生態,在聚力引進落地一批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的同時,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入產業鏈的重大項目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政產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加快構建形成“領軍企業+產業集群+特色園區”的推進態勢和“項目支撐+政策保障”的運行機制。

濟南

發佈會上,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介紹,濟南市圍繞新舊動能轉換,規劃建設了包括綠色建設、智能製造、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的三大產業集聚區。

為加快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的建設,在雙招雙引、營造環境方面也將推出一批“硬核”政策。財稅扶持上,拿出了“真金白銀”,比如,智能製造集聚區給予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的扶持獎勵;人才引進上,送出了“超級紅包”,比如,綠色建設集聚區對引進的頂尖人才或領軍團隊,技術填補國家空白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最高可給予1億元的開辦補貼;創新環境上,將加快搭建CIM管理平臺,整合與應用城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基礎設施、人文經濟等全方位時空大數據,同步建設與貫通規劃、建設、運營三大階段的信息化系統,通過各系統之間的關聯、聯動與信息共享,打造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三大集聚區“規、建、審、管”一體化的完整服務鏈條。

青島

據瞭解,青島市重點打造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三大產業集聚區。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介紹,青島市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資以及扶持政策。

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其中,對總投資30億元以下且符合條件的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企業,分別給予1億元和5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國家級、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分別獎勵500萬元和100萬元;對首次入選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分別獎補1000萬元和300萬元。

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對年實際到賬外資5000萬美元以上的新項目,按實際到賬外資金額的2%進行不超過1億元的獎勵;對新註冊的總部企業,按實繳註冊資本獎補1000-4000萬元。

推動科技創新。薛慶國表示,對獲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獎補1000萬元;對承擔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任務的,最高獎補600萬元。

煙臺

煙臺市委常委、副市長王中介紹,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重點佈局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製造三個產業集聚區。王中表示,煙臺將以良好的環境支持產業園建設,一方面提供一流服務,對落戶產業園的優質項目,在享受省級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實行“一事一議”、專班推進、全過程跟進服務;二是給予一流支持,煙臺市在利用外資內資、引進科研院所、支持科技創新、鼓勵先進製造、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政策適用於所有來產業園投資的項目;第三方面則是打造一流效率,實行“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塑造最簡辦事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